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丽萍 《内江科技》2010,31(11):41-42
地铁车站中公示语的英语译文有不少瑕疵,本文通过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某市地铁鼓楼站中需要改正的公示语的英语译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朵 《科教文汇》2009,(16):235-235
在中国与世界接轨的今天,汉英公示语翻译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文章分析了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概括了公示语翻译错误的主要形态,强调了规范公示语翻译的紧迫性以及必要性,提出为得到正确的译文译者应该熟知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意义,并了解汉英公示语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意识与公示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嘉  裘春燕 《科教文汇》2008,(19):250-250
跨文化意识与公示语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译者若缺乏足够的跨文化意识,就无法使公示语的译文受到目的语受众的认可。本文从跨文化意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若干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曾璐璐 《科教文汇》2010,(8):132-133
目前辽宁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英译不尽如人意。本文针对辽宁主要旅游景区内公示语翻译存在的诸多值得商榷之处,分析和归纳其中部分文本,并给出参考和建议的译文。同时,对汉英旅游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改变现状,扩大辽宁旅游国际知名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公示语现状与政府行政管理对策探讨问题,介绍了城市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和在城市公示语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城市公示语的问题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城市公示语问题的解决措施,主要是城市公示语行政管理问题,可以通过公示语有效的管理措施,改变当前我国公示语的现状,提出了对城市公示语政府管理对策,有利于改革开放和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6.
白杨 《科教文汇》2014,(28):122-123
公示语翻译对高校英语教学至关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英语教学的水平以及不足之处。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公示语在表达、翻译策略和跨文化意识方面容易存在偏差。针对公示语的翻译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还需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结合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公示语翻译状况,根据公示语的定义和分类,阐述公示语的语用功能和示意功能,探讨公示语翻译在高效英语教学中的贯穿策略。  相似文献   

7.
公示语翻译对高校英语教学至关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英语教学的水平以及不足之处。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公示语在表达、翻译策略和跨文化意识方面容易存在偏差。针对公示语的翻译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还需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结合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公示语翻译状况,根据公示语的定义和分类,阐述公示语的语用功能和示意功能,探讨公示语翻译在高效英语教学中的贯穿策略。  相似文献   

8.
公示语是城市良好形象建构的表征,公示语英译水平体现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开放程度。随着大量公示语英译的出现,各类误译不断涌现。课题组收集了内江市公示语误译实例,分析其误译的原因,并从文化因素、简洁明了、直意兼用和加注说明等方面提出城市公示语英译建议。  相似文献   

9.
许鹏 《科教文汇》2010,(32):130-131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公示语及其翻译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公示语翻译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分析总结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大量的例证来对公示语翻译错误进行分类,探讨规范公示语翻译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四川旅游区公示语英译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唯良 《科教文汇》2009,(36):254-255
目前在四川省一些旅游区公示语的翻译上存在大量的问题.对四川省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旅游形象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四川旅游区公示语翻译的错误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具体分析了英语公示语翻译的错误原因,以期引起对公示语翻译质量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席东  张燕清 《科教文汇》2012,(25):149-150
本文以陕西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公示语翻译资料为研究素材,基于一项在美国完成的名为"中国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公示语翻译质量研究"的IRB课题(IRB Proto-col#:11-09-009),研究西安世园会公示语翻译与都市语言文化建设的相关性,以期为陕西西安都市语言文化环境建设提供新鲜准确的数据参考,并促进陕西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董云建 《科教文汇》2014,(8):129-129,161
本文以大理古城公示语日语错译为例,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分析和探讨公示语的中日翻译。订正不规范的日语公示语,对今后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提出建议,为加大少数民族文化对外宣传的力度、提升大理的国际知名度、有效促进中日友好交流的发展献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规模不断地扩大,作为国际化语言表达的标志——英语的标识语越来越引起关注。当前标识语的不规范现象,极大影响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形象。分析了标识语的文本类型,及造成标识语翻译失误的文化差异,指出标识语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必须在语用翻译的原则下进行,并列举了标识语的语用翻译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公示语的英译就如同一张名片,向外国友人介绍我们的城市。景区公示语的英译水平更代表着一个旅游景区的形象。本文结合实例,从南通濠河风景区公示语英译的现状出发,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同时探讨提高公示语英译水平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BBS系统访问日志的数据挖掘,获得访问量最大的十个版面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两种单位根检验方法证实了访问量存在时间上的自相关性。通过建立带有虚拟变量的AR(1)自相关模型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得出在假期所有版面访问量均不同程度下降的结论。同时,模型结果还表明绝大多数版面在周末的访问量也会相应的下降。文章还给出了针对不同版面修正的自相关模型的估计结果。最后,针对模型得到的数据,我们总结了影响BBS网络舆论的几个重要因素,并提出了控制BBS网络舆论的几点可操作意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八条"的公布以及上海和重庆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对个人住房开征房产税试点工作的推进,西安市等省会城市开征房产税即将提上工作日程。然而,此次试点所实施的房产税政策是否适合西安实际情况,值得研究。文章认为房产税政策须考虑各地实际,谨慎从事,建议将西安市列为国家第二批开征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城市,增加保障性住房的有效供给,实现"房可廉租",间接引导居民"买房"消费习惯,以缓解市场高房价与政府土地财政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西安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其市民的外语素质和人文素养成为衡量和制约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从西安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过程中市民外语素质提升的基础和条件分析入手,提出了市民外语素质提升的目标定位,进而对西安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市民外语素质提升的可操作性和具体实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该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市民外语素质提升的重视,为政府等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借鉴价值,从而更好地实施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西安湿陷性黄土场地上某住宅楼的倾斜事故进行静压桩换技术处理,通过对黄土场地既有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静压桩进行了计算分析,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研究了西安地区黄土的力学性质指标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西安地区湿陷性黄土场地上静压桩的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给出了可供西安地区相近工程地质条件下参考应用的静压桩承载能力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天演论》是中国现代思想史的起点,从此西方的学术思想一直是中国知识界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可是,《天演论》是一本译作;译者严复的学问经历与赫胥黎只有部分交集——海军;他们的终极关怀也只有部分交集——演化论的人文意义。严复自认为在宣传赫胥黎的"自强保种"之道,当年的读书人对《天演论》热烈反应,全冲着严复铸造的那套新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否则亡国灭种。至于赫胥黎究竟说了什么,他的论敌是谁,他的演化理论、政治立场又是什么?一个世纪之后,中国学界的流行见解仍然没有超越严复。本文指出,赫胥黎在《天演论》原著文本中提出了三个"演化"理论:人为选择(创造驯化生物)、自然选择(创造新物种)、文明(创造人文世界)。它们都以"选择"为核心概念,与中国传统政治理想的"选贤与能"呼应。  相似文献   

20.
生态足迹法通过将区域的资源和能源消费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态生产型土地面积(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法和ARIMA模型,以2013年以及1994-2013年西安生物资源账户和碳足迹账户的消费数据,进行静态生态承载力与动态生态承载力分析并预测未来5年生态安全情况。结果表明:2013年西安市生态足迹大于生态容量,同时1994-2013年西安市均表现出生态足迹超出生态承载力8倍左右,出现严重的生态赤字。西安市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西安市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之下。ARIMA模型预测表明未来5年生态足迹虽有逐年减小的趋势,但和生态承载力差距较大。通过分析西安市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可为城市生态研究、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研究提出加强城市生态建设,优化城市管理模式,优化产业结构是维持西安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