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的程度不断深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问题日益凸显。以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分析高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现状,主要从存在的问题入手。其次分析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开发的原则。最后通过梳理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开发的思路,为学前教育学专业课程开发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自1946年3月8日朝鲜在平壤创建第一个婴幼儿保育教养设施一“3.8”托儿所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改革、完善,目前,朝鲜已有托儿所36000余个、幼儿园24000余个,有350万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在这里接受由国家社会负担的免费的保育教养和一年制学前义务教育。随着女性的就业率不断增加,对托儿所、幼儿园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以及类别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朝鲜政府动员整个社会和广大群众关注保育教养设施的建设与发展,除因地制宜地、具有特色地建设不同类型的托儿所、幼儿园之外,在物资保障、食品供应、财政支援、…  相似文献   

3.
学前儿童的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学前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学前儿童家长会在不同的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与支配下,采取相应的教养方式,表现出一定的教养行为,最终作用于学前儿童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情绪,随着其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及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的变化而变化着。学前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是永  相似文献   

4.
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最重要标准.学前儿童的道德行为包括服从规则行为、诚实行为和亲社会行为三个方面.父母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有重要影响.父母温暖、引导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积极发展,而惩罚和过度控制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因此,父母在教育儿童时应使用正确合理的教养方式,以促进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保育对象主要是学前儿童,大多数国家也确实如此。不过瑞典与众不同,保育对象包括1—12岁的学前儿童和学龄儿童,把儿童的保育和教育结合为一体,从这一特定的使命出发,瑞典建立起一套别具一格的儿童保育体系,为瑞典的未来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河南省900名学前儿童家庭教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前儿童核心家庭比率略有下降,联合家庭有增多趋势,但无论在何种结构的家庭,家庭教育的主体都是父母;受科学教养观念缺失的影响,不少学前儿童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有些儿童日常活动安排不科学;城市的家长更注重与儿童进行亲子沟通;父母的教养知识、教养观念等存在不少问题.要提高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水平.必须从家长做起;改善学前儿童家庭教养的整体现状,"主战场"在农村,重点是农村家长.  相似文献   

7.
美国一直非常重视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而联邦政府在学前保教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联邦支助的儿童保教项目影响深远。通过了解美国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的现状和几个大型联邦支助的学前保教计划的实施状况,以及2008年联邦政府鉴于国内紧张的经济局势而对学前儿童保教事业所采取的一些新措施,以期对我国学前儿童保教事业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美国一直重视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工作,联邦政府在学前儿童保教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联邦政府资助的儿童保教项目影响深远.了解美国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的现状、几项大型联邦政府学前保教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2008年联邦政府鉴于国内紧张的经济局势而对学前儿童保教事业所采取的一些新措施,会对我国学前儿童保教事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四川省内设立了大量儿童保育机构教养战区难童,保育工作者在教养过程中贯彻了“救人救彻”的思想,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儿童顺利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交往不仅是学前儿童实现社会化的必要途径,也是学前儿童整个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城市化的生活、家庭结构小型化、少子化、教育者不当的教养观念与行为,造成了学前儿童交往频率低、交往质量差等问题。教育者应积极为学前儿童创造交往的机会,并对他们的交往进行指导,以促进学前儿童成功交往。  相似文献   

11.
曹世雄 《教师》2022,(1):90-92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是幼儿保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为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目前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延续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重教轻保,导致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为了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文章提出通过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教材重构、多样化教学、完善实训条件和引入积分制考核等措...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每个儿童最初的生活环境,也是其接受“人之初”熏陶并伴随其终身发展的教育场所,家庭教育由此成为决定学前儿童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力量。具体分析来看,制约家庭教育的基本因素有家庭生活环境、亲子关系、家长教养观念与教养方式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人们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日益关注加之家长的认识观念逐渐转变,势必对以往家庭教养模式带来冲击和影响,而制约家庭教育因素的特点和内涵也会随之发生着变化。那么,新时期学前儿童家庭教养的现状将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有何发展趋势?该如何应对?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进行本调查研究,以期把握和分析新时期学前儿童家庭教养现状和动态趋势,为全面实施我国《家庭教育“十一五”规划》,为协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现有0-6岁的学前儿童41.8万,入托儿童21.4万,入托率为51.3%。其中3岁以上儿童23.17万,已入托19,07万,入托率为82.3%.城镇地区3岁以上儿童入托率为90%,3岁以下儿童入托率为21.4%;农村地区3岁以上儿童入托率为73.4%,3岁以下儿童入托率为3.4%,其中,学前一年受教育率为95%,另外在  相似文献   

14.
本课题将在考察学前儿童焦虑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拟从儿童的气质特点等内部主体因素和家庭环境、父母心理健康、父母教养行为等家庭背景因素两个侧面为切入点,深入系统地考察学前儿童焦虑问题产生的内外部原因。这不仅可以揭示影响学前儿童焦虑的内外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赵君陶担任院长的战时儿童保育会直属第三保育院,是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在出现大批难童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是充满爱与责任、集收容与教养为一体的机构。赵君陶担任了教师、慈母和女工三位一体的角色,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养结合、保育相兼的保育工作方针。在当时的工作中,赵君陶注重教育形式和内容的统一,采用因人施教的教育方法,实现了通过保育工作使每个儿童成为创造未来幸福社会一分子的保育目标。  相似文献   

16.
影响学前儿童谎言行为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教养方式、父母自身行为、家庭表露、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功能等。家长应通过树立正确儿童观,实施科学教养方式;发挥优秀榜样作用,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建立明确的家庭规则,合理进行角色分配来有效预防学前儿童谎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日本学童保育走向法制化目前,学童保育制度的不完善已成为日本双职工家庭和家长参加工作的单亲家庭的最大苦恼。这些家庭的子女在上小学前通常是被送到保育园照看。保育园与幼儿园不同,幼儿园是正规的学前教育机关,通常是半日制;而保育园则是福利机关,虽然也进行学前...  相似文献   

18.
学前儿童保育工作的内容较多并要求细致,其中学前儿童保健教育是最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基于此,简要分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育的主要目标,包含情感目标、知识目标以及能力目标,并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育内容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入院的准备工作、晨检的主要内容以及游戏活动及学习三个方面。通过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育模式的研究,旨在促进我国学前儿童卫生健康工作的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三学是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简称,一直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然而,随着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快速转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的目标更加明确,三学的传统核心地位受到挑战,急需变革。有必要将学前儿童心理学改为早期儿童发展科学,将学前教育学改为幼儿园教师的学前教育学,将学前儿童卫生学改为学前儿童保育学。改革的关键是思维方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具有民族特色和社会主义特点的经验,尤其是自从实施计划生育头等国策以来,对优生、优育、优教开展了多方面、多领域的实践和研究,成效为世界瞩目。为了更好地发挥各个方面的整体功能,目前需要也有可能,从理论上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