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本文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对鲁迅先生的小说处女作<怀旧>进行解析,从而把握以"私塾里的故事"作为鲁迅先生小说创作开场锣鼓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2.
<左传>是一部伟大的史书,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其预言是实现<左传>文学性的重要手段,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使得小说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同时,它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题材,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为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写作提供了技法经验等.  相似文献   

3.
民国"黑幕"派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近代社会生活条件、思想文化潮流,传统与外来文化影响,作家的文学志趣与创作追求,读者层面及商界、出版界炒作诸因素皆发生作用.陆士谔的<政界之黑幕>与其社会小说的宗旨一致,抒发了作者郁郁不平之气与挽救颓丧世风的"救世"之苦心.  相似文献   

4.
<戴蕾斯·拉甘>是左拉自然主义的杰作.小说从左拉所推崇的实证主义理性出发,在生理心理机制与社会环境内容两大方面探讨了人性中有关欲望、邪恶、懊悔的主题.在作品展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冲突的同时,左拉的自然主义创作个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在乔伊斯的作品当中,<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拥有读者数量最多的一部.但目前国内尚未有研究系统探讨该小说与成长体小说传统的关系.由于<画像>从主题和形式上为乔伊斯的后两部作品做了开拓性的尝试,不少评论将其看成是告别传统的标志.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书不仅是一部"开疆拓域"的作品,也是传统文学的典范之作,对欧洲成长体小说传统既有传承也有超越.  相似文献   

6.
唐代的传奇文学创作出现繁盛局面.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业已跨入成熟的时期.唐传奇驱除了长期盘踞在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鬼神世界,大大提高了小说创作的艺术."五四"以来,关于唐传奇的研究呈现不断深入的局面.程国赋新著<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在唐五代小说研究的创新求新道路上迈进,将小说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在此方面作出了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余华的小说<活着>真实地展示了人"活着"的艰难和无奈.作者求真务实的创作追求奠定了作品真实动人的基础,作品体现的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以及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很好地阐释着"活着"的内涵和魅力.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法国崛起的"新小说",以反传统为旗帜.它对传统的反叛和否定主要体现在反对传统小说编织和虚构故事,以故事性吸引读者;否定传统小说以人物为中心,把对"物"的描写作为创作的主要任务;反对文学承担社会职责,推崇形式技巧.新小说的主要创作特征是注重对物的描绘;独特的"内心描写";时空交错;绘画法;迷宫式结构;追求文字的结构变化,甚至以文字游戏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9.
为鲁迅赢得世界声誉的是其小说.<呐喊>、<彷徨>共收25篇小说,比较著名的<孔乙己>、<明天>、<风波>、<社戏>、<祝福>情节展开的具体环境都是"鲁镇".本文以"鲁镇"为视角对这几篇作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小说的散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场革命.从鲁迅、郁达夫、庐隐到废名、沈从文、萧红,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丰富了小说的样式.他们的小说与中国传统小说相比,小说的本质已不仅仅是讲故事,它还可以抒发一种情怀和感受,故事情节明显弱化.究其原因,一是现代小说家受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强化了小说的抒情性,追求"小说的情调"和"小说的意境";二是受西方近代文学的影响,五四作家模糊文体界限,追求小说的"诗趣";三是五四时期追求的思想解放、个性解放,也直接影响到现代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11.
"新写实小说"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涌起于中国文坛,拥有众多作家的复杂的文学潮流,它创作方法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人生.而池莉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崛起于我国文坛的女作家,她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朴素细腻的创作特色被称为新写实主义的一员骁将,本文试从在池莉新写实小说的形成过程中看"新写实小说"的发生,在池莉的新写实的创作中看新写实小说的特征,从池莉小说向都市传奇小说创作过程中看"新写实小说"的走向等三个方面寻找两者的共有特征.  相似文献   

12.
金庸笔下的武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是武侠小说中描写武当的经典文本,栩栩如生地勾勒了其中武当山、武当武术、武当道士等艺术形象,小说字里行间浸润了"道"之神韵,体现了武当文化的精魂.它们作为一种"能指",旨在表达了对"所指"--诗性精神的高扬,和对道家传统文化的重构.  相似文献   

13.
音乐与文学作为人类艺术中两个不同的门类,在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创作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他是用音乐思维革新小说的杰出代表.音乐思维的运用不仅使昆德拉小说在表现形式上大胆革新,也加深了小说揭示矛盾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借用音乐的节奏,昆德拉在代表作之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创造了独特的叙事节奏.对此加以分析,可揭示蕴含其中的昆德拉小说理念.  相似文献   

14.
小说发展史是一个复合体系,包括小说创作、小说传播、小说接受、小说批评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而且,这些层面具有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互动关系,使得小说发展史还是一个多线立体的体系。因此,传统的小说史写作只注重小说创作史是片面的。而"小说接受"这  相似文献   

15.
在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观念体系中,"文体的复调"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在理论上对"文体的复调"的标举以及创作上对不同文体杂糅的实践,既遵循了其自身艺术的内在逻辑,也映现了当代小说写作的一个潮流--跨体写作倾向,从中还可发现昆德拉这位自觉的文体革新者对小说历史渊源及未来走向的认识.昆德拉在"小说文体复调"方面的实践,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当前文学创作中文体形式的嬗变特征.  相似文献   

16.
王安忆在近二十年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小说观念.王安忆对自己的小说观念最集中的理论总结是在她的<小说讲稿>中,她用古典名著以及和她同时代的几部优秀作品作为例证.然而小说家的总结感性的成分较多,并且有些观念作家自己并未意识到,却已经渗透到她的小说创作中.本文试图从以上两个方面补充王安忆自己的理论总结,并且用这些理论和她的小说互证.着重从过程的合理化、描述的日常化以及现实的经验化三个方面阐述.它们分别代表了王安忆对创作技巧的态度、对叙述方式的选择以及对小说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以创作"恋爱小说"闻名的张资平,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流行一时的作家.张资平的小说之所以广受青年读者欢迎,其实得力于他的一套创作方程式:曲折的故事 刺激的(两性关系)"组合" 时兴的思想.如此,他使读者一方面从富刺激性的爱情故事中获得感官娱乐,另一方面又获得边缘地参与最合潮流的社会批判的机会,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8.
王小波在提及自己的文学师承时,盛赞法国作家玛格丽特&#183;杜拉斯,声称自己对小说的看法就是被《情人》固定下来的。《情人》充满诗意的语言、流动的韵律、精致的结构、适度的篇幅以及对小说创作完美化的追求.对王小波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达洛卫夫人>为例,说明正确阅读意识流小说应该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要深刻体悟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本质区别,在此基础上解读作品;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意识流作品,还应该对作者的独特写作风格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20.
"小说"从诞生之日起便笼罩在经史话语的巨翼之下,历史变迁不曾从本质上将"小说"推向中心位置.以目录学上的"小说"为导引,对<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的著录思想和由此呈现出的"小说"在目录学上的定位作新的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