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从暴露-敏感性和恢复力两个方面,构建湘江流域城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湘江流域城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湘江流域城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较为显著,长沙、株洲、岳阳和永州处于轻微脆弱性状态,湘潭、衡阳、郴州和娄底处于中度脆弱性状态;从流域空间看,上游城市永州脆弱性指数较低,中游城市衡阳和郴州脆弱性指数较高,下游城市脆弱性指数差异较大,高低各异,其中长沙、株洲和岳阳脆弱性指数较低,湘潭和娄底脆弱性指数高。  相似文献   

2.
构建城市群包容性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依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对中国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47个成员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与城市规模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大部分城市处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高水平协调或者低水平协调组.最后,提出提高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倩 《科学中国人》2014,(10):66-6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当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探究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运用对比法分析主成分分析法、神经网络评价法、特尔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需要选取以不同生态类型为基准的生态环境因子,调整和更改评价指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是城市区域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力量在空间上的集中表现,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高低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但盲目的提高城市化的水平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会使城市群的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从而降低城市群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为了使城市群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针对城市群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指标的权重,并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个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根据协调发展度模型对16个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测算,依据测度结果将16个城市划分为4种发展类型,并对每一种发展类型的城市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资源环境压力、环境状态和人文环境响应3个亚系统的22个指标,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该评价指标通过数据标准化处理、指标权重确定和生态安全评价指数模型构建,从时间尺度上(2000—2008年)测算城市生态安全水平。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城市生态环境达到安全等级,并且整体安全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其生态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同时,针对目前所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进一步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产业发展政策、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PEST模型即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科技环境4个维度系统地构建多层次的科技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21.0软件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各对比城市的综合得分和排名,从而对青岛市的科技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并结合青岛市的实际,提出优化青岛市科技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范竹英 《内江科技》2011,32(8):52-52
城市森林对改变城市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森林化非常重要,通过对我国城市森林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城市森林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首先区分城市经济转型与城市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等概念,指出城市经济转型判断和评价的两个基本点:一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二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接着在对相关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和测评体系梳理及述评的基础上,认为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不仅应重视内部能力测度,更应强调外部绩效测度。最后指出,把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起来展开研究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生态环境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商华  邱赵东 《科研管理》2017,38(11):137-146
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企业获得高质量人才至关重要,构建评价体系是了解和改善人才生态环境的前提。本文聚焦于企业内部层面,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设计出企业内部人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框架。随后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内部人才生态环境需求特征,通过文献研究与重要性指标筛选方法遴选出各级评价指标,并运用Delphi法和AHP计算出各级指标权重,构建出包含三个层级、五个维度的定量评价体系。最后,本文运用评价体系对云计算行业及一真实企业进行分析,证实了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陈军飞  吴铭峰 《软科学》2006,20(1):9-11
对城市复合系统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建立了城市复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南京市1990~2003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数据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了南京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子系统以及复合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对城市建设与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生态市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生态市建设成为大庆全面奔小康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已成为大庆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础.为此客观地从大庆市的土地、林地、草原、油田开采区植被、地下水地面水湿地、生态环境情况等六个方面针对大庆市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论文围绕城市运行体征指标体系及其有效的评价方法,开展了以下研究内容:首先,总结和部分完善了基于顶层设计城市运行体征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专家系统模型和层次分析法,通过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城市居住环境、社会公共安全、社会保障体系、市场经营运行等6个维度,包括17个要素、25个指标,构建了城市运行指标体系;最后,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城市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作了比较详细的对比分析和研究。从城市运行综合指标的评价结果来看,城市运行体征健康优劣由高到低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了解江西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本文选取了江西省11个地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并通过多元统计软件对江西省11个地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和排序,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能为政府指导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受自然与人为的双重作用,北京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风沙肆虐更是因危害严重、涉及面广而备受人们关注。对于这些区域性生态问题,远不是北京一个城市所能够独立解决,需要根据其形成的原因,打破行政界线,明确维持城市新陈代谢的生态圈,并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联防控制对策。本文在课题组所划定的首都生态圈的基础上,基于“生态环境问题-关键功能区-核心指标体系”的思路,构建了指标体系,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的支持下,首先进行单因子分区;然后将单因子分区图叠加,进行首都生态圈综合功能分区。将首都生态圈分为六个生态功能区,即京津保城市群中心消费区、水源涵养功能区、防风固沙功能区、水土保持功能区、大气环境调节功能区以及滨海湿地生态功能区。最后,从生态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三个方面,对不同生态功能区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构建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模型,对广东省15个城市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结论为:粤东西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上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城市,粤东三城市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略高于粤西的三个城市;并提出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和营造良好的环境等建议来实现广东省科技园区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生态环境价值的研究引起了广泛重视,人们开始讲生态价值,算生态价值,用生态价值,特别是探讨生态环境价值的内涵与定量的评价方法,已成为当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哲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在阐述生态环境价值相关概念与分类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生态环境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并介绍了相关评价方法。目的是促进人们提高对生态环境价值定量评价方法及其意义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生态经济学、生态哲学的研究,以利于低碳经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努力营造一个优良的人才生态环境对保证城市健康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人才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为基础,统筹有关人才开发、吸引、留住、使用、激励等方面的优秀成果,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可量化的人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旨在从整体上反映城市人才生态环境全貌,并为其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我国的许多资源型城市,已经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困境,通过循环经济建设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近年来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以若干城市的实践为案例,从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和指导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的定量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9,(3):75-79
以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CRITIC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07~2016年该区域各市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变化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北京以绝对优势保持领先;生态环境指数略有波动,区域间差异不大;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稳步增长,但河北大部分城市还处于低度协调状态。最后从河北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津冀合作共赢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五位一体”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包含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5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五位一体"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深圳、武汉、青岛、南京四个城市为例验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五位一体"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步骤,为应用此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