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日记与德育──“学校日记收阅”谈伍国珍德育实践表明,德育的形式和内容直接决定着德育的效果。几年来,我们在“学校日记收阅”上作了有益的尝试,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开辟了一个坚实的德育阵地,有效地进行了学校的德育工作。日记是心灵的商户,是学...  相似文献   

2.
有青年教师来电话,诉说工作中的苦恼。她那所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了一本《成长日记》.这本统一印发的《成长日记》的开始有几句警言——“你今天进步了吗?”“你今天又有什么收获?”“这个月你养成了哪些好习惯?”——也算是每日三省自身,规定学生每天要详细填写。本子的格式类似公司经理的记事本,印着“8:00-9:00”、”21:00-22:00”之类的字样,从早到晚,要学生记下自己所做的一切:同时,校长要求班主任和家长每周都要对孩子的品格成长与学业作出评价,写一段话.以让孩子有“成就感”。这位青年教师说,她实在被这个“成长日记”弄得不知所措,老师们都盼望尽早停止这种荒唐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学校管理中,我们积极探索“日记式”管理模式,形成“学校日记——部门日记——年级日记——班级日记——学生循环日记”的“日记式”管理系统。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初步形成了特色,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4.
要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那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走进“问题学生”的心灵世界那更是难上加难。广州市新穗学校就是这样一所专门招收12—17周岁行为偏差的“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矫正的特殊学校,学校在多年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探索中形成了“日记教育”这样一种传统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5.
近日,蕲春县推出了教师帮扶问题学生的“学情日记”活动。各校建立了教师与问题学生结对制度,学校将问题学生的相关资料转给教师后,教师每周与问题学生至少进行一次谈话,及时化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将情况记载在“学情日记”中。学校每两个月对记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考核,  相似文献   

6.
何凤琴,现任大兴区黄村一中高中班主任,2000年荣获市级“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称号,所带班获市级“优秀班集体奖”。 何老师有两个日记本,说是日记并非日日记,而是偶有所得就记。一本工作日记放在学校,记录工作情况;另一本生活日记放在家里。何老师说,其实,我们每天都有所见所闻所感,有价值的就记下来,长期坚持,一可以克服懒惰毛病,二可以养成良好习惯,三可以探索规律,让教育教学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7.
本学期,学校倡议在3—6年级试写“循环日记”。具体做法是:全班8个小组,每组发一个日记本,组长负责排序轮流写。第一个同学写好后,第二天早晨交学习委员,由学习委员交给老师。老师对8本日记进行认真批改,写出评语,打出等级分(或按百分制打分),然后下发。再传给第二位同学。一周进行一次小结,小组算出总分,全班进行评比。成绩公布在“学习园地”的“评比栏”内。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经过大半个学期的练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蔡盛  王欣 《山东教育》2011,(7):38-41
2010年12月2日,临朐县举办义务教育内涵发展亮点展评时,东苑小学的“秘密武器”——日记教学,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在该校的日记展室里,众人翻看着各种专题、各种形式的学生日记。热议不断,久久不愿离去。各学校都开展过日记教学,但把日记教学作为一项课题来研究和推动的,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9.
批改学生日记是许多学校的通行做法。有的学校要求一天一篇日记,有的学校要求一周一篇周记,数量要求不一而足,但都要上交,由老师批改。显在的目的是提高作文能力,潜在的目的则是“窥探”学生思想。学生疲于应付,又不愿意流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只好“胡言乱语”(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对自己交给老师的日记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循环日记”值得提倡●安徽宿州市芦岭中学王文武所谓“循环日记”,即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用一个日记本,按天“值日”,一周一循环,它的优越之处有:一、比一般日记能更有效地训练写作,且减轻学生负担。“循环日记”是有“读者”的日记,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教育科研论坛》2009,(3):F0003-F0003
江苏省吴江市横扇镇中心小学位于太湖之滨,是一所以体育为特色的农村中心小学。学校曾获“江苏省体育传统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在新课改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日记也已成为该校的又一特色。为了进一步强化全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迅速提升其科研能力,该校于2009年2月19日,  相似文献   

12.
学生写“数学日记”,是我校“数学小课题研究”的特色活动之一,学校要求三至六年级的学生都要写。我任教二年级(1)班的数学课兼班主任,按理说,还没有教学生写“数学日记”的“义务”。但为了及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我从二年级开始就指导学生开始了写“数学日记”的尝试与实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博客”这种网络文化形式迅速蹿红和风行,“校园博客族”也悄然壮大,“博客”的显现方式也很是丰富,不少学校已经把校园博客、微信引入学校管理的武器库,记录管理思考的“私人空间”、探讨同一话题的“交互平台”、寻求即时帮助的“沟通渠道”、反思育人实践的“日记页面”……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自身浓厚的“自主拓荒情结”,“校园博客”才会呈现出一种不断丰满的姿态.  相似文献   

14.
最早接触日记,是妈妈给我朗读爸爸写的《让日记在为一种需要》,我好奇地问爸爸:“什么是日记?”爸爸笑吟吟地摸着我的头说:“把自己一天中见到,听到的感兴趣的东西写下来,就是日记。”“为什么要写下来呢?”“日积月累,那可是一个人成长的印记啊!”于是,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日记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12月5日 星期一 双胞胎姐妹和静静,原来是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坐同一张桌子的学生。就连外貌特点也完全相同,十分可爱。上个星期,姐妹俩分别被两个同学写进日记。被写进日记本的静静和,就成了日记人物,来到了日记城。今天又都同时来到日记城的碰碰车场,坐上了“外貌号”的碰碰车。  相似文献   

16.
不妨写一写“教育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使教师迅速成长为新的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怎样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成了广大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必须直面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不妨一起来写一写“教育日记”。[意义]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要求教师撰写“教育日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提倡  相似文献   

17.
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近一、二十年来,为适应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提出校本管理的思想,主张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校本化”,强调学校对校内的人事、课程和财务的决策权,学校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浦江高级中学是2002年6月成立的全日制高级中学。学校坐落在市“一城九镇”的中心镇——浦江镇。校园环境幽静,绿树成荫,是莘莘学子潜心学习的乐园。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800多名学生。学校着力构建数字化校园,进行数字化教育教学活动、数字化管理。学校师资组成合理,80%以上都具有中高级职称,倡导“师德高尚、业务过硬、善于创新”的教师风范。  相似文献   

19.
陈惠芳 《江苏教育》2005,(3B):43-43
教学内容:“量的计量”(人教版小学数学第12册第4单元)一、欣赏日记,揭示课题同学们,“五一”长假,六(1)班有个同学写了这样一篇日记,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一生朗读日记)听了这篇日记,你觉得中出现较多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为搞好班级工作,我在所任教班级建立了“写作‘班级日记’制度”,多年来积累了二十多本《班级日记》,对我搞好班级管理帮助很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