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广州体院一九八○年第一期《体育教学与训练》上发表了《合理安排中小学体育课密度运动量》一文,就中小学体育课的运动量的安排提出了一个参数指标,目的在供同志们参考: 小学:120——130次/分;高中女生130——140次/分; 初中:130——140次/分;高中男生130——150次/分。随后,倪雁宾同志在同一刊物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上发表了题为《关于运动量的评定问题》的文章,对我们提出的上述参数指标提出了三点意见,原文摘抄如下: 1、提出体育课每分钟平均心率的参数指标,应根据儿童的基础心率来考虑。据多方面的有关资料报导,例如,11岁(小学三、四年级)儿童的平均心率约为80次/分(见本  相似文献   

2.
看了一些公开课,深感中小学体育课的质量正在迅速恢复,有的课可以说上出了新水平,看后受益非浅。但也发现有些教师对课的结束部分不够重视,整理活动的时间过短。据我所测的十三项课的情况看: 而且整理活动的内容单调,多数只是注意到肌肉的放松,走走步、甩甩臂、槌槌腿等,而对学生其他生理、心理机能的恢复很不重视,因此我们所看的课有一半以上在下课三分钟后测定学生的脉搏还在130次/分钟。有一节课,基本部分作了四十米迎面接力练习,(每人跑八次,最高心率达240次/分,)跑完后只作了28″的放松练习就下课了,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体育课中进行30 分钟强度素质练习,运用测试心率或脉率监督和控制练习强度和运动负荷量,从总体上保证强度练习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4.
<正>一、命令式风格/风格A适用于高中体育课(每个片段20分钟)。网球正手攻球练习教师角色:教师决定网球正手攻球学习内容。学生角色:学生完成教师安排的正手攻球学习内容(转肩、向后引拍、挥拍击球、跟进动作、回复动作)。目标: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网球正手攻球动作。见表1。二、练习式风格/风格B适用于10~12年级高中体育课(每个片段30分钟),见表2。在技术指导下网球正手攻球练习三、练习式结合互惠式风格适用于10~12年级高中体育课(复合式片段,每个片段30分钟),见表3。在同伴反馈下网球正手攻球练习学生:按照表3和在同伴的观察下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黑龙江省10所高校50节体育课的实验和测定,认为体育课负荷强度和练习密度最佳平均率就在130-150/min之间为适度,效果最佳。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必须科学地组织教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活跃学生的身心,培养更多的全面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6.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体育课:老师在仅有几分钟的开始部分宣布了本课任务,而后,学生就在老师的安排下从一个场地到另一个场地,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进行学练;整堂课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只是少数几个,而且,屡屡都能够切中教师的预期,当然,也有集体回答,但是回答是短语式的“对”,“好”之类;整堂课学生是依靠老师和同学仅有的几次示范,或者练习开始时看的挂图、读口诀建立起运动表象,然后在老师的安排下进行自主、合作练习……。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形式。在教师的组织带领下,通过45分钟的教学,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这就要求每堂体育课都应有一个适宜的运动负荷和运动密度。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不少的研究和论述,即中强度高密度的原则。上海市体育中心教研组在1981年全市体育教学评比中,提出体育课合格指数为平均心率120—140次/分,全课运动密度在3O%以  相似文献   

8.
足球教室     
(1)一般耐力练习目的:提高有氧能力。练习方法①:运球折线慢跑15分钟,心率控制在150~160次/分钟。练习方法②:匀速越野跑3000米,心率控制在150~160次/分钟。练习方法③:变速跑2000米,100慢100快,200慢200快,300慢300快,400慢400快。心率控制在150~ 160次/分钟,练习3组。组间休息5分钟,心率恢复到120次/分钟以下时即可进行第二组练习。练习方法④:中速跑2000米,心率控制在160次/分钟。练习方法⑤:超长时间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分钟。练习方法⑥:超过1500米以上的连续游泳。  相似文献   

9.
集中注意力练习是体育课开始时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针对学生刚上课时,受外界环境或自身因素的影响,注意力分散、精力不能迅速集中到体育教学中时,教师所采取的一种强化诱导性的措施。合理安排集中注意力的练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保证机体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安排与选择集中注意力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练习的运动且过大 集中注意力练习的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兴奋性,此项练习一般安排在体育课的开始部分与准备部分之间进行,此时学…  相似文献   

10.
谭俊 《体育教学》2014,(7):41-42
我们发现体育课很多环节有时间浪费现象,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40分钟的体育课,教师首先要意识到时间流失现象的存在,进而才能做到课前准备细微化,教学设计简洁化,偶发事件处理灵活化,相关要求习惯化,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各方面细节,就能还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活动时间,提高练习密度,提升体育课锻炼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正>一、问题的提出关于体育课上学生的站队方式问题,前一段时间有过许多的争论,但并未能求得共识。有人说,改变学生在教师对面整齐排列的队形,让学生围在教师周围自由站位,就可以密切师生关系;而有人说,上课的队形与师生关系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似乎都有点绝对化和简单化。  相似文献   

12.
<正>一、命令式风格/风格A适用于6~7年级棒球课(3个教学片段,每个片段30分钟)棒球——在指令下的投球与接球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按照指令练习技术,尽可能精确地重复教师的演示(见表1)。目标:学生尽快掌握投球的技术。命令式风格/风格A:适用于6~7年级垒球课(多个教学片段,每个片段30分钟)教师指令下的投、接垒球(见表2)。二、命令式风格/风格A适用于7~8年级体育课(一个片段,30分钟)命令式的棒球击球练习教师:教师决定所有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在这一风格下,教师教会学生  相似文献   

13.
吴鉴 《体育教学》2003,(3):20-20
队列教学是体育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队列练习可形成正确的动作和姿态,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使学生养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所以,笔者认为队列练习有必要堂堂练。一、队列练习能集中学生注意力体育课多在室外进行,各种干扰随时可能出现,而且一节体育课的准备部分仅有几分钟时间,队列练习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除常规的立正、稍息、三面转法练习外,可安排一些趣味性的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的队列练习。如:趣味报数队列练习,报数和击掌队列练习,有效无…  相似文献   

14.
<正>一、案例展示:七年级跳绳设计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练习要求:首先每个学生尝试跳绳一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一分钟时间跳的个数(每分钟不少于100个)。练习的时间为15分钟,其中每5分钟集体检测一次,共进行三次检测,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的动作,创编不同的花样,可以与同伴互相比赛。  相似文献   

15.
赵刚 《体育师友》2011,34(2):51-52
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教师的错误认识、学生不喜爱体育课、改革进程过快和具体教学目标的缺失等一系列问题,而体育课改的本质就是解决阻碍体育教学的问题。在教师主动变革、积极工作的前提下,学生喜欢体育课,在课下乐于练习是课改成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体育锻炼可以使青年人变得健美,使中老年人祛病延年。可如果盲目地锻炼,不考虑自身状况,往往收益少,甚至带来副作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自我监测保护法——“脉搏测定法”: 安静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压手腕桡动脉,以十秒种为单位连续记数脉搏频率,如果连续三个十秒的脉率一样,即以此数乘六,得出每分钟的脉搏频率。运动后脉率上升,一般以运动后即刻第一分钟前十秒脉率乘六,推算出运动后第一分钟的平均脉率。还可以根据运动后每分钟前十秒的脉率推算出脉搏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7.
<正>一、体育课练习密度的认识与思考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学生实际从事练习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它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主要是因为其受教材、课的类型(新授课,复习课)、学生的体能技能储备、课堂教学纪律、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统一。当然,练习密度过低,肯定说明课的设计有问题。金钦昌老师编写的《学校体育学》一书中认为比较合理的体育课练习密度在30%50%之间;美国的SPARK课程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多少年来,中小学的体育课上,屡屡出现学生在水泥地上一遍一遍地、一趟一趟地做“蛙跳”练习的情况。我们体育教师也是为人父母,每当看到这种情况,我就在为孩子们叫苦。为了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注意,阻止这种练习方法,我走访调查了山东省20多所中、小学校,其中就有20所学校的体育教师不同程度地让学生在水泥地上做过“蛙跳”练习,不可思议的是,他们之中的不少人认为这种练习方法很好,并表示以后还会继续用下去。随后我又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106名“蛙跳练习”比较多的初一学生,其中有65名学生反映:曾经膝盖疼痛过;…  相似文献   

19.
<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学习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给学生自由时间”。这同样适用于体育教学。最近几年来,我在体育教学中常常给学生几分钟的自由时间,让学生进行各种自由练习。 1.自由消化练习。针对新授课中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几分钟的独立思考,琢磨教师的示范动作和讲述的动作要领,自己进行动作练习。 2.自由组合练习。如武术、基本体操,在教师对集体进行教学后,让学生有几分钟自由结伴、配对、互帮互学练习。 3.自由提高练习。如体操(技巧、低单杠、支撑跳跃等)教学后,允许一部分学生在掌握了所教动作  相似文献   

20.
<正>一、命令式风格/风格/A适用于7~8年级体育课(两个片段,每个片段20分钟)导入两种基本的入水方式学生:服从教师的指导/命令,学会简单的入水方式(与水面同高):开始是直体由脚先入水,然后用屈膝的方式入水。教师:安排设施,确定教学指令,让学生能够进行直体和屈膝两种方式入水。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课堂安全,防止溺水发生(见表1)。二、练习式风格/风格B适用于9~10年级游泳技术课(一个片段40分钟)游泳——自由泳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和演示对下面的每个学习内容进行练习(见表2)。教师:要保持观察学生,必要时给予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