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黄芳萍 《广西教育》2010,(26):39-40
高一阶段是学生人生转轨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问题高发的时期。作为新生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有责任及时了解新生的心理变化状况,在他们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予以疏导和解决。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绩优生通常是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群体.绩优生与其他学生相比,表现为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因此,人们容易忽视对绩优生心理状态的关注.然而,正是由于绩优生学习成绩突出,他们往往会追求较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承受的心理压力可能会更大,引发相应的心理问题.重点高中高一新生在初中阶段大多属于绩优生,在对高一新生开展的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中,我发现在不少学生不能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如不能及时地处理好绩优生在初高中衔接过渡期出现的心理问题,会使得他们初高中阶段的转换适应期加长,导致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高中的学习生活,给学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对绩优生初高中衔接过渡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3.
高中是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进入高一,面对新的环境,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认识新生的心理问题,采取及时的对策,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初高中衔接时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剧变时期。高一新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走过了一段黯然神伤的历程。以人为本、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与发展,是教育永恒的理念,关注这一“群体”,探究心理问题的缘起,给他们以真诚的关怀与帮助,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撷取一些高一新生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问题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5.
初高中衔接时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剧变时期.高一新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走过了一段黯然神伤的历程.以人为本、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与发展,是教育永恒的理念,关注这一"群体",探究心理问题的缘起,给他们以真诚的关怀与帮助,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撷取一些高一新生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问题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6.
李新毅 《教师》2010,(36):25-26
对于高一新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入学是一个挑战,部分新生长时间不能根据高中阶段的新特点进行调整,导致种种不适应的状况出现,严重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甚至从此厌学。高一新生如何平稳渡过衔接期,尽快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呢?我们的建议是:尽快适应新环境,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重新进行自我定位,确定奋斗目标,面对挫折永不言弃。  相似文献   

7.
对于高一新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入学是一个挑战,部分新生长时间不能根据高中阶段的新特点进行调整,导致种种不适应的状况出现,严重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甚至从此厌学.高一新生如何平稳渡过衔接期,尽快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呢?我们的建议是:尽快适应新环境,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重新进行自我定位,确定奋斗目标,面对挫折永不言弃.  相似文献   

8.
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高一新生总会出现很多适应不良的问题,其中心理亚健康问题就是突出的问题之一.笔者归纳当下影响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家庭氛围、网络虚拟世界、学习压力、情感自尊和环境转变等等等.高一学生是高中阶段的一个特殊过渡性的群体.过渡期有的学生可能一两周,也有的学生可能一两个月,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密切关注,并加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对高一新生的调查数据表明,高一新生在完成初升高的蜕变后,大多渴望在新的年级、新的班级有一个崭新的开始;同时,他们对高中的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因此,他们更希望教师进行的是高中的新  相似文献   

10.
彭水浪 《教书育人》2007,(11):51-52
经过紧张的初三生活和中考的激烈竞争,能考入自己理想的高中,这对于一名高一新生来说,的确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当他们满怀中考胜利的喜悦和对高中生活的美好向往跨人高中校门时,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顺利地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变,适应高中的生活。由于高一新生思想、心理准备不足,理想化的成分较多,因而他们会在进入高中后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新生是高校青年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学习方法、人际关系、个人目标、家庭期望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大学新生常常感到不适应,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解决入学后诸多心理不适应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了解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方法:运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采用SCL-90工具对高中新生进行测试。结果:(1)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5.12%,其中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17.20%)明显高于男生(13.78%),在班级类别上心理问题检出率没有差异;(2)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与全国中学生常模相比在强迫、焦虑因子差异不显著,其余因子和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除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高于常模外,其余均低于常模水平;(3)六安第一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问题由高到低分别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症状、敌对症状、抑郁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结论: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女生较男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王永贵 《教师》2011,(16):123-124
每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后,总有一些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有些不适应新环境,从而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上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甚至直接导致学生辍学。因此,作为高一班主任,我们要善于发现高一新生心理问题,从中分析其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和措施,让孩子共享阳光的光辉。  相似文献   

14.
对某师院2001级1173名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新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同时他们是否属于独生子女,是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镇等因素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带有普遍性,不同对象有不同特点,应引起有关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生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群体,由于他们尚未适应大学生活,许多人在入学后产生了孤独、失落、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势必影响他们的成长。本文旨在探讨大学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高一新生们,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许多人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也出现种种困惑、痛苦。其实,这种对新环境暂时的不适应也是完全正常的,很多人都曾有过。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也正是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和发展自我的一个过程。这种不适应经过有效的调适,可以消除。为了让高一新生顺利完成初高中的过渡,不走过那段黯然神伤的心理历程,现将高一新生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问题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中考结束,又一届新生将跨入高中大门,他们满怀憧憬地来到新学校,期待着新的收获,高中教师也是满怀希望,学生带着优异的中考成绩升入高中,希望他们同样带着优异的成绩升人大学,然而升入高一的新生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分化,有的能较快适应高中生活,学习轻松自如,游刃有余;有的则感到负担沉重,穷于应付,成绩明显下滑,甚至会出现中考的优秀生成为高中的后进生的情况,尤其是高一第一学期的数学成绩,用学生自己的话说,那叫惨不忍睹,是他们学习数学以来出现的最低谷。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习自理能力差,高中科目比初中多了,好多学生手忙脚乱,结果什么都学不好,数学也不例外;二是数学难度增加了,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几次考试失利,就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三是中考结束后学生如获重释,产生了放松心理,以至于一开学时没意识到,等发现成绩退步,  相似文献   

18.
在整个高中德育教育中,做好高一新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本届高一新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成绩较差、作风涣散、纪律松懈,如果入校时不及时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就容易造成他们各种不良习惯滋长蔓延的问题,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作为一名高一班主任,我们应该针对学生自身特点,从多个方面做好他们的德育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新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其身心健康状况对自身成长影响很大。了解、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有助于做好他们的心理教育,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成长。文章基于大学新生入学后心理问题的分析,认为大学新生入学后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当在他们入学后及时加以心理教育、疏导与调适,提出了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和尽快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每年暑期过后,各地各校的高中部就会迎来又一批高一新生入学就读,这些刚刚踏入高中的新生刚开始总是对高中阶段的生活和学习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可对于广大的高一教师而言,如何教会他们快速地适应高中生活和学习却着实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以数学学科来说,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要求大有不同,许多新生不能从初中阶段的被动式学习转换成主动思考,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造成许多新生在高一开学不久便跟不上学习进度,进而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有甚者,会造成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厌恶.所以,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如何根据高一新生的实际情况快速调整教学方法,做好初高中数学相关知识的衔接教学,并逐渐引导新生转变学习思路,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