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旅游开发条件下,以"那达慕"为代表的蒙古族民俗文化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面临着商业化危机考验、传承人对民俗文化理解不深、传承人稀缺危等危机。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全力支持,因地制宜拓展"那达慕"的民俗项目,丰富民俗表现的内容,提升"那达慕"文化之吸引力,加强"那达慕"主要项目在学校的学习和传承,最终达到积极地开展、传承和保护蒙古族民俗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王辉 《华章》2011,(11)
蒙古族的那达慕活动以"男儿三艺"--摔跤、射箭、骑马为主要内容,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狩猎时代.最初,"男儿三艺"作为草原民族基本的生产生活技能,"教战"功能显著;其后,又以娱神媚神的功能,参与到敖包祭祀等宗教活动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要愈加迫切,"男儿三艺"逐渐表演化,其娱乐性不断增强.今之那达慕,已发展成为蒙古族传统的民俗节日.  相似文献   

3.
如今的"那达慕"是以节日文化形式依靠习俗的惯力在内蒙古地区传承和延续着。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显露出其在经营、管理方面的重大缺陷。"那达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着微弱的作用和力量。国家出台诸多政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那达慕"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借鉴2008北京奥运会的市场开发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和内蒙古的实际情况,确定"那达慕"的"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市场开发模式。对"那达慕"大会进行市场开发,以推动蒙古族传统体育的繁荣发展,弘扬"那达慕"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那达慕文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那达慕文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找出那达慕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那达慕文化发展思路:那达慕理论体系的建构;研究视角的不断变化和扩大;那达慕的项目应在学校体育中得到规范和发展;加强那达慕科学理论研究;大力加强师资力量培养;大力宣传全面推广和普及那达慕文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那达慕"的产生、传承、发展等进行系统研究。由研究可知,"那达慕"在汉语中为盛会、喜庆之意,它源于蒙古族原始的游牧生活。从成吉思汗时期的"依合忽力勒台"到元代的"诈马宴"、清朝时的"乃日",再到今天的"那达慕",本质上都是以射箭、赛马、摔跤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集会。第一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在内蒙古的举行,标志着"那达慕"大会开始登上世界历史舞台。但随着国际化、商业化发展趋势的推进,"那达慕"原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开始渐渐流失。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场域的文化传承实践不仅需要政府主导下的传统保护、传承与开发,还需要考量传承主体以及经济资本等众多要素。围绕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那达慕传承实践的"意义"深描展现出国家在场、传承主体与经济资本的多维互动,从而探寻促进那达慕传承实践的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7.
“那达慕”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标志性内容和重要载体。蒙古族“那达慕”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古时“那达慕”是蒙古族民族维系和平的重要手段,现代“那达慕”是蒙古族对体育功能和价值观的诠释。对“那达慕”这一传统体育文化要合理保护与利用、科学开发与传承,在保存原生态的基础上创造经济效益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8.
八月草原,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办。此次那达慕大会不仅呈现了精彩的民族体育赛事,文化艺术方面活动的演示更将那达慕推向了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9.
那达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具有浓郁草原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项目有的反映了民族的自然观,有的反映了民族的宗教观和历史观,有的折射出民族的战争观,那达慕是蒙古族特有的体育文化,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为蒙古族那达慕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时代精神的注入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使"那达慕"发生了深刻的历时性变化。思想意识的转变、价值观念的转型、文化意识的树立、民族精神的升华、审美观念的增强等极富时代性,"那达慕"更受人民欢迎。特定任务的需要和民族的迁移使"那达慕"发生了广泛的共时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民俗文化是我国文化中的奇葩,蒙古族那达慕盛会是蒙古族文化中最具包容量的景观。那达慕文化中的民俗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融汇了民俗文化中众多民俗事象,本文主要从物质、社会、精神、语言四个方面来分析那达慕文化中所包含的民俗事象。  相似文献   

11.
草原是蒙古族人民的生存之根。在草原上,蒙古人民所从事的劳动和生活方式与五畜,自然草原及气候构成和谐的生态系统。人是文化的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文化的中介表达,从某种角度看那达慕(乃日nai ri)就有这样的特殊作用。这个特殊作用的表现主要通过那达慕的内容(敖包祭祀和那达慕的表演)体现,祭祀和那达慕表演的目的就是那达慕文化的体现,即蒙古族爱护草原、珍惜生命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那达慕是蒙古族文化中最具包容量的景观,它凝聚并规范着蒙古族的文化心理、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生产活动以及各种文化习俗等,从物质文化的衣食住行、婚恋嫁娶、歌舞娱乐到精神文化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性格的形成。改革开放为蒙古族那达慕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时代精神的注入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使"那达慕"发生了深刻的历时性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那达慕所面临的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与开发、创新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政策走向、社会支持程度、民族体育文化传播、对地区经济发展作用四个方面对新疆那达慕草原节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新疆那达慕草原节在良好的政策环境、独特的体育文化资源以及社会支持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那达慕草原节对新疆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存、战争、文化交往、精神生活和娱乐等需要而产生的蒙古族那达慕,是蒙古族体育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那达慕文化的振兴与开发应特别注意从表层文化与深层文化两方面去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既需要积极抢救即将消失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也需要努力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从而实现那达慕文化与社会经济之间、那达幕文化内部传统与现代文化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传统体育在当地中小学传承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蒙古族传统体育在当地中小学的传.承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得出相应结论:从传承途径上看,一方面,内蒙古地区的中小学生对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当地中小学校所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及那达慕大会、社区和家庭以及俱乐部等.蒙古族传统体育应构建一个包括学校、社区和家庭、俱乐部,以那达慕为代表的各级各类传统体育比赛等的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灵活的传承系统.  相似文献   

16.
运用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SWOT分析法等,审视和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那达慕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可以发现,当前那达慕的发展存在着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存在着政府的政策支持、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等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创新驱动力薄弱、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与体制建设等劣势;存在着人口流动加速传承主体缺失、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薄弱等挑战。为此,那达慕高质量发展应采取优化传播对策、增进语言互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人才支撑等策略。  相似文献   

17.
笔者对成吉思汗时期的军事建构,推选可汗或议事的“忽里勒台”,祭祀活动,狩猎活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从中论考古代那达慕形成的雏形之概貌。认为1225年西征班师途中庆宴上射箭比赛的出现,已见“那达慕”之形成。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那达慕绝不仅仅是一个娱乐活动或游戏,而是一个非常典型有效的民族文化传承场和获得本土文化知识建构的校外教育情境。由于古老的游牧文化和原始萨满教孕育了那达慕深厚的传统底蕴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内涵,因此800年来不仅行使着传承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要使命,而且建构着蒙古人丰富的文化知识体系,弥补着民族学校对本土知识与民族文化传承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骑马"是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男人三艺之一,以骑马著称的蒙古族人民从小在马背上长大,骑马是蒙古族男女老少日常生活的必备交通工具,也是蒙古族人民经过长期劳动创造和继承下来的财富.回想内蒙古传统体育"骑马"项目在全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国际那达慕大会比赛的辉煌战绩,内蒙古"骑马"项目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和国家,蒙古族传统体育"骑马"项目分布在内蒙古大草原的各个地区,为此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科研方法,针对赤峰市巴林左旗蒙古族传统体育"骑马"项目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找出影响赤峰市巴林左旗蒙古族传统体育"骑马"项目的发展因素,为赤峰市选拔人才和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为保护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做出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长调(乌日汀哆)所包含的题材与蒙古族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它是蒙古族全部节日庆典、婚礼宴会、亲朋相聚、"那达慕"等活动中必唱的歌曲,全面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心灵历史和文化品位。目前在社会文化艺术空前融合与创新的背景下,蒙古族长调(乌日汀哆)也逐渐被蒙古族艺术家改编与运用到西方无伴奏合唱艺术当中,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逐渐树立起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