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从产业规模、技术水平、重点企业、区域布局、创新载体等视角,对江苏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判定。基于Wind数据库中154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从科技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科技企业家、高技能人才维度,对江苏新材料领域的产业人才分布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剖析新材料产业人才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江苏新材料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正在应用到各个领域,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因而急需大量的应用型人才。高校是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开展人工智能实践教学是培养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由于人工智能应用涉及的专业领域众多,且学生的学科背景迥异,对人工智能产业缺乏认知,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面临着诸多挑战。清华iCenter在人工智能实践教学中,创新设计了由人工智能产业导引、应用探究、应用实践构成的三段式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江苏IT产业发展对IT中高职人才需求状况如何?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和IT产业发展需要的IT人才?这两个问题是当前摆在IT产业和职业教育领域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江苏中、高职IT人才在数量、结构和质量等方面的需求的科学分析与预测,可以为江苏中、高职IT类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与现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IT产业作为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型行业,需要大批专业化的人才为其发展提供支撑。IT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产业的规模和水平,也关系到产业的未来发展。教师要对我国IT人才的总量以及结构进行分析,并从IT人才供给与需求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就加快我国IT人才培养的途径及方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今我国正加速转型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下信息产业快速崛起,作为信息产业核心的软件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软件人才。本文在分析了应用型软件人才特征和信息社会对软件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对信息社会下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及实践教学平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1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依托“双一流”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内涵,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正在推动着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然而归根结底,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为了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必须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为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在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呼吁,如果不进行人工智能教育,不重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国将无法在2030年占领人工智能的高地。大学作为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大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影响着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质量,但无论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是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人工智能的基础——数学。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正在快速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将发展人工智能提到国家战略高度以争夺国际竞争主导权。在此背景下,高技能人才面临愈加严峻的就业困境。文章围绕高技能人才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结构的调整变化,探析人工智能时代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特征。  相似文献   

9.
通过信息采集与实证调查,对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人才队伍的基本特征及面临的问题与诉求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作为新型科技人才的代表,人工智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结构、职业规划、流动周期、集聚指向等方面呈现出与传统科技人才不同的内涵、特质及诉求;当前该区人工智能产业基础扎实,人才优势明显,但也存在层次性不高、生活压力大、项目资助不力等问题。建议:要从战略和历史的高度充分认识人工智能的广阔发展前景,构建人工智能人才标准、认证体系与创新机制,着力破解长期制约人工智能人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综合考虑人工智能人才面临的民生问题,出台配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对900名千人计划入选者进行统计分析,可发现我国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基本特征:女性较少;50岁以下者占比不高;高校引进数量最多,其次是企业、科研院所;其研究领域多集中于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生物农学、数理领域,与所学专业较为符合;浙江、江苏、湖北、上海等区域既是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籍贯地,也是引进人才数目较多的区域;非华裔人才数目有所增加;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在中国;海外经历国别情况以美国为多。由这些特点分析指出我国人才引进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行业信息     
《广西教育》2010,(18):128-128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人才缺口较大 近几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鉴于目前的产业发展规模,还存在着巨大的人才缺口。 据估计,2010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有望达到1000亿元,如此巨大的发展空间正在期待越来越多的专业化人才。  相似文献   

12.
张海生 《高校教育管理》2020,14(2):37-43,96
加快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是占领未来科技和人才竞争制高点、加快建成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自主创新“高地”的必然之路。人工智能人才市场需求较大,但高校人工智能发展还面临着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刚刚起步,高校人工智能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高校应加快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形成人才培养新目标;推进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形成人工智能专业新结构;坚持分类分层培养,构筑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新模式;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构建人工智能多层次、多类型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才素质测评的手段和方式日新月异。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人才测评成为了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人才测评在心理测评、人工智能、信息技术、高级程序语言和多媒体技术等基础上的测评工具,大大提高了一般人才素质测评的应用范围。本文从人才素质测评的理论、测评方法、测评技术信息化和测评系统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论述了信息技术应用于人才素质测评的理论依据和人才素质测评信息化对一般人才素质测评技术的提升,分析了信息技术应用于人才素质测评领域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是新兴的产业,它在起步成长阶段迫切需要政策的扶持、指导和推动。人才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关于人才的政策在鼓励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中,起到了核心价值的作用。我国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与发达国家相差很远,起步较晚,在人才政策上必然会出现不少问题,包括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人才界定问题、人才标准,以及人才从选择到培养体系再到管理的一系列政策导向问题,更重要的还包括人才政策落实甚至人才立法领域相关研究方面。本文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人才政策的现状、文化产业人才类型与范围,以及我国文化产业人才政策之中的问题,提出了对文化产业人才政策的几点建议,包括文化产业人才的界定问题、文化创意人才的综合培养体系、人才的激励措施与政策、文化产业人才管理的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21世纪,尤其随着我国加入WTO,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家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和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最终都将取决于信息科学技术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教育部高教[2001]4号文件提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  相似文献   

16.
基于扎根理论的视角对5个企业招聘网站有关人工智能岗位的379条招聘信息进行三级编码及分析,构建基于知识、技能、能力、实践、情感、发展六大要素的人工智能人才画像。基于六大核心要素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应从六个方面入手培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优化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固本”;弥合“技能鸿沟”,为人才培养“蓄能”;转变教学模式,为人才培养“赋能”;重视实践应用,为人才培养“筑基”;关注情感意识,为人才培养“导航”;瞄准发展前沿,为人才培养“提速”。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明显增强。在这过程当中显而易见英语使用的更加普遍,也间接影响着我国翻译产业的发展。在与国外的合作和交易中翻译产业逐渐兴起,促进了我国外交贸易的高速发展。翻译领域的发展程度代表了我国文化的发展程度。所以研究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金融发展逐步进入新时期,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的应用正推动金融朝着科技化、智能化、高层次方向迈进,对拔尖金融人才的培养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文章以产业集聚、经济发达的江浙沪地区为例,通过对当地高校及企业的调查走访,对金融人才的供需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拔尖金融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嵩 《辽宁教育研究》2007,(12):112-114
创意产业是新世纪的朝阳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创意人才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我国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可以吸纳大量知识型人才就业,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了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关键因素.飞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对其它产业的带动作用充分显示出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部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实施信息化人才强国战略是加快中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信息化人才发展战略的研究是加快中国信息化进程的需要,是快速提升综合国力的需要,是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化整体发展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