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保障.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也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模式,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协调发展,可通过构建“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去实现.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对物理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目标、新的变化,于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文章中比较详尽地阐述了新课程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领地,因此,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传统上,我们的课堂教学,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角度而言,主要局限在教师的教上,从新课程的发展性教学核心内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而言,主要局限在知识技能教学和教法上。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教学观,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言,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相比较,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新的课堂教学观致力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传统课堂教学非常强调“双基”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尽管这些年也曾提知识、能力、思想教育三项目标,但真正关注的是“双基”目标。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三维目标如何有效整合是现今教学的一大难题。必须认识到,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所确立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彼此渗透和相互融合的,三有机地统一于学生的整个成长与发展过程之中。这就要求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将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关爱。目前中学生获取知识能力较差,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应具备的学习能力。本文拟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利用各种途径获取化学知识,改革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及其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等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作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教育改革以来,人们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构建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本文阐述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林红霞 《课外阅读》2011,(1):89-89,158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结合亲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也推行了课堂教学的深层改革。新的教育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再不能是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评价学生也不仅仅是考试与分数单一的量化评价,更不是用一把“尺子”而是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要从学生的统一要求和差异特征来教育学生,从课堂教学中学会学习到课内外学会做人,学会处事,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 ,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 ,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这段话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以下就从两个方面谈谈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中的制定和落实问题。一、培养语文素养 ,掌握三维目标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是什么关系呢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 :“通过九年的学习 ,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罗阳 《广西教育》2005,(1B):56-57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在我国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省(区)进行实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这一新理论.作者以《长方体的性质》的一节复习课的教学尝试、经历和反思,谈谈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课程改革的理论,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用教材的有效策略——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改革赋予课堂教学新的含义: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张爱荣 《学周刊C版》2010,(7):199-200
新理念下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学生学习的主战场也在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要构建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新课程改革.数学课堂应变“复习引入”为“问题引新”,变“灌输”为“引探”;课堂中设“市场”,让音乐进课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通整合.反思体验.领悟建构。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改进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创建师生双向互动、以探究创新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对于高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强调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作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激活课题——联系阅读——合作讨论——体验升华”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改变原来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达到其自主学习的日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遵循“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培训原则,强调改革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张扬个性,使课堂教学符合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专业结构,提升素养,使教学行为符合规律,促进教育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面临不少的问题。在众多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使他们的理念与教学行为体现课改要旨。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决定了学生将要学什么和怎么学。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主要立足于“学什么”“是什么”,即关注对学习结果的认识,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强调的则是“怎么学”“为什么”,即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探究。对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对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全面优化设计,即不仅重视对历史知识传授的设计,更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习得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与变化的设计。面对新课程,如何设计历史课堂教学,有效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中学历史教师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新的课程改革实验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必须依靠显示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语言来实现。因此,研究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的教学语言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多样性、艺术性作一简要的阐述,力求从比较宏观的角度,进行策略性的思考和分析。一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指的是教学语言策略的制定运用具有鲜明的启发、引导的特点。新课程的…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围绕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过程不再是给予和接受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应按照《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课堂为主阵地,合理运用学习策略,鼓励学生针对问题主动探索,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改革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改革课堂教学就是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设计,转变学生学习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耍以《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界定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逐步实现新课程标准设定的各项目标,让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应用、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20.
物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组成.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探索去获得研究、学习、思维的方法,并体验探究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使学生形成某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使物理教学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如何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