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在镧离子掺杂类普鲁士蓝(La-PB)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电沉积汞膜,制备了一种新型化学修饰复合汞膜电极La-PB/MFE/GC;研究了修饰层厚度、镀汞方式和汞膜成长过程对复合汞膜形成的影响;并以Pb2+为探针离子,对镧、钴离子掺杂类普鲁士蓝复合汞膜电极和常规玻碳汞膜电极的汞膜稳定性和金属离子的溶出伏安行为等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应用该电极结合示差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对实际水样中微量Pb2+的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b2+在该复合汞膜电极上的阳极溶出氧化峰电流在4.82×10-9~4.82×10-7mol/L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 5,n=13),检出限为9.06×10-10mol/L,RSD值为2.6%,加标回收率为97%~102%.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在氨性介质中,过氧化氢氧化次甲基蓝使其褪色,痕量槲皮素抑制该褪色反应,基于此建立了抑制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槲皮素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5×10^-5~4.5×10^-4μg/mL,检出限为1.2×10^-5μg/mL.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一种自行设计和研制的新型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EcL)池,并对该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池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优化,在发光试剂鲁米诺浓度5×10^-10mol/L-5×10^-8mol/L范围内,检测池ECL强度随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检测下限可达10^-10mol/L.该器件可用于H2O2的流动注射检测,测定线性范围为1×10^-4至5×10^-3mol/L,相关系数为0.9993,检测下限为5×10^-5mol/L.考察该器件在评估葡萄(美国进口红提)籽核和肉质的抗氧化性能方面的应用,经换算得出它们的抗氧化性能;红提籽为121mg H2O2/g,红提肉为5.1mg H2O2/g.即红提籽的抗氧化能力明显强于红提肉.在实际样品测定中,该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池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它结合了电化学发光的高灵敏度和流动注射的实用性,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5,(8):67-69
建立了普鲁士蓝褪色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Fe2+与铁氰化钾可生成可溶性蓝色的配合物-KFeⅢ[FeⅡ(CN)6](普鲁士蓝),在酸性条件下,抗坏血酸能将普鲁士蓝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溶液的吸光度减小,反应前后溶液的吸光度差(ΔA)与加入的抗坏血酸含量(ρ)成正比,据此可以测定抗坏血酸的含量.测定的最大吸收波长为707nm,抗坏血酸含量在0~12.5 mg/L范围内与ΔA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A=0.0201ρ+0.0008,线性相关系数r=0.9999.方法用于维生素C片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与药典规定的碘量法相近.  相似文献   

5.
采用St(?)ber方法制备了单分散的SiO_2微球,并合成了SiO_2/普鲁士蓝纳米复合微球,对其结构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征,探讨了FeCl_3的质量分数、溶剂等对复合结构的影响,并且研究了SiO_2/普鲁士蓝复合微球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包覆SiO_2微球的普鲁士蓝是晶态的,较大的FeCl_3质量分数有利于形成连续的包覆,利用三乙醇胺—水—乙醇作溶剂得到的复合结构粒径较用乙醇—水作溶剂得到的复合结构小,用复合微球修饰的电极对过氧化氢的还原有较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Langmuir—Blodgett术和溶胶-凝胶(sol—gel)法在氧化铟锡(ITO)表面制备了TiO2球腔阵列.研究了TiO2球腔阵列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2球腔阵列具有微电极阵列特性.将血红蛋白(Hb)直接吸附在TiO2球腔阵列内部,制备过氧化氢(H2O2)生物传感器.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H2O2)的电流响应快速稳定、重现性和选择性较好,在9.00×10^-7~4.44×10^-4mol/L范围内H2O2浓度与响应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3.12×10^-7mol/L,米氏常数为0.138mmol/L.  相似文献   

7.
利用Langmuir-Blodgett技术和sol-gel法在氧化铟锡(ITO)电极上构建二氧化硅(SiO2)球腔微电极阵列.在此球腔微电极阵列上电沉积普鲁士蓝膜(PB),用于过氧化氢检测,并采用滴涂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D)直接固定于PB/SiO2球腔微电极阵列上制得葡萄糖传感器(酶电极),酶电极对葡萄糖电流响应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在4.7×10-6mol/L~3.8×10-3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1.35×10-6mol/L,该酶电极不受抗坏血酸、尿酸等电活性物质的干扰,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制备以水作为分散剂的单壁碳纳米管-刚果红(SWCNTs—cR)的化学修饰电极,研究山莨菪碱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该修饰剂对山莨菪碱的氧化具有显著的电催化作用;山莨菪碱的氧化过程是不可逆的双电子双质子过程,其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扩散系数、速率常数分别为6.49×10^2cm2/s,6.52×10^3moL/(L·S).基于实验优化分析条件,建立直接测定山莨菪碱的电化学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73×10-5.17×10^-4mol/L和6.31X10^-5-L 14X10-4mol/L,检出限为1.74×10-4mol/L,同支电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66%.该方法也可用于山莨菪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测定谷氨酸的化学发光新方法,确定了该方法的测定最佳条件,并研究了抑制体系的机理。在最佳条件下,谷氨酸浓度在2.0×10^-8-5.0×10^-5mol·L^-1范围内与相对发光强度成正比,方法的检出限为6.0×10^-9mol·L^-1,对1.0×10^-6mol·L^-1的谷氨酸平行测定9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5%。该法用于味精产品中谷氨酸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滴涂于玻碳电极(GCE)表面的以Nnfion膜中负电性的磺酸基与天青I(AI)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实现天青I在电极上的固定化,再通过静电吸附和自组装技术将纳米CdS吸附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修饰到电极表面,制备出性能良好的H2O2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法考察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实验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生物催化活性,较高的灵敏度,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且易于制作等特点。响应电流与H2O2浓度在8.0×10^-6~1.6×10^-3 moL/L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72×10^-6 moL/L。  相似文献   

11.
亚甲基兰中性红聚合膜电极对多巴胺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中性溶液中用重复电位扫描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亚甲基兰混合中性红聚合膜。其聚合是在高电位引发下,氧化中性红和亚甲基兰产生自由基发生链式引发聚合时该聚合物修饰电极在pH值为8.4时对多巴胺有良好的催化氧化能力,在3×10^-6~3×10^-4mol/L范围与峰电流成线性关系。可用于多巴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pH4.5的HAc-NaAc缓冲溶液介质中,利用痕量铜和锰同时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亚甲基蓝和罗丹明B的褪色的指示反应,分别在660nrn和540nm波长下测量催化体系和非催化体系的吸光度,建立了双指示剂、双波长催化动力学光度法下测定痕量铜和锰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用固定时间法,测得的铜和锰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0~0.025μg/mL,0.0010~0.020μg/mL;检出限分别为:3.3×10^-10g/mL,7.6×10^-11g/mL。该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用于实际样品头发和大米中痕量铜和锰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该文利用循环伏安法(CV)和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LSSV)研究了对苯二酚(HQ)和间苯二酚(RS)在聚噻吩/纳米二氧化钛修饰玻碳电极(PTh/NTiO2/GCE)上的电化学行为。该修饰电极作为两种苯二酚传感器表现出极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0.2mol/L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pH 4.6),RS和HQ的氧化峰电位相距508 mV,且在PTh/NTiO2/GCE上的峰比在裸GCE上的高出6.5倍。在最佳条件下,PTh/NTiO2/GCE对HQ和RS在1.0×10-7~8.0×10-6范围内都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混合物中的检出限(S/N=3)分别为3.3×10-8 mol/L和3.7×10-8 mol/L。通过计算得出了一些动力学参数如电子转移数(n),质子转移数(m)。该法被用来同时测定废水中的RS和HQ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降解亚甲基蓝.结果表明:Fenton氧化过程中,H2O2溶液的用量、FeSO4溶液的用量及pH对反应都有影响,当溶液初始pH为3、0.1%Fe2镕液和0.3%H2O2溶液的用量分别为7 mL和2mL,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10mg/L时,反应2min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99.6%以上,证明了Fenton试剂可以有效得处理亚甲基蓝废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循环伏安法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上电沉积金,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半胱氨酸-纳米金修饰电极,并对抗坏血酸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半胱氨酸-纳米金修饰电极与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效应,其氧化峰电流对抗坏血酸在6×10-6~6×10-4mol L-1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1×10-6 mol L-1。并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0.01 mol·L^-1的NaOH溶液中用玻碳电极研究甲硝唑的电化学性质,并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甲硝唑在-0.631V和-0.731V处有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其还原峰电流与甲硝唑的浓度在8.0×10^-6-9.1×10^-4mol·L^-1(r=0.998)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4×10^-7mol·L^-1。平均回收率98.9%,RSD=2.7%。甲硝唑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受吸附控制。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对苯二酚(HQ)在玻碳电极上于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其电化学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HQ在该电极上有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峰电流与扫描速度的平方根(v1/2)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这说明HQ在该电极上的伏安行为是一受扩散控制的可逆电化学过程。在pH为6.08的PBS缓冲液中氧化峰电流与HQ的浓度在5.0×10^-6-2.5×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Ipa(μA)=-1.444-0.077 8 c(μmol/L),相关系数r=0.996 5,检测限为4.75×10^-6 mol/L。同时利用电化学方法确定了该电极反应过程是双电子转移,并测得传递系数α为0.626,扩散系数D为7.4×10-7 cm^2/s,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f为6.8×10^-4 c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