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24名国家射箭集训队优秀射箭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引入脑电非线性分析的研究理论与方法,运用脑波诱导技术探讨国家射箭集训队运动员备战第17届亚运会不同训练阶段中枢机能变化的规律。对24名被试运动员亚运会选拔赛前不同训练阶段的脑电实时测试表明:亚运会选拔赛前的3个训练阶段测试中,冬训中期的顶枕区α频段功率值较冬训开始和亚运会选拔赛前2个训练阶段显著降低(P<0.05);冬训中期运动员5-HT水平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DA水平则有所下降(P<0.05);冬训中期及亚运会选拔赛前阶段,被试运动员脑电非线性参数均出现下降趋势,并且上述2阶段Lempel-Ziv复杂度均显著低于冬训开始阶段(P<0.05)。对最终参赛的8名运动员脑波诱导训练后脑电测试结果显示:8名参赛运动员综合放松度测试值始终呈上升趋势;脑内DA平均值有所提高,5-HT平均值则出现下降,脑电Lempel-Ziv复杂度平均值上升;8名运动员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SAS得分和SCL-90总分在30天的脑波诱导训练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果表明:(1)国家射箭集训队在亚运会选拔赛前不同训练阶段中脑电非线性参数的变化与其训练负荷强度及负荷量的变化有关;(2)国家射箭集训队运动员大脑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在亚运会选拔赛前的变化最为明显;(3)脑波诱导训练在改善备战亚运会的8名国家射箭队运动员大脑中枢机能与大脑高级功能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是对射箭运动员的视觉注视行为进行研究,揭示射箭运动员瞄准时的注视特征.研究对象为7名射箭专家和10名射箭新手运动员.采用运动中视觉注视的方法对被试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水平射箭运动员射箭过程的视觉注视策略不同.与射箭新手相比,射箭专家展现了较长的静眼注视.射箭专家开始阶段的注视持续时间短于瞄准阶段的注视持续时间.静眼注视可以作为区分射箭专家与射箭新手的专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进激光测试仪,将激光测试技术应用于射箭技术动作分析,建立激光测试规范程式,将射箭运动员瞄准过程记录下来进行数据分析,建立射箭动作技术指标评价体系。对国家射箭队5名运动员进行激光测试,分析激光测试数据,总结其动作技术特点,用以指导射箭运动员的训练。研究发现,5位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是稳定性非常好,动作比较规范、流畅,一致性好,风格属快节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35名射箭运动员心理测试,跟踪调查研究,试图探讨神经类型与射箭运动员的心理选材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12名运动等级为一级的射箭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将核心力量训练理论引入射箭项目力量训练实践中,结合射箭项目专项技术特点时其进行为期8周的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对其训练前后积分肌电(IEMG)、12支箭固势-撒放时间以及黄心命中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对射箭运动员肌肉协调用力的能力,及其在固势-撒放阶段对弓的平衡控制的能力方面,均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传统力量训练,是今后射箭项目力量训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2004—2006年间,参加过冬奥会或世界杯等重大国际比赛的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运动员8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2005年雪上训练前一周的体能测试结果进行研究,发现一般运动员两侧身体机能普遍存在差别,而高水平运动员两侧身体机能差别较小,其原因在于高水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注重了身体机能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4年全国技巧冠军赛、全国青少年技巧锦标赛于10月18日~23日在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四川乐山市举行。青少年技巧锦标赛有6支队伍22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也派队伍参加了男四、混双项目的比赛;全国技巧冠军赛有8个省市的74名运动员参加了5个配合项目和集体项目的比赛。经过3天5场紧张而又激烈的竞争,各队各有所获,奖牌各有其主。纵观这两个比赛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振动杆训练对射箭运动员固势-撒放阶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26名射箭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振动杆)和对照组,每组13名。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射箭力量训练,实验组在常规射箭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振动杆训练(每次训练30 min,每周3次,共8周),所有运动员在训练前及训练8周后分别测试积分肌电值(iEMG)、12支箭固势-撒放时间、黄心命中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训练8周后,仅实验组射箭运动员双侧肩关节的前锯肌、上斜方肌、中斜方肌、下斜方肌、菱形肌和肩胛下肌的iEMG、固势-撒放时间、黄心命中率,较训练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时,实验组双侧肩关节的前锯肌、上斜方肌、中斜方肌、下斜方肌、菱形肌和肩胛下肌的iEMG和肌肉活性、固势-撒放时间、黄心命中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振动杆练习能显著提高肩胛骨主要稳定肌的激活水平,缩短固势-撒放时间以及提高黄心命中率,可作为射箭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发展,采用生理生化指标为运动员进行训练监测和机能评定对确保运动员以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参加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意义。在备战奥运会集训期间,我们曾采用一些血、尿生化指标为国家女子举重运动员进行了较系统地训练监测和机能评定工作。本文将不同阶段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目的是探讨女子举重运动员某些生化指标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以便为体育科技工作者年奥运会科技攻关与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1.对象:以国家举重队8名重点队员(其中4名参加奥运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20,(3):257-261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优秀射箭运动员的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揭示优秀射箭运动员的功能性动作特点,为射箭运动员损伤的预防和成绩的提高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方法在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前对正处于集训期的16名山西省射箭队运动员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结果 1)山西省射箭队运动员的FMS测试平均分为16.44分,最高分为21分,最低分仅为13分;2)肩关节灵活性测试得分最高,主动直腿上抬和旋转稳定性测试得分最低,有11人出现了左、右不对称情况;3)不同运动等级的射箭运动员中,跨栏步测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和训练年限的优秀射箭运动员之间的FMS测试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优秀射箭运动员的肩关节灵活性、躯干核心区和肩胛部的稳定性水平较高,髋关节的灵活性、腘绳肌和比目鱼肌的柔韧性较差,身体两侧的肌肉力量有差异,且两侧髋关节的稳定性不对称。  相似文献   

11.
拳击运动员专项力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体育学院在国内外大型拳击比赛中取得过前三名的6名健将级拳击运动员(简称"优秀运动员")和11名二、三梯队队员(简称"梯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家调查法遴选出拳击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确定分别以卧推、20Kg平推和30Kg单臂推作为评价拳击运动员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的评价指标,对研究对象中17名运动员进行为期8周的实验研究,并对评价指标进行监控和测试,最后得出:除了优秀运动员最大力量在训练前后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外,6名优秀运动员、11名梯队运动员实验后指标的平均成绩均优于实验前成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求8周舒尔特方格练习法对射箭运动员注意力及成绩的影响,以期为射箭运动员的注意力训练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山西大学射箭队队员28名,随机分为实验组(8周传统训练并接受舒尔特方格练习)及对照组(8周传统训练)各14名;经8周训练后,比较两组注意力量表统计结果和传统弓排位赛成绩变化情况。研究结果:(1)在8周训练后,实验组运动员注意力集中能力、转移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运动员注意力指标和实验前无显著性差异。(2)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赛成绩均明显提高,且实验组射箭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尔特方格练习法能够有效提高射箭运动员注意力,从而提高射箭运动员的项目成绩,相比于传统训练方法,提高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8名浙江省女子皮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4名运动员参加1周两次核心力量训练,另外4名运动员不参加核心力量训练。对其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后即刻、次日晨、周日晨和第一周周日清晨安静时的CK和BU进行测试。研究表明,与第一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相比第四周训练后即刻运动员的CK值显著下降,次日晨CK也较大幅度地下降,周日晨CK恢复到第一周清晨安静值的水平;而BUN却并没有显著性的变化。在针对性间歇训练中测试血乳酸,结果表明在第四周训练后血乳酸堆积有显著的上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九洞实验及悬空实验测试优秀射箭运动员的手臂动作稳定性及相关指标,为评估选拔射箭运动员提供一些参考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心理实验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射箭队队员手臂动作稳定性进行测试并进行特征分析。结果射箭运动员右侧钩弦手臂的动作稳定性要高于左侧持弓手臂,具有显著差异。男性运动员手臂动作稳定性较女性运动员理想,但差异不显著。训练年限与手臂动作稳定性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射箭运动员两侧手臂动作稳定性的差异显著,在日常训练中也要加强持弓臂的动作稳定性的训练,不同性别射箭运动员的手臂稳定性差异不显著,悬臂综合指标与训练年限的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射箭动作节奏的一致性是射箭项目教练员一直关注的重点。研究运用高速摄影机在不干扰射箭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条件下,对我国里约奥运会4名优秀反曲弓射箭运动员的射箭动作节奏特征与成绩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优秀射箭运动员在瞄准节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0环与非10环成绩在瞄准节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优秀运动员在最佳瞄准阶段时间越长,运动员的成绩越稳定。优秀射箭运动员的声动反应时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声动反应并不能作为优秀射箭运动员技术监控的有效指标。因此,作为国家队教练员不能一味强调射箭技术的快节奏,需要注重射箭技术训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对象北京体院体育系、运动系乒乓球专选生、专业生共25名,男17名,女8名。其中一级运动员15人(男8人),二级8人(男7人),三级2人。其中系统训练年限最短3月,最长16年,训练在5年以上有22人,测试部位均无伤,其它情况见表1。二、研究方法采用我院新购置的美国Biodex等速测力系统进行评定。测试前对仪器进行常规标定,误差小于±1%。正式测试前运动员作准备活动,进行臂围的测量和握力、背力的测试。测试项目为腕、肘关节屈肌、伸肌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技巧运动诞辰五十周年庆典活动于2006年11月16日在美丽的江苏“龙城”常州举行。庆典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合影和宴会部分(11:00—13:oo);晚会和颁奖部分(17:30-21:30)。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国家官员10名其中包括: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健先生,江苏省常州市副市长居丽琴女士等;嘉宾117名;裁判员45名;运动员136名,共308人。他们有的来自北国。有的来自南疆,还有不远万里从国外飞回故乡,参加“半世纪技巧人生”的聚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水平射箭运动员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动觉感受性特征。研究假设,射箭运动员的训练程度影响动觉感受性,运动员的持弓臂与拉弓臂的动觉感受性存在差异。方法:以北京大学仪器厂生产的动觉方位辨别仪为实验仪器,以32名射箭运动员为实验对象,考察不同水平射箭运动员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肌肉紧张感与运动幅度感。结果:与一般运动员相比,优秀运动员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肌肉紧张感和运动幅度感误差得分低。运动员拉弓臂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肌肉紧张感和运动幅度感误差得分明显低于持弓臂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肌肉紧张感和运动幅度感误差得分。结论:优秀射箭运动员腕关节、肘关节及肩关节的动觉感受性明显优于一般运动员。运动员持弓臂的腕关节和肘关节动觉感受性明显比拉弓臂的动觉感受性差,而运动员持弓臂的肩关节动觉感受性要优于拉弓臂的动觉感受性。  相似文献   

19.
我队现有七名青少年运动员,最小的16岁,最大的19岁,其中三名是从卫队选调来的,四名是由地方入伍直接来队的。训练程度不同,有的练习举重将近三年,有的只练了一年多,都参加过正式的测验和比(宀西)。经过来队后一段时间的教育和训练,在政治思想觉悟和运动技术水平方百  相似文献   

20.
通过检索大量国内外有关射箭运动员选材资料及专家访谈法,从青少年射箭运动员的选材入手,简要讨论少年射箭运动员身体形态、专项素质、专项心理、机能测试等几个方面的选材标准比并筛选出青少年射箭运动员选材的敏感指标,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选材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射箭运动员选材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