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因教而学”的理论归属   近来有学者提出“因教而学”的主张。所谓因教而学,是指“在教学中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自觉地认识教师教的特点,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以适应教师教的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1]。“因教而学”可以看作解决教与学相互适应问题的一种思路,也是关于在教育情境中如何学习的一种理论。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试图建立一个理论框架,以备向教育者论述教育活动的规律,培养聪明的受教育者,“因教而学”是值得列为其中的命题。   受教育者同教育者一样也是教育中最活跃的因素,不仅仅教…  相似文献   

2.
教育和德育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和德育均指学校教育和学校德育。所谓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  相似文献   

3.
教者与教育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者与受教者相对应,共同建构的是教学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对应,共同建构的是教育活动。教者并不必然是教育者,而教育者却一定是教者,因为教学并不必然是教育,而教育却根本离不开教学。一教师是职业化的教者,是学校教育领域教育者的现实承担者,教师教育完成的任务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教师培训,另一个是教育者培育。  相似文献   

4.
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育过程“主体—客体”两极模式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们把教育视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期变革、改造受教育者,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这种“施加影响,改造受教育者” 的过程观,是一种单一的对象化的“主体—客体”两极模式,其缺陷主  相似文献   

5.
教会做人     
周德义 《教师》2019,(1):130-130
教育是什么?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是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每个社会都会思考的问题。说到根上,说到根基、根本上,我以为,教育即是“教会做人”。无论是儒家的教育观,教育是通过“格物”“致知”,达到“正心”“诚意”和“修身”养性,形成完善的人格,最终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还是蔡元培所言“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或者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教”,以及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都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是“教会做人”。既然是人,必然有一颗人的心。  相似文献   

6.
一 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育主体有四种不同的认识。“1.指教育者,主要是教师。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教,以自身的活动与影响引起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的发展,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2.指受教育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有其主观能动性,教师不过是指导者、辅导者。3.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有主体意识的人,在教育与教学活动中都有自己认识与作用的客体,二者都是主体,同时又互为认识的客体。这两个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层次上的不同。”①4.教育主体“指有意识地认识…  相似文献   

7.
《云南教育》2008,(24):26-27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支持,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因此,德育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难题。德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长期坚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德育长期性、持久性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8.
一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运作有可能缺少很多的硬件配备,如教学楼、活动场地、教学仪器及设施等;但它从来不会缺少的就是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生;间接教育者:家长、社区、社会等等。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教育离不开人的活动。处理好教育者与管理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与间接教育者、管理者与间接教育者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保障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教育管理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1.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小的社会。每天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处理好了,对  相似文献   

9.
教育和德育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和德育均指学校教育和学校德育.所谓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高艳玲 《考试周刊》2011,(92):236-237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排首位。所谓德育就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的活动。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新世纪人才要求和素质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早已深入人心。教育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书",而是更加注重于"育人",即如何教学生做"人"。可见,德育在教育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班  相似文献   

11.
教育活动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的过程,以使受教育者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我们现在提倡的是:教师是幼儿教育工作的主导,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当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利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受教育者没有按照教师的预想发生预期的变化时,  相似文献   

12.
陈水年 《时代教育》2007,(9Z):100-100
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期改造受教育者,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往往只注重强调教育者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这个问题严重阻碍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现代教育推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体育教学应提倡人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13.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学校的定义应该是这样的: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在此语境下的学校教育则变成了“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笔者以为,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还固守这一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不仅“窄化”了学校的教育意义,而且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成为“对立”的两极。  相似文献   

14.
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一、教育过程中“主体—客体”两极模式的缺陷  长期以来 ,我们把教育视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以期变革、改造受教育者 ,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这种“施加影响 ,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观 ,是一种单一的对象化的“主体—客体”两极模式 ,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 )单一的主体观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客体”模式 ,只承认一个主体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 ,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客体 ,教育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训练 ,其教育学的人性假设就是赫尔巴特所说的“以学生的可塑性作为其基本概…  相似文献   

15.
一、互动式教学的本质和内涵教育是一种实践,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也应该体现出参与主体的自由。人们普遍认为,灌输式教育就是把教育过程的主体认定为教育者,教育过程成为教育者塑造、教受教育者的过程。这种把教育者放到单一主体位置,把教育过程中的学生作为教的对象,置于受教育的被动地位,从根本上忽视了受教育者自身的活动、自身的能  相似文献   

16.
陈巧 《陕西教育》2009,(1):72-72
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也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是当前势在必行的教育,人的素质结构是开放的、有序的、分层次的身心系统。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大范畴活动。  相似文献   

17.
所谓激励教育就是教育者为了使受教育者积极进取,健康发展,以激励的教育行为从外部经受教育者以适当的情感激发,使受教育者要求内化个体自觉行为的过程。其特点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  相似文献   

18.
“教育哲学漫谈”之四。回答“教育是什么”,即教育本质问题 ,是教育哲学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分析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着眼 ,在阐述教育内部的和外部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 ,概括地提出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身心全面发展并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一般意义上对于学校的定义是这样的: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在此语境下的学校教育则变成了“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笔者以为,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还固守这一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不仅“窄化”了学校的教育意义,而且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成了“对立”。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教育个体的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