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构建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AHP-FCE)方法建立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对广东省15个城市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粤东西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上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城市科技园区,粤东3个城市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略高于粤西3个城市科技园区。提出采取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及营造良好环境等措施实现广东省科技园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新科技园区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新科技园区服务体系是高新科技园区发展的支撑基石,它服务能力的高低是高新科技园区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本文系统地剖析高新科技园区服务体系内容构架,相应地构建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高新科技园区服务体系进行综合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新科技园区服务体系是高新科技园区发展的支撑基石,而其服务能力的高低是高新科技园区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文章系统地剖析了高新科技园区服务体系内容框架,相应地构建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高新科技园区服务体系进行综合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位于北欧的芬兰以其独特的创新理念和创新实践,建设了众多先进的科技园区,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竞相学习的典范.本文在概述芬兰科技园区特点、服务项目的基础上,介绍了Martti Launonen博士所建以支柱企业、成长的中小企业、初创企业、孵化环境、实验室和测试平台、产业集群的政策和项目、研发活动、教育情况、基础设施和服务结构以及地区创新政策为指标的科技园区评价体系,并选取全球7个知名科技园区进行了评价,得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现状分析.最后,借鉴芬兰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园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构建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西部13个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从而为西部各地区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市高新区和大学科技园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科技发展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核心。结合区域创新体系提出了城市科技园区技术创新效率的概念及内涵,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了全国18个重点城市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的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和纯规模效率;进而得出其达到DEA有效的改进方向;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关于提升城市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科技园区软环境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技园区软环境评价指标研究对于新时期科技园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评价体系的建立是科技园建设的前提和目标,其次它的建立也是科技园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此研究的目的就是权衡各个评价指标,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体系,结合重庆科技园区发展实际情况及发展特点,在对重庆科技因区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最终提出从外围软环境和内部软环境两大方面对科技园区软环境评价指标进行具体分析,并且对重庆市科技园区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创新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西部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分析和评价西部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对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西部地区的情况,指出了构建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应注意的五种关系和原则,从科技园区组织形式、园区规模、技术创新环境和技术创新机制四个方面出发建立了测度西部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发展的观点对科技园区创新创业功能、发展绩效进行评价的研究较多,而从可持续发展机制层面揭示园区发展规律的原创性研究却很少。为发挥科技园区辐射带动作用,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演化分析、比较分析,对美国"硅谷"、英国剑桥、韩国大德、中国台湾新竹、北京中关村等科技园区发展机制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科技园区持续发展的机制和规律。该文对丰富科技园区管理理论和推动园区持续发展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科技园区成长与升级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撑。基于田野调查,对22个科技园区进行剖析,提炼出国内外科技园区发展的动态演变模型,并从静态角度做横向比较,多维度分析国内外科技园区主要发展模式。对比分析发现:中国科技园区政府作用偏强;高、新特征不突出;民间资本份额偏低;产业培育能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基于此,结合国内外已有成功经验,从建设管理、创新、产业培育、投融资等角度提出了中国科技园区未来发展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种业振兴战略背景下,重点关注种子龙头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的协同创新。文章利用2013-2015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以及种子企业公开年报,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种子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园区作物育种两个子系统及其协同创新复合系统进行协同度测量,并对其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区域两系统的大多序参量有序度逐年增长,其中种子龙头企业普遍高于农业科技园区,育种体系建设相关指标对子系统有序度贡献率最大;中部地区种子龙头企业、东部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子系统的有序度最高,但两系统的复合系统协同度整体水平偏低,处于中度失调状态。因此,我国未来应继续加大对种业发展的支持,加强子系统各要素的配合,促进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科技园区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以广东省20个城市为决策单元,选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C2R和C2GS2模型,评价分析2008年全省专业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总体情况.研究表明:全省专业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总体水平较低,而珠三角经济区和粤东地区相对较高;非纯技术有效问题比较严重,规模无效现象比较普遍;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均有显著影响;13个无效城市的专业镇科技资源投入冗余较大,产出不足量较小.基于此,提出5点促进专业镇科技资源有效配置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斯坦福研究园,从此大学科技园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我国大学科技园起步较晚,在取得较好的成绩背后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管理机制是影响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总结世界著名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经验和管理机制来探讨适合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广东省生态文明发展状况,论文根据生态文明的内涵,在遵循客观性、可行性、综合性、简明性和合理性原则基础上,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等5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发展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2013年的统计数据,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生态文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生态文明发展状况可以划分为3类;在空间分布上,生态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地级市大多位于广东省中部、南部和北部地区,而生态文明程度相对较弱的地级市大多位于广东省东部、西部地区。研究结论为相关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广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20个省市为对标省市,对科技金融相关内容进行统计。从科技产出、投融资体系以及支撑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指标选取,筛选出18个子指标建立三级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每个指标赋权重,构建出一个有权威数据支持、科学的指标体系构成的科技金融发展评价模型,并得出2015年各个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模型结果表明新三板挂牌比例,R&D投入强度,财政支持力度对于区域科技金融发展起突出作用,广东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排名在20个省市中排名第三。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分布特点及经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先行者山东省为省域案例,系统梳理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的4个发展阶段,阐释其空间分布特点及产业特征,并基于DEA模型从总体运行水平、规模报酬趋势等方面对山东省各地市的园区运行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效率总体较好,但个别园区由于投入结构与投入规模不合理致使园区DEA无效。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问题,结合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实践及经验,提出注重科技资源投入效率、完善园区管理体系、促进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建议,为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既可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经济、社会效益,又可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园区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和系统科学的理论,提出在循环经济范式下的三类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而后分析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特性。最后,提出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生态工业园的产业体系和支撑体系两个方面来反映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共涵盖了24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用产业转移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以及产业竞争力理论等构建"双转移"、"双提升"循环促进模型,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从模型各个链条及各环节分析制约广东实施"双转移"、"双提升"的循环促进模式的核心障碍,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在产业发展情况、区域发展带动能力、软硬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现状,研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广东省产业转移园承接产业转移可按照"一核、两带、三圈、四群、五轴"的布局进行有序转移,充分将与当地资源优势结合,进行有选择的承接,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视角,以广东省现有的16家农业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十二五”时期广东农业科技园区从科技成果转化基础和转化水平两方面展开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广州、深圳园区无论是科技成果转化基础还是转化水平均位于全省前列,园区的科技成果转化基础指数与转化水平指数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而影响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基础的指标主要为研发中心、国际合作单位、技术支持单位,影响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指标主要为国际合作项目、推广新产品、国外技术引进、国内合作项目、授权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