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庶乐 《教学与研究》2022,(11):132-139
空间与资本的内在关系一直是学界探讨列斐伏尔与马克思的空间思想的重要切入点。以往的研究过分侧重于从马克思到列斐伏尔的空间思想做同质性研究,而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两者之间的异质性。从异质性研究视角出发,揭示列斐伏尔与马克思的空间思想的生成逻辑,进而梳理出两者的思想脉络和理论图景,不难发现,马克思思想体系蕴藏了丰富而厚实的现代空间思想资源。然而要界定两者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就必须回到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逻辑前提与特定内涵中,进而阐明空间生产理论与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界分。由此,依据空间生产理论的特定内涵,揭示两者至少在空间的话语形态、建构形式和权力架构三个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异质性,进而呈现一种不同于同质性研究的异质性空间话语。  相似文献   

2.
列斐伏尔的生态批判思想源于马克思“人化自然”。列斐伏尔认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以物质为载体并通过物化的形式将自身嵌入自然界之中,人为地制造了人与自然难以愈合的尖锐矛盾。为解决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带来的种种生态问题,列斐伏尔主张以总体性生态观建构一种生态化空间生产,变革非生态的空间生产方式,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给人与自然关系造成的生态困扰,探索了空间生产的生态化发展道路。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所彰显的生态文明意识,对当代中国建设生态化城市空间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列斐伏尔提出“空间生产”概念,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物的生产和生产关系的互动,提出了总体性的生产关系再生产的观念。电影理论对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借用,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定义了电影的空间,也就是把电影中呈现物的空间与呈现意义的空间置于一种辩证的关系之中,从总体性的角度出发来看待电影的模拟空间、象征空间以及意蕴空间,从而避免了对于电影空间概念使用的生吞活剥,为电影理论开辟出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一书是当代关于空间问题的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他提出一种独特的社会空间理论,用社会和历史来解读空间,又用空间来解读社会和历史,并使用“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的“回溯式进步”来强调社会——历史——空间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这是对于西方传统认识论的反叛,又是对于马克思辩证法的空间化尝试,也是列斐伏尔自己理论发展一脉相承的产物,将自己的理论指向于“空间革命”——重建一个差异性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一书是当代关于空间问题的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他提出一种独特的社会空间理论,被认为是对西方传统认识论的反叛、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空间化尝试。然而,作为一位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绝不仅仅只是要得到一种关于空间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在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中,空间的生产始于身体的生产。作为一种肉身化的存在,现实世界中的空间生产以身体为起点和动力,但在虚拟世界中,由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理念与技术的发展,会对原有的空间想象、空间生产、空间权力等方面产生变革式影响,随之可能带来身体能量使用不均、身体陷入象征物的囹圄之中、虚拟现实空间的“视觉化逻辑”压制着整个身体等问题,这些潜在的危机亟需更多能够结合虚拟与实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鉴于此,本文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来阐释虚拟世界中的空间生产与身体问题,并以VR绘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技术逻辑、实践方式、具身经验,考察它所呈现的媒介功能、空间产品、社会关系,并着重突出“身体”在建构虚拟空间中的作用、意义与风险,从而引出一种关于身体哲学的节奏分析法,并在这些理论、实践基础之上,探讨建设中国特色虚拟空间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7.
依照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中国早期电影放映空间的生产是一个兼有历史、社会和文化意义的过程。而早期观影空间生产的三个层面分别为建筑空间的生产、观影空间形式的生产和观影符号的生产,它们分别对应着列斐伏尔论述的空间实践、空间再现和再现空间三个层面。早期中国电影院即在这一过程中诞生、发展和完善,并成为不容忽视的现代城市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8.
虽然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忽略种族意识形态,他的“空间三一论”却体现种族空间政治张力。本论文将莫里森新作《爱》的故事空间作为观察对象,以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为理论框架,分析文本虚构世界的空间关系,探讨虚构社会如何为空间所结构,空间关系如何反映社会关系,权力怎样构建空间,空间怎样表征权力。指出:种族统治体现为空间统治,空间构建表达个体、社会之间的协商。科西一家的空间发展和位移、“丝镇”的空间构成和重组,折射出种族现实的变化,空间生成密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在当代学界获得高度关注,也在一些实践活动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如何理解其空间理论,依然聚讼纷纭。其中,空间和语言的关系是其空间理论的关键之一。空间和语言的关系研究在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空间哲学以及有关空间的经验科学比如建筑学中获得颇多进展。在列斐伏尔的视野中,空间和语言的关系非常紧密,语言不能离开空间,空间也不能离开语言,不能夸大语言或者夸大空间,而需要从社会生产作为空间和语言的中介,从空间、活动和语言三者互动的角度去理解空间三元辩证法,即空间实践、空间表象和表征性空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马克思主义、先锋派艺术实践与战后法国的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合力作用下,列斐伏尔转向了空间研究,围绕空间的本质、空间的生产和空间的再生产等对空间生产理论展开论述。受其影响,卡斯特、索亚、哈维和佐京等从城市社会学、地理学与文化研究等学科实现了空间生产理论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1.
剧本杀游戏以一个推理剧本为基础,通过多个玩家的发散,共同构筑出一个新的虚拟空间。这一虚拟空间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又是如何令玩家为之着迷的,这些问题可以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进行多角度、更全面的解读。列斐伏尔提出空间是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三者的辩证统一,剧本杀游戏创造出来的暂时虚拟空间符合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能够解释我国现阶段所出现的区域空间不平等问题。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哲学考察,以期能够以空间哲学的视角探索出问题实质并寻求应对方法。从资本的空间生产理论解释区域空间,是一种被资本创造出来的特殊商品。社会关系中处处都透露出空间生产的力量,社会能够制造空间,空间反过来又会压制社会。虽然我国区域空间不平等可以用经济学方法来优化,但最关键的还是要对我国区域空间问题进行哲学重构。  相似文献   

13.
《面纱》是英国作家毛姆于192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洞察和剖析。本文以列斐伏尔空间理论为视角,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三个方面探讨《面纱》中女主人公凯蒂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4.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具有生动的态度,包含无穷的希望与可能。国内对列斐伏尔重视转淡的背景下,对社会“日常生活”的批判,具有非日常的意义。以上海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以及相关报道收集整理的方法,展示其作为公共空间转换的结果。菜场是微观层次的“混乱”场所,不断进行着各种社会力量的对抗与关系的调整,在某种程度上,可映射到社会层面,以小见大。进而阐明日常生活批判作为一个视角所反映出的社会变革发展微观层面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列斐伏尔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阶级解放思想和城市理论,其城市政治思想具有三重维度:异化、意识形态、日常生活。他将城市异化的内容从马克思的生产异化扩展到消费异化和休闲异化,指出都市的拜物教是满足的和空间的双重拜物教,分析资本逻辑对后现代社会的生产与人的生活的全面入侵;从国家错觉、哲学错觉、都市错觉分析无产阶级的思想状况,揭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控制;以日常生活考察工人的现实状况,提出文化革命促进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城市工人的任务是以多种途径争取城市权利,将自身从异化的人解放为完整的人,回归到传统的、本真的、自然的生活。列斐伏尔城市政治思想体现了辩证思维和哲学关怀,是科学方法与人文视角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月亮与六便士》是威廉·毛姆于1919年发表的小说,其情节引人入胜、内容深刻,在文坛轰动一时。小说以法国艺术家保罗·高更为原型,讲述了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对于艺术梦想的极致追求。本文以列斐伏尔空间理论为视角,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三个方面探讨思特里克兰德在追求艺术梦想的过程中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董慧  赵航 《教学与研究》2022,(11):122-131
列斐伏尔将都市社会视为继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阶样态,并在批判资本主义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建构了都市社会的三维图景:经济上,摒弃资本逻辑,形成差异空间;政治上,保障城市权利,寻求空间正义;文化上,克服异化状态,走向“总体的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面对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如何推进、城市社会如何发展等现实问题,我们可以从列斐伏尔所描绘的都市社会图景中获得批判性的理论借鉴,即以差异空间探索城市空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以空间正义保障城市居民各方面诉求、以“总体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数字赋能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列斐伏尔、哈维等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者的空间研究开启了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以空间思维审视社会的辩证批判视角成为空间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研究的三个重点议题出发,梳理其空间研究的逻辑与脉络,一是对空间生产性的重点揭示,二是对空间社会性和历史建构性的强调,三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展开对资本主义空间逻辑的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派作家之一,卡夫卡作品中有很多关于空间的描写,既有具体的现实空间,也有抽象的心理空间。还有社会空间。这些空间描写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意义。本文从列斐伏尔的“空间认识论”入手,研究卡夫卡的创作中空间运作对主人公身体的规训,空间隐喻对主人公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列斐伏尔毕生致力于日常生活批判研究,但他的这一思想却是广为人知,罕为人解。目前我国学者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这一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现实诱因、此理论与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关系以及他的日常生活概念和批判思想前后的转变、此理论的贡献与不足等方面。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学界对列斐伏尔这一理论的文本性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