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振动杆训练对射箭运动员固势-撒放阶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26名射箭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振动杆)和对照组,每组13名。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射箭力量训练,实验组在常规射箭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振动杆训练(每次训练30 min,每周3次,共8周),所有运动员在训练前及训练8周后分别测试积分肌电值(iEMG)、12支箭固势-撒放时间、黄心命中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训练8周后,仅实验组射箭运动员双侧肩关节的前锯肌、上斜方肌、中斜方肌、下斜方肌、菱形肌和肩胛下肌的iEMG、固势-撒放时间、黄心命中率,较训练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时,实验组双侧肩关节的前锯肌、上斜方肌、中斜方肌、下斜方肌、菱形肌和肩胛下肌的iEMG和肌肉活性、固势-撒放时间、黄心命中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振动杆练习能显著提高肩胛骨主要稳定肌的激活水平,缩短固势-撒放时间以及提高黄心命中率,可作为射箭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该激光射箭训练摸拟器直观的反应出射箭运动员撒放前后的状态,为射箭运动项目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训练仪器,对提高运动员的成绩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肌电测试方法,研究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个人撒放箭时间。结果认为,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不论男、女,每个运动员相互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在动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完善时,其撒放箭时间是否相对稳定对环数有一定影响。技术越稳定,撒放越果断,撒放箭时间越一致,在某一环数上的命中率就越高,成绩就越好。  相似文献   

4.
射箭运动员在撒放箭的过程中,必须在开弓、固势的同时,做好瞄准的动作。瞄准时心理活动指向箭靶上的黄色靶心,使心理活动有一定的方向,这是射箭过程中运动员的注意的第一阶段,也是注意的初级阶段;继而注意集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优秀射箭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特征及要求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提高射箭运动员竞技能力,预防运动损伤及延长运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优秀射箭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是指人体双肩和双髋之间的躯干和骨盆的区域的力量,以及腿部力量,此类部位是人体环节动作运动链的基本环节。全年任何阶段都要以专项力量训练为主,突出训练的强度,重视恢复训练,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多采用完整法,安排核心力量训练内容应考虑专项特征以及听从比赛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定量研究特定运动员某阶段射箭训练中各影响因素对中靶情况的作用,为改进训练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射箭运动训练多参数实时同步检测系统对训练中的瞬时心率曲线、弓片应变、撒放时间、动作视频、靶视频、箭初速等参数进行实时同步检测,在非线性时变目标向量函数模型的一阶简化基础上,估算各影响因素的扰动量。结论:对两名运动员实测分析表明,撒放时间、心率等因素对不同运动员中靶的影响不同,为运动员个性化训练提供了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7.
射箭技术评价指标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运用Qualisisy红外光点测试系统、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Noraxon肌电遥测系统等对国家队射箭队运动员进行测试,对运动员的射箭动作技术进行分析。结论:1)姿态角、肌肉用力激活程度、举弓阶段主要用力肌肉激活顺序、举弓、开弓时间等的一致性可作为射箭技术评价指标;2)各动作阶段所用时间的长短不能作为技术评价指标,但开举弓时间比与中国国家队射箭成绩正相关;3)基础平衡的足底压力中心指标可作为身体素质、选材及成绩预测的参考依据;4)射箭运动员实射时身体在前、后方向上的稳定性较差,主要与腹背肌力量的不均衡及没有专业运动鞋有关;5)运动学及肌电学都表明,中国射箭训练对举弓、开弓阶段的重视不够,背部肌肉用力特征不明显,撒放技术合理性不高。建议:1)快节奏只是个别运动员的特点,不能因为团体比赛时限缩短而过多强调快节奏。2)采用振动法或不稳定支撑面的力量训练方法进行力量训练。因为这两种训练方法不仅可增加肌肉力量,而且可使神经肌肉的协调性、本体感受器得到训练,从而增强对射箭动作的感觉能力;3)为射箭运动员定制或选择有防滑块鞋底、前后上翘程度符合运动员脚型特点的射箭专用鞋。  相似文献   

8.
核心力量训练是目前世界上经常采用的训练手段,且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训练效果.短跑项目非常注重核心力量训练,尤其是基础力量训练阶段.为了深入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在短跑运动员基础力量的作用,本文主要采用实验法,对相关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10-12周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结果表明:核心力量训练在维持短跑运动员身体平衡并为下肢发力提供支撑点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核心力量训练效果在短跑运动员连续运动不稳定的状态中表现尤为明显,其训练作用不能完全代替传统力量训练方法.针对短跑项目的专项特征和当前核心力量训练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核心力量训练运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射箭     
G887.19 20011944高水平射箭运动员撒放技术特征分析(刊,中,Ⅰ)/田渝陵∥中国射击射箭.-2000(5).-13-17表2(XH)射箭∥技术∥特征∥分析G887.19 20011945射箭选手的发射技术分析(刊,中.Ⅰ)/胡怡忱,杨春荣,毛德伟,胡恒∥中国射击射箭.-2000(5)-19-22表4(XH)射箭∥发射∥技术∥训练G887.3 20011946浅谈高水平射箭运动员的准备活动=Discussion  相似文献   

10.
射箭     
G887.21 9415271射箭运动员定量负荷疲劳程度若干指标的测试与分析[刊,中]/许实德//广州体院学报.-1994,14(2).-76-80,95表2参5(SML)身箭//负荷//疲劳//评定//测试//指标.2.G804.87 9415433浅谈“撒放”在射箭比赛中的重要性[刊,中]/曹海燕//青海体育科技.-1994(1).-79-83(SML)射箭//撒放//技术训练//比赛//感知用力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核心稳定性训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良好的动态稳定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的基础,国外优秀运动员进行身体稳定性训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目前我国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和方法中却缺少了对身体稳定能力的研究,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核心稳定性的定义,并从解剖学和生理学角度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机制和特点.研究认为,人体"核心"的解剖学位置是身体膈肌以下至盆底肌之间的区域,核心稳定性是指人体通过核心肌群的收缩保持或维持脊柱和骨盆在正常解剖学位置的能力;核心稳定性训练即是动态的核心稳定肌的本体感受性训练,又是核心运动肌的力量训练,它摒弃了现有力量训练方法存在的弊端,有着与传统体能训练不可比拟的优势,为我国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探讨核心区与核心稳定性两个最基本且仍存争议的问题。结果表明:(1)核心是"腰椎—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指膈肌以下盆底肌以上的中间区域,含有41对+1块肌肉群;大核心指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胸廓和整个脊柱在内的区域,有55对+1块肌肉群。(2)提出核心稳定性系统结构模型,认为核心稳定性训练主要有稳定姿势和重心、发力减力、导力和预防损伤等作用。(3)提示:在稳定性基础上发展快速力量;注重运用一般力量来发展专项力量;核心力量训练是传统力量训练的有益补充,两者并无优劣之分,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适宜的训练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核心力量训练引起国内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尤其在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素质训练中已被相当一些教练员所接受,为了明晰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的关系,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核心力量训练中增加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核心稳定性训练成为分析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关键。增加的这一不稳定因素不仅是增加了力量训练的难度,而且为传统力量训练增添了鲜活的因素,它从训练理念到训练方法等方面为传统力量训练作出了的补充和发展,今后如何将这种基础性的核心力量训练与专项训练相融合将有待于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射箭运动技术诊断是该项目科学化训练的难点和要点,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超高速影像和三维红外线运动学分析的方法,以及高精度的时间、速度、位移等系列运动学指标的测量和射箭运动力学原理的综合运用,能够有效地监控射箭运动员的专项技术状态;高水平射箭运动员专项技术动作具有撒放时间短、声动反应快、箭速高、动作稳定性和一致性高的特点;另外,从功能原理与专项技术规律角度深入分析了反向动作与动作效率、动作稳定性等要素的因果关系,提出了优化撒放方式、减小反向动作幅度、增强动作控制能力是提高射箭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莫运德 《体育科技》2010,31(3):47-49
射箭运动员赛场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以核心竞赛能力、自我心理调控能力的较量。提出以技术训练与心理训练相结合,立足射箭技术动作的精确性、规范性、协调性这一训练重点,阐述提高比赛能力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6.
梁强 《体育科技》2011,32(4):47-49
射箭项目所使用弓的拉力基本是恒定的,所以射箭项目的运动员并不像举重、田径等项目那样需要绝对力量及爆发力,他们需要的更多是耐力,因此,对射箭运动员的身体训练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角度,分析传统力量训练特点及存在问题,并解析了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认为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的本质不同在于,核心力量训练中增加了一个"不稳定因素",就是为了提高运动员身体的平衡稳定性,不仅增加了力量训练的难度,而且为传统力量训练增添了鲜活的因素。核心力量训练理念的引入更新了传统力量训练理念,创新了训练方法和手段,弥补了传统力量训练在提高运动员协调、灵敏和平衡等能力方面的不足。今后如何将基础性的核心力量训练与专项训练相融合,将有待于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逻辑分析法这两种研究方法,对形意拳桩功训练以及对人体核心区稳定性训练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找出形意拳桩功训练和人体核心区稳定性训练的相同之处,进而总结出形意拳桩功训练对提高人体核心区稳定性的现代运动训练价值,即主要表现为:形意拳桩功训练注重动作的准确性而非是动作的强度、心意拳桩功训练时注重以腹式呼吸的协调配合、形意拳训练过程中要求人体核心区保持高度的刚体性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