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达 《职教通讯》2013,(1):55-59
芬兰是欧洲中工作本位学习理论比较成熟的一个国家,以芬兰多科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工作场所学习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介绍分析芬兰工作本位学习的概念、原则、过程、指导策略、评价工具和体系,以期为我国的职业教育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工作场所的混合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5):121-124,135
文章以工作场所的混合学习为研究对象,给出了工作场所混合学习定义,即工作场所混合学习是指成人在工作场所内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或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进行的综合学习活动,包括工作活动混合、学习活动混合、学习技术混合和学习环境混合。阐述了工作场所混合学习构成要素和混合特性,并从学习角度和环境角度对混合学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工作场所学习作为一种职业学习模式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流变中经历了数次蜕变,目前,在职业教育界,它演变为与工作世界广泛合作的各类名目繁复的工作本位学习项目。要重新认识工作场所学习的当代价值.有必要梳理人们对于此种学习形态所持的几种普遍认识:  相似文献   

4.
基于工作的学习是近年来流行于西方国家的一种学习理念,学习者主要在工作场所学习,是将工作与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学习者、高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强调过程而非结果,学习者通过对工作体验过程中因素的反思而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基于工作的学习对我国高校继续教育中的现存问题,提供了借鉴作用,能够为在校生的工作实践提供良好场所和环境,开拓了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5.
"线校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即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自始至终在电气化铁路沿线工作场所与职业院校学习场所之间交替进行,该模式融入了"工学结合"的教育思想,适应了电气化铁路供电运营企业运行模式和岗位工作特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学习岛——工作场所学习的一种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场所学习不同于传统的学习和培训形式,它将学习与工作角色联系起来,强调核心能力的培养,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学习岛”则是德国对工作场所学习模式的一种创新,它既具有工作场所学习模式的特点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本文通过对“学习岛”这一新的培训理念做简单的介绍.对其产生背景、内涵、特点、实施实例的分析,以求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带来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移动智能教育模式是继数字化学习之后一种新的学习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都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现阶段,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智能移动终端技术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对人们学习的场所和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在固定场所和时间进行学习的方式已经不能与人们对学习场所时间日益提升的要求相适应,以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智能移动终端技术为基础的移动智能教育平台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人们随时随地学习的要求。文章主要对移动智能学习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深入地分析移动智能教育平台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吴峰、江凤娟在《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了工作场所数字化学习对企业从人力资源数量优势向人力资源质量优势转型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归纳了工作场所数字化学习的特征,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发现了工作场所数字化学习的价值,提出了三种工作场所数字化学习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工作场所数字化学习的发展趋势。首先作者从学习对象、学习过程、学习目标三个维度对工作场所数字化学习、学校场所数字化学  相似文献   

9.
<正>欧阳忠明、韩晶晶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12期中撰文,从工作场所与雇主的角度出发,全面诠释了现代学徒制的本质内涵、内部机制及其价值所在,揭示了企业与现代学徒制之间的天然联系,为解决现代学徒制面临的现实境遇提供了理论思考。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与工作场所息息相关的学习方式,需要雇主作为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而学徒所需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获得离不开工作场所。现代学徒制与工作场所的本质联系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工作场所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重要情境。工作场所为技术技能迁移创设了有效的传播渠道,为现代学徒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同时创造了学习动力与活力。第二,工作场所更有利于学徒的隐  相似文献   

10.
工作场所学习是一种基于工作场所而展开的学习形式。学习策略是为提高学习者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地制定实施有关学习过程的行为方案。探究提升工作场所学习的策略,有助于丰富工作场所学习理论研究,为过程性评估工作场所学习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教育概况芬兰和瑞典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为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深刻影响,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欧教育模式。1.中等教育体系芬兰与瑞典两国的中等教育体系有一定的差异。芬兰在高中教育阶段仍保留双轨制度,即有为学生进入大学提供准备的普通高中教育与为学生就业服务的职业技术教育两种学校。而瑞典在20世纪90年代,这种双轨的高中教育已为综合高中所替代。芬兰在全国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包括学前教育,而后是9年义务教育。九年后学生分流,按成绩,根据教师的建议选择到不同中学学习,成绩好的进入高中,其余进入职业学校学习。…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发展,传统的"黑板——书本"为手段、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室为固定学习场所的传统学习模式受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学习资源的冲击,外语教学模式的变革成为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徐瑾劼 《职教论坛》2012,(4):52-56,71
工作场所学习(workplace learning,WPL),作为一种职业学习模式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流变中经历了数次蜕变.在遥远的中世纪,它表现为一种近乎于生活形态的学徒制,为人类孕育出了无数的能工巧匠.到了近代,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在制度化教育普及的浪潮中,学校逐渐替代了工作场所,从工作中学习不再是人们掌握技艺的唯一途径,反而成为了耗时、低效人才培养模式的代名词.直至现代,在知识经济的主导下,在终身学习思潮的推动下,工作场所学习又再次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在职业教育界,它演变为目前与工作世界广泛合作的各类名目繁多的工作本位学习项目(work-based learning).它的卷土重来以及对学徒制价值的重新审视到底是对手工业精神的复辟,还是对职业教育初始形态的怀念?  相似文献   

14.
工作场所学习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学校本位教育"的学习方式,发生在工作场所之中,其内涵经历了知识技能观、交互观、过程观和混合观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化。伴随新媒体技术在工作场所中的应用与普及,工作场所学习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工作学习一体化、集体知识群建共享、工作学习内容生成而非预设等。知识生成视角下的工作场所学习是工作场所学习的高级形式,它的提出是以知识生成隐喻为基础,强调集体知识库的生成、虚实结合的协作交流与分享、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学习元平台作为一种能够支持协同创建、内容生成以及语义关联的知识社区,可以支持虚实结合的工作场所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与技能获得、参与工作任务、知识系统化生成三个阶段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芬兰的教育生态系统持续繁荣发展了四十年,追求公平和高质量是其持续成功的核心。芬兰的教育系统由诸多基本要素组成,面向对象是全体芬兰公民。在过去十年中,芬兰在OECD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学业成绩测评中名列前茅,这与她一直探寻新教学组织方式和模式应对社会和学习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也是芬兰教育系统重视生态发展的特点体现。本文详述了芬兰教育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且在此框架内介绍了为应对信息技术主流化发展2012-2014的芬兰国家核心课程改革,以及2016地方课程改革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为了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网络安全管理能力,“中小型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课程在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理念指导下,构建了“学习场所、竞赛场所、职业场所”三场联动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7.
动态     
《上海教育》2014,(11):6-7
芬兰 政府推出教育改革方案 芬兰教育部2月28日宣布,针对芬兰在PISA2012中成绩大幅下滑现象,推出一项基础教育改革方案,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落实该方案,芬兰教育部成立了两个工作小组,分别从“社会中的能力与学习”和“学习动机、学校满意度以及教学方式和方法”两方面着手,改进芬兰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8.
赵晓伟 《上海教育》2012,(35):64-65
"原本不起眼的走廊,在芬兰的学校里,解决了原本需要很多空间的问题,实现了节约、高效利用资源的目的。"我曾经从事教育装备工作,对芬兰学校资源的综合利用印象深刻。走廊是学校一个非常普通的区域空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场所,对于芬兰的学校来说更是如此。芬兰的走廊具有空间宽敞、功能综合的鲜明特色。行人走道、休  相似文献   

19.
入职培训阶段是教师终身专业化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是新手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树立终身从教理念的关键阶段,是架起职前教师教育和教师职业生涯可持续、专业化发展的桥梁.新手教师指导是芬兰教师入职培训最常见的支持体系之一,也是芬兰教育成功的缘由之一.芬兰开展同伴小组指导试点研究项目,开发芬兰教师入职培训网,面向全国宣传和推广同伴小组指导模式.芬兰同伴小组指导模式以社会建构学习为理论基础,以综合教学法为操作原则,组建同伴合作小组,开展导师培训,在新手教师入职培训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芬兰同伴小组指导模式主要经验为:重视培养研究型教师;提供可持续的教师培训;注重教师自主性发展;构建平等的成长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教学参考》2008,(5):25-25
芬兰义务教育的第一段为7至12岁,由此开始其蜚声国际的“奇迹教育”。芬兰成功的教育模式是欧洲很多国家学习和探索的对象,因此在针对世界各国15岁学生进行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芬兰在语言、数学和自然科学等科目上拔得头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