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曹勇  苏凤娇 《科研管理》2012,33(9):22-31
技术创新投入对创新绩效具有直接影响。本文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改进的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1995-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并首次对高技术产业整体及其下属5个典型行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整体与其下属行业之间、以及下属各行业彼此之间,其技术创新投入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即使相同的投入要素在不同行业对初始创新绩效和最终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也有显著差别;R&D投入和非R&D投入对创新绩效都有重要影响;对于不同行业创新资源的高投入并不一定都能带来高产出。在进一步分析这些差异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就今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余秀江  胡冬生  何新闻  王宣喻 《软科学》2010,24(8):11-16,20
运用SVAR技术建立SVAR⑶模型,探讨我国技术创新、R&D、科研人员和"市场换技术"制度之间的短期与长期关系。研究发现:除了R&D、科研人员之外,"FDI制度"是影响我国技术创新的另一个重要资源。短期内"FDI制度"通过市场替代机制改变了R&D、科研人员投入的激励机制,导致部分内资企业偏好引进技术的短期行为,抑制了自主创新,但长期内"FDI制度"带来的外资竞争和技术外溢效应促进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R&D两者互为因果、自我加强,科研成果对科研人员的反向激励和拉动作用不明显,"FDI制度"促进了R&D投入;技术创新的规模报酬递减,R&D是技术创新持续增长的主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邹亮 《科技广场》2011,(8):101-104
本文实证分析了包括FDI、进出口和公共R&D等国内外不同技术溢出渠道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专利创新和新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自身的研发投入是产业创新的基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公共研发是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关键因素;通过出口学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提升产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FDI流入和技术引进没有给产业带来模仿创新和技术泄露。  相似文献   

4.
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方法,运用Eviews6.0软件,针对国际性技术外溢对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模型和面板数据回归结果。结果表明,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主要依靠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高科技人员投入、FDI利用和出口贸易额的增加也会对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当通过提高新产品、新技术的质量和层次来提升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时,FDI和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会起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5.
市场化改革既通过产权结构影响R&D投入,又通过影响市场化水平、新产品需求和筹资环境等市场环境对R&D投入产生影响。本文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的GMM方法实证考察了市场化改革对R&D投入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和新产品需求的增长对高技术产业R&D投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入世后的正向影响更大;筹资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促进高技术产业R&D投入的增长。国有产权过于集中不利于高技术产业R&D资本投入的增长,但却导致了过多的R&D人力投入。市场势力与R&D投入存在的非线性倒U型关系;企业规模对R&D资本投入的影响并不确定,但促进了R&D人力投入增长。  相似文献   

6.
引资动机、外资特征与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求极度压缩过程并迅速显示结果的引资动机导致中国高技术产业FDI的质量普遍偏低.本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生产率模型测算中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内资和外资部门的创新效率及拆分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得到:我国内资部门的技术进步增长率较低.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不同质量特征的FDI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影响得到:低技术数量扩张特征的FDI,通过模仿与竞争渠道对内资部门的长期技术进步效率增长率显著负向影响;高技术知识密集型特征的FDI,无论通过人力资本流动、还是R&D投入的渠道对内资部门长、短期自主创新效率均不产生显著影响;显著正向影响内资部门长期技术进步效率变化的是内资部门的人力资本水平、金融支持水平和行业的出口导向、创新特征.因此,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的根本途径是强化内资部门的人力资本积累、开发和完善自主创新的内在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利用1999—2009年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简称DEA),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效率进行分析,包括对高技术产业整体和分行业的详细分析研究,获得了我国高技术产业2000—2009年R&D效率的基本情况。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逐年增加的R&D活动投入并未得到充分运用,没有表现出R&D投入产出的高效率。针对研究结果,我国高技术产业在以后的R&D活动中,还需注重效率的提高,以减少投入冗余或增加产出。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汽车制造业2001~2012年的数据,根据分布滞后(ADL)模型和库伊克模型的思想,以AIC、SC信息准则为标准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研究加入滞后效应考量的情况下,FDI、R&D对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对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随着时间累积整体表现出增强趋势,即存在滞后效应,且主要体现为对创新竞争力的正向影响较显著,对核心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影响始终不明显;R&D对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强于FDI且存在滞后效应。中国汽车制造业应积极引导外资流向产业研发机构,提高外资用于创新投入的比例;加大R&D投入,着重依靠自主创新,从根本上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自主研发和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技术引进对我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在高技术与一般技术行业中的差别.研究发现,总体上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对我国的技术创新都具有正向影响,但自主研发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强于技术引进.并且,我国工业行业存在着技术引进的门槛效应,当消化吸收投入增加时,出口与FDI的溢出效应也随之增强.对高技术和一般技术行业的分组估计表明,高技术行业自主研发的人力投入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弱于一般技术行业,但资本投入的作用却强于一般技术行业.同时,与高技术行业相比,一般技术行业中出口的创新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2001~2010年的R&D投入与产出数据,基于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空间权重矩阵下我国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省际R&D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空间计量模型下,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省际溢出效应均很明显,尽管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活动较活跃,但高技术产业在R&D溢出方面低于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研发资本投入对R&D产出的贡献要高于研发人员投入,而传统产业恰恰相反;在不同产业的溢出中,经济距离因素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96年至2016年的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聚焦产业要素集聚视角研究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来源,利用莫兰指数(Moran′s I)进行空间相关检验,通过LM等系列检验确定本研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结论指出:(1)总体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点,创新能力存在区域间的空间正相关;(2)劳动、技术、人才、规模等要素集聚及税收优惠政策都对地区内高技术产业各阶段创新能力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资本集聚对产业创新转化存在逆向作用;(3)FDI和政策支持都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创新能力存在约束,原因是FDI与政府资金目的导向差异性所致。  相似文献   

12.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科技创新都要求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作为中国情境下特殊而重要的制度因素,市场分割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有怎样的影响还有待探索。本文基于制度逻辑理论,认为市场分割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分别是地方与中央制度逻辑的体现,并指出两种逻辑的差异是解释市场分割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之间关系的内在理论机制。基于2005-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区域市场分割不利于高技术产业的创新和创业发展,并且滞后期的市场分割指数具有更强的解释力;空间异质性检验显示这种负向联系在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外商投资作为独立于中央和地方的外来制度逻辑,能够有效调和市场分割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在制度逻辑的纵向冲突中发挥润滑剂效应。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为促进国内市场整合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给出了相应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于中国科技创新投入高速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的典型事实,从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协同发展的视角,探讨如何破解科技创新困境的问题。首先分析了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相互作用的协同机理,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并探讨了两者协同效应的行业差异。研究发现:单独自主研发创新、合作研发创新、非研发创新均没有提升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三者与人力资本的协同互动具有显著促进效应,这说明实现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协同发展,是破解中国科技创新困境、“研发—生产率悖论”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本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效应存在行业差异,高技术行业中两者的协同效应不明显,这可能与高技术行业需要更高的人力资本与之协同有关。本文的发现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对中国走出科技创新困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政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宛群超  袁凌 《科研管理》2021,42(12):80-87
   基于2004—2016年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创新要素区际流动与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探讨FDI嵌入其中的非线性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正向空间累积效应,创新要素的区际流动以及FDI流入过程均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R&D人员和R&D资本的区际流动均对流入地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杠杆效应,而FDI 较为明显地促进了R&D资本流动的创新效应;在R&D人员流动和R&D资本流动产生创新动能的过程中,FDI的调节作用均呈现非线性特征,其作用强度具有倒U型演化特征。本文结论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促进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价值链视角,将创新过程划分为相互关联的技术研发和经济转化两阶段,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中国大陆30个省份2009-2015年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和经济转化效率,分析了空间效应等因素对两阶段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和经济转化效率均存在较大差异;空间效应对技术研发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经济转化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企业规模与技术研发效率存在显著U型关系,与经济转化效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政府资金支持对技术研发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政府减税行为有利于提高经济转化效率;区域科技水平和区域经济水平影响不显著。最后根据两阶段效率总体均值将各区域分为高研发高转化、高研发低转化、低研发高转化及低研发低转化四种类别。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是出口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对其特性和形成原因的科学把握。本文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和面板数据模型,以非出口企业、FDI企业为对照组,实证研究了中国上市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异质性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研发资本投入、研发人力投入、企业冗余资源、技术装备程度、国有股权比例、股权集中度和企业规模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具有类型异质性和大小差异性。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姚佐文  陈信伟 《预测》2012,31(2):44-49
本文基于我国1987~2010年的数据,运用ADL滞后回归模型的思想和滞后效应的概念,以AIC、SC信息准则作为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的判断标准,对FDI、R&D技术创新变量的滞后期做出估计并进行测算。结果表明,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整体上影响并不显著,对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存在着负向外溢效应,FDI并不能实质性提升我国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分组研究表明,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由1987~1998年期间的不显著影响逐渐演变为1999~2010年期间的显著性影响,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强化了FDI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技术扩散过程,但同时FDI对R&D研发创新能力产生了"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8.
曲婉  冯海红 《科研管理》2016,37(7):71-80
本文以2004-2012年30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借鉴技术溢出经典模型并考虑技术创新的时滞效应基础上,验证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对服务企业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的专利存量对服务企业的溢出效应最为显著,且存在2年的时滞;高技术产业对服务业的研发经费间接投入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时滞周期为3年;但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则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较弱或不显著。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对服务业有着显著的技术溢出,能够通过有效改善高技术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推动服务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够通过研发投资的示范效应,人才流动效应,竞争效应以及关联效应四种渠道产生溢出效应,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自主创新,人力资源以及研发资本的挤出产生了对其创新能力的挤出效应,不利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选取1998—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3行业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竞争效应和人才流动效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影响的溢出效应较为显著,但示范关联效应溢出效应不显著;人力资源挤出和自主创新挤出都较为明显,研发资本挤出并不显著。最后根据不同渠道的具体效应,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提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