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徐汇区第二中心小学是从1992年开始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两年多来,我们在实践中初步摸索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开始尝到了甜头。目前心理辅导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心理健康教育推动了整个学校的管理以及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1993年12月,我校被市心理学会定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一、从调查研究中看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早在1991年,我们就对四年级学生进行过一次关于学习心理状况的调查。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着  相似文献   

2.
我校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年。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我们取得了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较为明确的认识,积累了一些实践的体验,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措施。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学模式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过程及其结构的理论概括,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研究和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带动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与深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结合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践,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做一个探讨,这里重点分析课程的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与教学程序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教育阶段,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新课改要求教育者转变教学态度,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小学生是快速发展中的人,性格、爱好、价值观念等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有效疏导,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城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树梅  王雁 《教育探索》2007,(12):111-112
城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要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可采取以下措施:全面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之以个别辅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根据小学生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是小学教育活动开展的主体,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不能只注重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应该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艺术修养以及心理健康,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的出现反过来也会影响到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制约着小学生的发展,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有必要引入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入,可以解决小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成长。文章主要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开展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提升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湖北教育》2002,(7):26-27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校心理健康研究小组,本着为学生解除苦恼,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宗旨,坚持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与研究,建立了学生心理乐园的“快乐小屋”。几年来,我们从“知心热线”到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的行为偏差很多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有关资料表明,小学生存在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占20%左右。常见表现为厌学、逃学、撒谎、注意力不集中、多疑、恐惧、冷漠、敌视、自卑以及对教育的逆反心理等。我校以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为重点,通过建立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网络,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相互联系的立体教育模式,这对学生行为偏差的纠正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9.
董琪红 《教师》2011,(24):11-11
小学生的行为偏差很多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有关资料表明,小学生存在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占20%左右。常见表现为厌学、逃学、撒谎、注意力不集中、多疑、恐惧、冷漠、敌视、自卑以及对教育的逆反心理等。我校以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为重点,通过建立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网络,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相互联系的立体教育模式,这对学生行为偏差的纠正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0.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分析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说明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小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我们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入手,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我校在1995年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997年承担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研究》的子课题:《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基于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我们认为,针对此课题开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构建积极、超前的中学心理教育与心理问题预防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学校如何在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一直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追求的大目标。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已不再是停留、满足于学生的问题心理及行为的矫治。而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赋予学生强大、持久、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品德、智力、身体、审美等方面素质的形成与提高都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基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深化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 ,我们必须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为他们今后的心理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很多 ,其中学校学习是一条最主要的途径。学习是小学生的主导活动 ,它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其一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是学习的负担过重。学习焦虑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2003年初,我校开展了“小学人文精神”课题的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子课题,我们开始思考如何以人文精神指导我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如何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心理素养,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小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难题以及存在的困境切入,立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提升教师授课水平、探索合适的家校共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参与度和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等角度,提出有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79名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由于教育方式不同部分农村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胆小、羞怯、焦虑、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而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家长素质、学校教育、社区环境等。因此,切实有效的开展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者及全社会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开展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生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情感教学有着直接的关系。情感教学则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方式,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在小学重新开设一门课,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优化整个教育过程。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其一,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在学科教学、学校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等多项工作中;其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开展有关的心理健康文体活动;其三,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其四,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高娟 《小学生》2024,(1):106-108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板块。开展有效阅读,能够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生积累多方面的知识,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时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由此看来,阅读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是多方面的。阅读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有效阅读的保障。在阅读实践活动中,阅读与心理健康教育并驾齐驱,共同开展,能够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赵探 《考试周刊》2014,(31):176-176
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是促进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全面素质能否提高,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将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知识,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校教育特点,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获取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作者对目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对如何改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调查目的一是了解高一学生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我们下学期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依据,使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能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为班主任深入了解本班学生的内心世界,使班主任工作更具有科学性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帮助。三是为制订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规划提供依据。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共506人,其中男生239人,女生267人,收回有效问卷491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