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它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儿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可是在肯&;#183;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地方,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来.……  相似文献   

2.
赵玉明 《知识窗》2010,(7):27-27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它坐落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不是他们不愿意离开这个贫瘠的地方.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相似文献   

3.
楚狂 《金秋科苑》2010,(15):102-103
沙漠离城市有多远? 位于世博会A片区、占地6100平米的沙特阿拉伯国家馆用一种巨大的隐喻告诉了我们,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也是让生活更艳丽、让生命更有活力的“沙漠”,当然,此沙漠不是彼沙漠,而是沙特人赖以生存的家园:一个绿洲式的家园。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13(2):148-148
依托单位: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地理位置及区域代表性:(1)该站研究对象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世界上距海洋最远的一个极其独特的干旱内陆荒漠区。区内荒漠-绿洲生态系统在我国干旱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在研究范围内有高山冰川和森林、草原,有广阔的荒漠和古老的绿洲,是开展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综合研究的理想基地。(2)沙漠边缘农牧交错区是进行沙漠地区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研究的理想区域。(3)新疆荒漠区生产潜力大,面临着大规模开发前景。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主要研究方向:研究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变规律和有…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出话题去年暑假的一天,我们兄弟俩一起探讨沙漠这个话题:如果世界上的沙漠都能变绿洲,那么可以养活许多生物,可是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沙漠呢?……为了弄懂沙漠的形成原因,我们请教妈妈,她是学校的科学老师。妈妈说,沙漠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接下来,我们就在妈妈的指导下以“蒸发与降水”为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武际可 《百科知识》2010,(21):21-22
据考证,早年有一个叫约翰·艾文莱的英国人曾在1682年4月12日的日记里,提到他吃过一顿美味,那是丹尼斯·贝平先生用一种特殊的炊具烹调的,连骨头都煮酥了。  相似文献   

7.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在干旱区盐渍地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盐渍化是干旱区绿洲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因此借助遥感手段及时准确地提取盐渍地信息并掌握其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使用RadarsatSAR与LandsatTM影像进行主成分融合,同时与HIS和Brovey变换的融合效果作定量比较,并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以相同的训练样本分别对融合前后的影像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盐渍地主要分布在绿洲的和沙漠之间的交错带,盐渍地的分布在绿洲内部呈条形状分布,而在绿洲外部呈片状分布,且绿洲外部重度盐渍地交错分布在中轻度盐渍地中;主成份变换融合影像的光谱信息保持性、信息量都优于其它常用的融合方法,且分类精度比单一LANDSATTM多光谱影像有较大提高,是监测干旱区盐渍地变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世界之大远非常人能够想象,殊不知在一些人们看不见的地方也存在一个由细胞构成的微小世界,艺术科学家大卫·S·古德塞尔用他的画笔向我们描绘了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图中描绘了一个刚进入肺部的冠状病毒,它的周围围绕着呼吸道细胞分泌的黏液,其中含有抗体和其他几种与免疫系统相关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9.
迪拜的秘密毫无疑问,迪拜是一个耀眼的沙漠绿洲。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沙漠,只有仙人掌、风滚草和蝎子的身影,但转瞬间却高楼林立,奢华无边。现在它不仅有世界上最高的迪拜塔,还有面积达到22500平方米的室内滑雪场和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冰雪公园。置身于今日的迪拜,你很难想象自己实际上是处在一个沙漠地区。可是,迪拜其实是个没有任  相似文献   

10.
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调查表明,地球上的沙漠面积达5100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经常受到沙漠威胁的人口达8.5亿之多。除了南极洲和欧洲,地球上的其他各州都有大片沙漠。更令人忧虑的是,现在地球上的沙漠还在扩大,每年吞没着大批良田和村庄。比如,近半个世纪以来,撒哈拉沙漠的南缘,已经有65万平方千米的农田和牧场被吞没。  相似文献   

11.
裴厦  章予舒  谢高地 《资源科学》2009,31(4):574-579
绿洲承担着干旱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绿洲功能稳定性定量评价是了解绿洲功能稳定状况和格局的有效手段,对于实现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构建了绿洲功能稳定性评价指标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的功能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所辖的3个县以及整个三角洲绿洲的功能稳定性都处于一般偏下的状态,排序为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整个流域。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表明,在库车县人口密度过大是最大的绿洲功能稳定性障碍因子,在沙雅县为大面积的沙漠土地,新和县为过度的天然绿洲开发。纵向比较各层次的指标,人口密度是最大的绿洲系统压力指标,人均GDP为最差的绿洲系统状态指标,而教育投资所占GDP比重为最弱的绿洲系统响应指标。  相似文献   

12.
齐尔塞尔是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中不能不提到的名字。与他相连的"齐尔塞尔论题"既引人深思,又常引发争议。齐尔塞尔声称,资本主义的兴起导致了高级工匠与学者之间的互动,而近代早期科学正是在这种互动中兴起的。本文从现有资料出发,介绍了齐尔塞尔作为边缘人的独特经历,分析了作为一个未完成的大计划之特例的"齐尔塞尔论题"的来龙去脉,以及与李约瑟及"李约瑟难题"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了其可能的缺陷及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调查表明,地球上的沙漠面积已达5 100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面积的1/3。沙漠终年炎日酷照,干旱燥热,除偶有小片的绿洲,皆为不毛之地。沙漠可将国家埋葬令人忧虑的是,现在地球上的沙漠还在不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是温带内陆干旱区的典型区域,周围高大山地形成径流,流入盆地后造就了绿洲。绿洲和荒漠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绿洲需要通过排水带走自然富集的盐分,而排水给其外围荒漠植被提供水分与养分,外围荒漠植被反过来为绿洲提供了生态屏障。随着绿洲土地开发规模不断加大,节水措施大范围应用,绿洲排水急剧减少。这一方面导致盐分外泄不畅,绿洲积盐;另一方面致使地下水位剧烈下降,绿洲外围、沙漠边缘的植被受到威胁——绿洲-荒漠共生关系面临根本性的危机。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下,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天山北麓三工河流域建成了“绿洲-荒漠共生关系实验模拟平台”,该平台由绿洲土壤盐分累积与荒漠地下水位模拟子平台、地下水位与荒漠植被关系子平台、沙漠内部降水与荒漠植被关系子平台3个子平台构成,形成了完整的绿洲-荒漠共生关系实验模拟体系。该平台能够满足绿洲区不同灌溉情景下水盐动态长期变化、绿洲边缘荒漠植被变化与地下水位关系、沙漠内部自然植被与降水变化关系的研究需求,为回答绿洲和荒漠生态系统共生关系的关键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设施支撑。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出现,给世界带来了美。华夏大地是一个美丽的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高山、平原、绿洲、沙漠,处处都有生命的踪迹:五彩缤纷的鲜花,青翠欲滴的树林,翱翔蓝天的飞禽,驰骋林野的走兽。这些充满灵气的生物,增添了山河风采,也给人们生活带来情趣和美。  相似文献   

16.
在一片茫茫沙漠的两边,有两个村庄.要到达对面的村庄,如果绕过沙漠走,至少需要马不停蹄地走上20多天;如果横穿沙漠,只需要3天就能抵达.但横穿沙漠实在太危险了,许多人试图横穿,却无一生还.  相似文献   

17.
正1755年,德国的威森塞尔发明了第一台原始的缝纫机,这种缝纫机并不好用,缝的速度比手工快不了多少。直到1844年,美国的伊里士·豪发明了新型缝纫机,才使缝纫工人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伊里士出生于美国一个贫穷家庭,虽是一名残疾人,但从小就很有志气。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到一家服装厂工作,因为经常帮助别人,所以很受欢迎。同厂的一位漂亮姑娘被他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沈海滨 《百科知识》2011,(16):61-62
苏丹南部的重镇朱巴,从7月10日便成了全世界瞩目的地方。它变成了我们这个地球上最新的一个国度——南苏丹共和国的首都。在我来朱巴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关于朱巴的信息。想象中,朱巴肯定是一个封闭、落后、原始的沙漠绿洲,一个饱受战乱之苦的地方。为此,我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到达朱巴以后,令我意外的是,真实的朱巴比想象中的还要封闭、落后和原始。  相似文献   

19.
大地披绿装     
人给沙漠一分情谊,沙漠还人一份厚礼。我国的三北地区,昔日漫漫黄沙,不可一世,每年使成千上万公顷的良田被吞没。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独特防沙治沙模式图,广阔的林网形成一幅沙漠绿洲林茂粮丰的美景。有的专家欣喜地望林说道:“林海天涯,科技作舟。林山茫茫,科技作剑。”林业技术使荒岭变为绿山。我们难以忘怀,那是1953年2月,朱德元帅在繁忙的工作中,莅  相似文献   

20.
姚婧媛 《科教文汇》2008,(33):235-235
本篇论文主要分析作者艾伦·坡在《冯·肯佩伦和他的发现》这一小说中所营造的骗局效应,探析作者如何把事实情况向读者论证,取得理智胜于一切的效果。所以本文按照作者的行文结构,通过三个层次来说明如何渐渐明白冯·肯佩伦本人和这个发现的真实情况和它所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