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奠定了资产阶级教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近两个世纪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写的《普通教育学》则使资产阶级近代教学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赫尔巴特教学理论成为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教学理论发展的高峰,是教学理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本文旨在对赫尔巴特教学理论的心理  相似文献   

2.
信息专递     
夸美纽斯论教学法夸美纽斯(1592~1670)是捷克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是现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夸美纽斯终生从事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著述很多,其中以《大教学论》和《世界图解》对后世影响最大。在外国教育史上,夸美纽斯是第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3.
正一、生平介绍夸美纽斯(1592-1670)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其父是捷克兄弟会成员,夸美纽斯的一生也与兄弟会结下了不解之缘。12岁时,父母双亡,夸美纽斯中断了初等教育,后由兄弟会资助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1614年,夸美纽斯担任一所文法学校的教师,开始研究教育问题。1618年,担任兄弟会牧师兼兄弟会学校校长。流亡波兰期间,夸美纽斯继续在兄弟会创办的中学里任教,并探讨教育改革问题,他的几部重要教育著作也相继问世,如《语学入门》《大教学论》《母育学校》。其中的《语学入门》一书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大教学论》的中译本曾于193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84年将其列入《外国教育名著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独立学科产生的标志究竟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还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通过对42部随机提取的教育科学类著作的研究发现,关于此问题的表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已成为教育学学科发展中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唐忠义 《现代教学》2008,(10):75-77
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成书于1632年,是夸美纽斯最重要教育论著。正如作者在书中开篇所写的,此书主要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它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产生于世,并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1590—1670)是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他在大学毕业后,曾被推选为“捷克兄弟会”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欧洲“三十年战争”时期被迫流亡波兰、英国、瑞典、匈牙利等国,最后移居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并在此度过晚年。夸美纽斯在飘泊国外期间,一直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1631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拉丁文教科书《语言和科学入门》,1632年撰写了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教育理论巨著《大教学论》,1633年又刊印了第一本学前教育指南《母育学校》,以后又撰写了《世界图解》、《泛智学校》、《论天赋才能的培养》等大量著作和论文。夸美纽斯高度重视教育对改造社会,促进人类  相似文献   

7.
教学理论、课程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研究前理论时期和教学理论研究二元取向的确立 尽管最早使用“教学论(Didactc)”一词的是拉特克和夸美纽斯,但严格地说,教学理论学科地位的确立始于赫尔巴特,夸美纽斯以前的教学思想只是教学研究的前理论时期,因为,他们并没有提供一种明确的学科基础和一种有关教学问题的解题方法。他们所用的“教学论”一词的涵义比现在人们对“教学理论”的意义的理解广泛得多,是与“教育学”同义的。例如在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里不仅谈到狭义的教学,还谈到各种教育: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并且涉  相似文献   

8.
十七世记捷克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学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贡献。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是一份宝贵的教育遗产。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研究总结了前人和自己从事教学工作的经验,提出并论证了许多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教育史上,没有比《学记》更早的教育专著。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比《学记》要晚三百多年;十七世纪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稍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要比《学记》晚一千八百多年。纵观古今中外,可以毫无愧色地断言:《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完整的教育科学专著。《学记》内容可按自然章法分为十四小节,其要旨归纳简析如下: 1.化民成俗,立国务先。《学记》开篇首先指出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认为“发虑宪,求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及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教学论是研究教学过程的规律的一门科学。最早提出这个术语的,是17世纪杰出的教学论学者、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的《大教学论》是一部集文艺复兴以来的教学论学说之大成的教学论的先驱性著作。18、19世纪从理论上把教学论加以系统化,并对教学思想及教学实践产生更为深刻影响的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威尔曼。赫而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他的教学论的主要著作。他从自己的心理学理论出发,规定了教学要按照真正理想事物的顺序──明.联想、系统、方法这样四阶段的程序来组织。这个"形式阶段说"就是被称为"三中心"的传统教育学。威尔曼则…  相似文献   

11.
传统教学的实质是以教师为主,传统教学的模式绵亘了几百年.17世纪30年代捷克的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19世纪德国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理论,20世纪前苏联凯洛夫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08,(23)
流亡波兰期间,夸美纽斯继续在兄弟会创办的中学里任教,并探讨教育改革问题,他的几部重要教育著作也相继问世,如《语学入门》《大教学论》《母育学校》。1642年,夸美纽斯来到瑞典,不  相似文献   

13.
瑛子 《江西教育》2003,(8):30-30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尊为教育学的鼻祖。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通常看作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夸美纽斯1592年3月28日生于尼夫茨城的一个磨坊主家庭。10岁时,父母先后病故。夸美纽斯受摩拉维亚兄弟会资助,接受了较好的教育,并在大学时代钻研了古代思想家的著作和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后发展教学论的研究背景 教学论的研究,若从1632年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问世算起,作为独立学科的研究至今己有360多年了,其学科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三大经典阶段。二战之后,教学论的发展学派林立,流派纷呈,以冷战为基点的教育竞争外现在教学论研究上,出现了美国布鲁纳,西德根舍因,前苏联赞可夫三大学派巨子。冷战之后商战主导的世界新格局出现,其中苏联解体后的独联体各国,尤其是俄罗斯未因前苏联的解体而导致教学论研究的终结,而是在新的社会转型、教育转轨的新的时代背景下,教…  相似文献   

15.
夸美纽斯是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第一部系统的、专门的教育理论著作《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是夸美纽斯一生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王永祥 《江苏教育》2015,(10):19-23
自夸美纽斯于17世纪30年代出版《大教学论》并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教师中心教学模式统治教育领域数百年;19世纪,赫尔巴特继承了夸美纽斯的教育理念,"赫尔巴特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了几代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实践。20世纪,杜威基于对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的批判与思考,提出儿童中心论,执着地探索"现代教育";自此,学生中心教学模式便盛极一时。其实,教师中心教学模式与学生中心教学模式各有利弊;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与学生是课堂场域同样重要的主体,唯有践行主体间性教学模式方能让教育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17.
教育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教育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 现代意义上的系统的教育理论研究之起始,大致而言,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侧重于教育理论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因而认为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一书是教育理论之“母”,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应上溯到夸美纽斯;另一种观点则强调教育理论研究的认识方法,认为现代的教育理论研究之始发轫于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认识论,由其弟子编纂的《康  相似文献   

18.
传统教学的实质是以教师为主,传统教学的模式绵亘了几百年.17世纪30年代捷克的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19世纪德国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理论,20世纪前苏联凯洛夫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加以改造,提出一种新的五  相似文献   

19.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发端于古希腊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中,然而,真正提出自然教育并加以论述的当属夸美纽斯和卢梭。 夸美纽斯由于受其所处时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指出,旧学校的最大弊端是违背自然,用无用的知识填满学生头脑,造成儿童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极大浪费。他认为要想改革旧教育,就必须贯彻适应自然的原则。所谓“适应自然”,按夸美纽斯的看法,包括两层涵义:1.遵循自然界的“秩序”。他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一种起支配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论发展史上的有关理论和启示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在1932年《大教学论》中第一次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对教学过程诸因素的关系就开始展开了争论。传统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1776-1841)经过论证提出了教育体系中占中心地位的是教学,从而确立了教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教学过程中,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其实用主义理论主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忽视了教师的主体作用。继而,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凯洛夫(1893-1978)在其主编的《教育学》中提出了以教师、课堂、教科书为中心,与杜威的理论截然不同的“三中心”理论,强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