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数学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数学资源中的美,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数学美是一种极其严肃、雅致和含蓄的美,而学生受到基础知识和审美能力的限制.并不都具有理想的鉴赏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唤醒学生对数学的美的情感,倡导对数学美的崇尚是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种良好举措.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数学中存在着简洁、统一、和谐、丰富、深刻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发现美,引领学生领悟美,激发学生追求美,引导学生创造美,让学生去感受数学中的美,去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地去表现数学的美,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美,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帮助学生挖掘数学美、展现数学美、揭示数学美、创设数学美,借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数学美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中存在着简洁、统一、和谐、丰富、深刻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美.引领学生领悟数学美,激发学生追求数学美,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数学美在数学学习,数学研究,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数学的统一美,简单美,奇异美,抽象美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实例说明了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怎样去展示数学美,怎样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感.  相似文献   

6.
在高职院校开展数学文化教育是可行,通过数学文化课程--数学之美教学,来揭示数学文化内涵,使学生喜欢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让人赏心悦目的.通过数学文化课程让学生们在对美的欣赏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7.
只有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美,才能手受其中的乐趣,也才能引领学生从心底对数学产生热爱.教师要挖掘数学的丰富内蕴,带领学生感受数学的奇异美;沟通知识间的本质联系,和学生一起领略数学的和谐美;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共同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相似文献   

8.
美育,即审美教育,就是与美的感受相结合的教育.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和艺术美,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抽象的美,没有一定数学素养的人,不可能感受数学的美,更不能发现数学美.那么数学教学就不但是进行数学专业知识教育,而且也是在进行审美教育,用数学的美熏陶学生的心灵,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数学作为人类智慧最原始的创造,刚一产生就与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结构的完整、图形的对称、布局的合理、形式的简洁,无不体现出美的要素.它的美充满了整个世界.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以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数学中的美,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充分地去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10.
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它主要表现在简单美、和谐美、对称美、相似美和奇异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受、鉴别、欣赏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利用简单美,培养探索精神数学概念、数学符号的简单性、数学理论的精炼性、数学方法的简捷性、数学问题的简洁性都是简单性的体现,可以说简单性是数学美的本质之一.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数学的简单美,就有可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1.
许多中学生对教学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逻辑的推理中充分感受美.文章就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培养学习兴趣,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诗性教育下的数学课堂,应引领学生探寻数学美,感悟诗性真谛.具体来说,应做到:课堂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内容之美;新知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形态之美;习题训练,让学生领略数学思维之美.从而打造有效课堂、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3.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重视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美育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数学美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善于运用数学美不仅有助于陶冶学生思想情操,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数学美是数学科学本质力量的感性和理性的显现,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它是一种真实的美,是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美.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数学美与…  相似文献   

14.
美是能令人心向往之而主动追求的,教学上的美更能发挥其吸引学生主动追求、积极探索的功效.在数学课堂彰显教学美应该从让学生认识数学外在美、让学生认识数学内在美、让学生认识数学动态美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从数学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数学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其中就包括鉴赏、创造和应用数学美的能力.但是,数学美又明显不同于自然美、艺术美等,它是数学对象融入主体情感的产物,主要表现为逻辑美、理性美,形式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因此,对学生进行数学审美教育就应遵循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美素材,剖析其教育价值.下面笔者依据高中数学课本(试验修订本),结合教学实践,对圆锥曲线中所蕴含的数学美及其价值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美,从而形成美的心灵.通过数学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以美启真,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目的.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黄金分割".  相似文献   

17.
数学美育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泛谈数学美收效甚微.通过数学典型例题将数学的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渗透到教学中,不仅符合新课程精神,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丰富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8.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数学美育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让学生在体验数学美的同时,培养对数学美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数学美在初中数学思想方法中的体现,谈谈数学美与数学思想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感悟,以期实现课程目标,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课改大潮之下,小学数学的教学不能仅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理论和基础知识,而应该致力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基本技能,是否能将基本知识学以致用,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很多数学教师把数学本身所带有的美忽略了,在激发数学求知欲望的时候没有很好地用数学的美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发觉不了数学美,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不高,不能够发现数学美,不能够鉴赏数学美,就谈不上创造数学美,学生就觉得数学抽象枯燥.那么,什么是数学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去做才会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呢?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