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圳特区科技》2003,(2):128-132
中国城市档次分析根据日前及未来发展的情况看大陆主要的38个城市客观上可分为8个档次。  相似文献   

2.
《青海科技》2014,(1):58-59
<正>城市照明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亮化城市、美化环境,还为交通安全、社会治安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为提升城市档次、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照明也给财政的经费带来很大的负担。长沙市有道路照明的10万盏,景观照明4万余盏。装灯功率达到2.24万千瓦,一年耗电量约为9647.54万度,且每年以几万度递增。这个庞大数字后面有相当大的节  相似文献   

3.
东营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东营市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升城市规模和档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东营市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运用国家大力倡导创新的政策,摆脱单纯追求科技创新的局限,结合本地区优势,根据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水平,积极构建系统、行之有效的城市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要素构成主体之一、是城市品位档次提升和积蓄后劲的表象。树立良好城市形象,对发扬传统文明,拓展投资环境。赢得竞争优势,变无形资产为有形物质财富,实现经济繁荣十分重要,是世纪开端社会必须认同和采取行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苑》2003,(12):59-59
大连世达购物广场是旅顺中心商贸区改造的重点项目,是适应旅顺成为“大大连”主城区的架构,它是一项填补旅顺商业空白,提升城市档次、商业档次、旅游档次、人民生活质量档次的大型项目。  相似文献   

6.
智慧城市是一个包含着多个子系统的复合巨系统。为了更好地认识智慧城市,了解智慧城市的系统结构,本文在介绍智慧城市的背景与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智慧城市系统包含的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子系统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智慧城市系统对几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进行了分析,为智慧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品牌是一座城市巨大的无形财富,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城市品牌系统的内涵非常丰富.从提升广州城市品牌形象的角度来研究提升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方法,提出了增强广州城市的理念识别、优化广州城市视觉识别和提升广州城市行为识别三个方面的多条建议,为广州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框架和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文波  王浣尘 《预测》2000,19(4):31-36
本文讨论了信息网络环境中城市演变趋势。世界城市网络体系正在形成,城市内部集聚功能走向分散化,多功能社区成为未来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提出了在未来的城市发展和规划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智慧城市是通过开发、整合、运用城市的"智慧"资源实现科学发展的城市。本文分别从系统科学理论、公共管理理论和城市规划理论角度探讨了智慧城市的理论视角,构建了智慧城市的五维度模型,包括理念层、活动层、物理层三个层次,发展战略维度、经济活动维度、社会活动维度、基础支撑维度、城市空间维度五个组成部分,并以广州市为例分析了智慧广州的五维度模型。  相似文献   

10.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快速发展中的城市必须面对的课题。借鉴Ashworth&Woogd提出的城市营销方法的三个要点,从目标顾客的分析与选择、绿色城市产品的界定和创造、城市绿色品牌形象的塑造三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绿色营销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从影响城市设计的地域环境、地域文化、自然因素等因素分析了城市设计中存在的优缺点,并结合实例从城市设计、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两个层面分析了当今城市设计。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以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的社会变迁为视角,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阐述了城市记忆的内容,分析了城市记忆的当代价值,并从历史文化遗产、史料、档案与文献以及城市精神入手论证了应该如何构建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形状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动态土地利用数据,计算了1990年和2000年我国31个大城市的形状指数.结果表明,从1934年~1990年的56年间城市形状从紧凑趋于非紧凑、分散;而在1990年~2000年10年间,由于受到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增强的影响,城市形状趋于紧凑.从1934年~1974年间,在20个可比较的城市中有14个城市形状指数增加、6个城市形状指数减少.从1974年~1990年间,在22个可比较的城市中各有11个城市的形状指数增加和减少.从1990年~2000年间,31个城市中有11个城市的形状指数增加、20个城市形状指数减少.一些城市的形状指数在不同时间段变化十分剧烈.例如,兰州市是在1934年~1974年间形状指数增加最多的城市,而在1974年~1990年阶段则形状指数减少最多的城市.同样,武汉和昆明则是在1974年~1990年阶段形状指数增加量最大的城市,而在1990年~2000年阶段则是形状指数减少量最大的城市.这或许说明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有时人们还未真正认识到城市形状的重要性,往往只有当城市形状变化到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环境时,才发现形状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态转型与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在对城市生态转型的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三个阶段,希望为我国一些地方正在进行的生态城市建设带来一些思路和借鉴,为中国城市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家具”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户外空间环境的关系正随着人类生活观念的变革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变得越来越密切。从“城市家具”与城市生活、“城市家具”与场所空间、“城市家具”与城市性格三个方面来阐述“城市家具”与城市景观环境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互动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生态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构建生态城市的系统框架,包括复杂程度由高到低的3类系统和5个子系统,即属于人工抽象系统的战略系统、属于人类活动系统的社会生态系统和经济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物理系统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设施系统;对5个子系统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阐述,并以广州市为例对广州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实践进行分析,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景奇  娄成武 《资源科学》2014,36(10):2131-2139
城市蔓延是全球性难题,它在多个方面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阻碍。尽管城市蔓延具备一些共同特质,但中美城市由于在土地制度、政府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的差异,使得城市蔓延特征也有所不同,表现在城市蔓延的产生原因、影响范围和蔓延发展过程等几个不同方面。通过中美城市蔓延特征差异对比发现,中国的城市蔓延是夹杂在正常城市发展之中的非理性蔓延,与空间形态的无序外扩相比,它倾向于破坏城市成长时的社会生活品质。对比两者特征差异,对进一步研究中国城市蔓延内涵和成因,选择性吸纳国外蔓延治理经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姜涛 《未来与发展》2002,23(6):19-23
伴着习得基本的城市生活常识,内化城市社会的行为规范,确立人生目标,以及合理定位个人角色等方面的内容日益具体,城市人群的社会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体现。城市传媒在对城市人群社会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社会载体形式所无法替代的,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图从城市传媒在对城市人群社会化过程中的功能与途径方面作一扼要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国家信息化综合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上海市信息化的实际情况,采用15个指标对城市信息化比较的体系进行了设计,并得到上海与其他九个国际化城市之间的信息化城市的比较结果通过优劣势的比较.提出上海城市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重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城市营销:理论回眸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昭  李军波  刘波 《软科学》2005,19(5):17-22
从城市营销理论产生的背景、城市营销的表述及其内涵、与城市营销相关的几个概念辨析、城市营销发展的历史路径与脉络、城市营销理论的最新进展、结论与启示等六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营销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城市营销理论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