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走出“研究性学习”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活动的带动下,大批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师一起热情地参与教学实践,研究卓有成效,形势喜人。但其中有一些论者开始出现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产生偏差,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令人疑虑。本文拟从当前对研究性学习常见的模糊认识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 “探究式学习” 是否仅适用于科学课程? “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但“探究一词也在针对实际问题的项目学习中使用,称为实践的探究(praticalinquiry)。”科学学科教育中的探…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以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式教学等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探究式教学,都需要对现有知识或理论持开放态度和创新意识。教学过程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以及教材,我们讲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的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计划中设置“研究性学习”,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强调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科学化与多样化,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与过程、情感与体验、交流与合作等。目前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主要有3种模式:(1)课程模式;(2)学科课程中“研究性学习”课题模式;(3)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模式。  相似文献   

4.
“科学探究”已成为实施新课程以来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科学探究正在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线教师总结了许多探究式教学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在看到许多可喜现象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结合自身学习与实践.就探究式教学的一些认识谈几点看法,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本文提出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到大学中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阐述了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对学生与教师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在我国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它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杜威的“做中学”教育思想、布鲁纳的“发现法”、施瓦布的“探究性学习”同系一个思想源流。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所组织的教学探究活动,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实际上就是探究式教学。只有将二者统筹实施,使其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才会真正根植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土壤之中,才有可能获得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研究性学习”提到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位置,许多一线教师不知从何下手,认为“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一对对立的、不能统一的矛盾。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当于古代兵器的“矛”与“盾”。一支军队只有把“矛”与“盾”置于一身,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支教师队伍把“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置于教学活动过程中,才能培养出具有乐于接受传统文化精髓、开拓精神和终身能力发展的新型人才。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  相似文献   

8.
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新一轮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探究学习的重要意义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得到了强调。探究学习同时也是世界科学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与探究学习相关的概念有许多,包括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等,其中以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最为常用[1]。一般认为,研究性学习在我国成为了一门课程形态,常以一个综合性的专题或者主题作为研究学习的对象,强调多门课程内容的整合。探究学习则主要用于普通学科教学当中,被认为是一种教学方法,其对应的英文单词为“Inquiry Learning”。探究学习的本质在于“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进…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是一种教学形式的两种不同提法 ,因为在实质上两者遵从了和科学研究类似的过程 ,即问题→资料→实验与验证→结果解释。稍有不同的只是研究性学习更作为一种“课程模式”被提及、更突出一个“研”字、更着重研究过程中学生的“体验”。目前在我国 10多个省市学校高中施行的研究性学习 ,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而探究式学习 ,则更多突出的是一个“探”字、更多“侧重培养学生的习惯和方法”。但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为基础”。以上表明 :无论从实践的过程和实…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 ,初中探究式学习和高中研究性学习正深刻地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 ,推动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已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 ,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方式而言 ,传统的学习是吸纳式学习。当其运作时 ,学生的头脑被作为盛装知识的容器 (褒者称之为“海绵”) ,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的头脑吸纳教师灌注的知识的过程 ,学习的成绩以吸纳知识的多寡衡量。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从本质上区别于吸纳式学习 ,其共同特点是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进…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习惯于学科课程和“讲解式教学”、“接受性学习”,教师往往把教学理解为知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强调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的教、学新方式。因为它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分析、磨砺学生思维,实现学生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又可转变教师角色,把教师从单纯施教的苦海中解放出来。但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觉得要进行探究式学习,重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为此,我结合九年级历史“中古时代的欧洲”这一课的教学实例,谈谈自己对实现“开发课程资源,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学思经历与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教育改革的目光投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无一例外地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追求之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学法的改变相适应,“探究式教学”成为新课程中引人注目的研究和探索课题,其理论与实践受到广大教师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4.
张彩冰 《教育导刊》2003,(10):44-4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计划启动后,中学将开设“研究性学习”这门必修课,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形成新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学会在“问题研究”中获取知识。这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亮点。如何认识生物学科中开设的研究性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又如何去具体地落实?需要我们去思考、探索和实践。一、有关高中生物学科研究性课题的认识在高一、高二年级课程设置中开设了研究性课程,而高中新教材中又安排研究性课题的学习,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在生物教学中设置研究性课题有什么意义?生物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其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组织教学的难度大,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都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曾辅导学生获国际发明奖18项、国家发明奖72项、国家专利73项的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湖南省英才导师、长沙市九中特级教师谭迪熬,为了有效地搞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签订了这份《研究性学习协议书》。协议书对师生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作了较详细的规定,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颇具新意!我国已加入WTO,我们只有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形势。《研究性学习协议书》的出现,或许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田林  刘桂霞 《天津教育》2007,(11):51-52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的学习活动。探究式学习可以分成专门的探究式学习和学科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学科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从性质和特点上可以看成是探究式学习,科学课程的本质和核心是探究,在各科教学巾开展探究式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已将近两年,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我们探究过许多教学方法,如自主性、合作性、探究式、研究性等。通过尝试,我们认为“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较适合农村初中学生。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处在“自主性学习”的基础上,向“研究性学习”过渡的  相似文献   

18.
从小学三年开始 ,学生就具有一定研究能力 ,可以尝试实施研究性学习。我们认为小学生和初中生做一些学科教学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是比较实际的 ,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这里提出的“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就是在学科教学背景下的学科延伸性的研究性学习 ,但这并不是学科教学内容的重复和补充 ,而是对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派生出的问题进行研究 ,其出发点仍然是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 :在实践中 ,处理“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可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 ,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第二 ,“…  相似文献   

19.
当前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教师的教学理念正在转变,但真正把新课程理念具体落实到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结合2004年9月浙江省举办的高中历史优质课比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研究性学习被过分宽泛化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界定为: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与“接受学习”  相似文献   

20.
加强学生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在地理教学中,加强研究性学习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反映,是高中地理新大纲、新教材的要求,是适应“3 X”高考改革的需要,是开发校本课程,落实学科创新教育的重要方法。研究性学习要求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有利于研究性学习任务的完成。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强调以案例为载体,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教学新模式的建立,也有利于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