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白纻歌>是著名的乐府歌曲,源于三国时的吴地,从三国时期到唐代传唱了数百年,唐代曾风靡一时.考察唐代音乐发展变迁的情况、<白纻歌>曲调及辞旨、辞体,可以认为,唐代<白纻歌>存在两个"版本",<白纻歌>在实际表演中有和声和送声.  相似文献   

2.
赋题法是拟乐府创作中严格地由题面着笔,按照题面所提示的内容倾向运思取材的方法。齐梁以来,文人乐府诗大量使用赋题法构思立意,使乐府拟作既可沿袭古题之义采用时代新体,还可寓意古题,挖掘古题的时代新义,从而为乐府拟作在主题内容和体式结构上的创新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间。因赋题法的使用而形成的古乐府主题与曲题的对应关系,为唐代歌行诗创作提供了思路:诗人在乐府中寓意古题、别出新意,在诗歌体式上突破乐府制约,形成拟赋古题的歌行;“主题+歌词性诗题”的歌行,在对主题的强调中保留诗题“歌”“行”等歌辞性字眼,形成歌行的“标识”意义;自拟非歌词性新题的歌行,为进一步强化诗歌主题,其体类属性只在诗歌篇章结构上体现。唐代歌行体的形成与文人乐府赋题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如果把非拟古乐府的歌辞文学称为歌行诗的话,那么在唐代三百多年通行的歌行诗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新题乐府”。这类作品虽不依据古乐府题,但又采用了与传统拟古乐府相近的手法,作者不再以第一人称“我”为观测角度,而是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创作,据有讽谕性不明确(或减弱),以闺怨或边塞为主要题材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白纻歌》是著名的乐府歌曲,源于三国时的吴地,从三国时期到唐代传唱了数百年,唐代曾风靡一时。考察唐代音乐发展变迁的情况、《白纻歌》曲调及辞旨、辞体,可以认为,唐代《白纻歌》存在两个"版本",《白纻歌》在实际表演中有和声和送声。  相似文献   

5.
作为唐代清乐主流的清商曲辞,其比重不如相和、杂曲;作为唐代清商曲主流的三十二调,其歌辞比重也不如清商曲辞中的其他曲调.这两"少"说明衰落了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对歌辞的创作具有抑制作用.娱乐性的歌辞表达的往往是一种泛化的情感,这并不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娱乐性的减弱使唐代诗人得以借乐府古题来抒发其强烈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乐府的原生态是歌辞与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艺术形式,歌辞的地位逐渐突出起来,音乐性质越来越被忽视,而文学价值越来越被重视。乐府创作逐渐“从歌到诗”,从合乐走向徒诗,从音乐艺术走向文学艺术,从民谣走向文人诗,走进了“用古乐府自作诗”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穆伟  杨征 《华章》2011,(14)
通过对<全唐诗>、<全唐文>等文献的研究,中唐是唐代骚体作品最多的一个时期,这些骚体作品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存在于骚体诗、骚体赋、哀祭类文中的骚体、碑志类铭文中的骚体集中形式.骚体诗主要集中在以歌、辞、引、操等命名的乐府古诗的创作中,本文试分析骚体诗及其在中唐骚体文学中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8.
汉乐府诗多有本事,通常入乐歌诵、付诸表演,歌辞散直率真,是大众娱乐文化的重要部分.魏晋以后,民间乐府衰歇,文人拟作取代市井歌谣占据主导地位.在文人的继承与改造下,乐府诗逐渐脱离古辞的原生意义,转为抒写个人体验与贵族旨趣.例如,在魏晋以来多有拟作的《塘上行》及其衍生系列作品中,八首作品各自代表不同阶段的创作思想与文体风貌,颇能反映文人拟乐府转型的一些特点.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主题内容不断延展,与本事的关联度降低,呈现出从辞咏本题、咏古寄言到拟赋古题、离题再造的变化;第二,创作系统发生转换,先是从曹氏“三祖”的旧曲入新辞切换至曹植的辞不入乐,完成从音乐到文学的过渡,再是大量接受五言徒诗的写作手法,造成两者形态上的趋同,最终使乐府诗性质由入乐歌辞转为文人徒诗;第三,文化格调明显提升,包括作者而身份愈发高贵、体物而意象愈发富丽、竞艺而文辞愈发雕琢,反映出这一时期文人群体的诗美趋向,即风格上由俗到雅,功能上由切合大众娱乐到装点贵族趣味.  相似文献   

9.
唐代恢复并发展了"诗可以观"的"考见得失"传统,原因有三:推行进士制为诗人参政创造了条件,皇帝纳谏及谏议制度促使谏诤精神的确立,文网较松使以诗论政成为了可能.从"观风俗之盛衰",到"考见得失",是以诗干政的理论概括,其变化关纽在唐朝.孔颖达以官方立场阐释了诗歌的功能,杜甫、元结、白居易等都强调了诗歌的政教作用,而皮日休道出了以"诗"言政多类"歌"的特点.唐代具观政价值的诗歌兼涉内外,不仅是杜甫,盛唐边塞诗和悯民诗、张王乐府、元白讽谕诗及晚唐指陈弊政之作,都属于此类.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学史上,以齐言或长短句为主要歌辞形式的歌曲创作并行不悖,宋人早已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李清照词"别是一家"之论,开宗明义即指出"乐府、声诗并著";张炎<词源>序中亦以为"声诗间为长短句".北宋太宗朝"乐府、声诗并著"的创作,王禹偁可谓典型.王禹偁有"谪居始信为儒苦"的生活,有"醉中官妓乞歌诗"的经历;有声诗<畬田词>,也有"乐府"(曲子词)<点绛唇>,而他总以"词臣"的身份,时刻关注"风谣"、"山歌"修教易俗的意义,反映了北宋立国之始文人士大夫对声诗、"乐府"(曲子词)功能的明确认识.  相似文献   

11.
任何语言的诗歌首先都是因其语言形式而存在的。没有独特的形式就没有诗歌这一独特的体裁。目前的汉语“诗歌”已经失去“形式”。人们将目前这种不是诗歌的东西称为“诗歌”.其原因是对外来“诗歌”的误解。外语诗歌译为汉语后,其在语言形式上如果没加入汉语的“诗籍”,它就只是不是诗,而我们却以其原是诗歌为由,将这种散性的东西称为诗歌,并反过来以此为圭臬.去进行所谓的新诗歌创作。对诗歌形式的突破.有真突破,也有假突破,当代诗歌的突破以假居多。  相似文献   

12.
韵律在诗歌传播中有不可或缺的决定作用。古诗的强韧和今诗的低迷 ,都与对韵律的运用紧密相关——或者更直接地说 ,诗歌在今日文坛上地位的退让 ,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众多作品中韵律的缺失。韵律不仅是诗歌的内容 ,而且同时还是诗歌传播的优质介质 ,是提高传播效率的润滑剂。没有韵律 ,诗歌的传播必定遭遇媒体的障碍 ,很难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阻碍读者对诗歌的接受程度 ,最终成为诗歌发展的阻滞。我们期冀于诗歌的兴盛 ,就要尊重诗歌的传播特点 ,重归韵律传统  相似文献   

13.
章指出了重建汉诗格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为古今音系不同,汉诗旧格律脱离今人口语,走过百年历程的新诗又至今还未形成格律,作在考察了古诗格律的流变之后,发现历来汉诗格律均具音律、声律、韵律三大要素,只是各有不同格式而已;为此,提出新诗应根据现代汉语节奏规律,来确立以普通话为规范的新格律。  相似文献   

14.
从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探讨了刘基诗歌创作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在元明鼎革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刘基诗歌具有"一代宗师的文学地位",与同时代的高启比较,刘诗是士君子言志之诗,高启是文人之诗,两家诗歌,各有千秋,未可轩轾。刘基的诗歌创作于仕元期间,在越诗派就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入明后,因其政治地位而影响更著,对有名一代的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博依是诗歌创作的一种技法,它可溯源到先秦诗文理论家所谈论和使用的言说及表达方式:比物丑类.它与<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有着密切关联.博依在诗文创作中广泛使用,会使诗文文义被遮蔽,但是诗文创作中又不能缺少博依手法,它能形象化地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16.
诗、词用韵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宝贵资源,周密诗、词用韵前人未做过系统研究。通过穷尽考察302首周密古体诗、词,并以鲁国尧的宋代通语18部系为参照,得出周密古体诗、词韵系共16部。周密古体诗、词用韵大致符合宋代通语,同时也体现了宋末浙江吴语方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现代文论中仍然保留着相当的诗话传统。这种"现代诗话"的现代性在于其思想武器、论诗眼光、论述方法、理论观点等与传统诗话均有所别。现代文论对传统诗话的继承主要体现在诗性与逻辑性统一的多重对话性,片断性与整体性统一的文体结撰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口头诗歌是口头程式理论的考察对象,声音是口头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听众或者观众感知和欣赏口头诗歌的主要方式.在口头诗歌中声音的重复和呈规律性地出现构成了程式,同时也形成了口头诗歌的韵式.在西部裕固语口头诗歌的程式中,既有不同诗句之间形成的韵律形式,也有同一诗句内部呈现的押韵特点.  相似文献   

19.
保卫“诗中有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中有画"的美学价值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主要因为它在四个方面面临着挑战:一是诗中之画能否可画、能不能与物质绘画相等同;二是诗歌追求绘画式形象性是否有意义;三是对立面的诗画能否统一;四是莱辛的诗画观是否意味着"诗中有画"的美学意义寿终正寝。因此,要恢复"诗中有画"应有的美学地位和价值,就需要对这四个方面一一厘清,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20.
新诗百年,只在文革期间陷入危机,此外,仅遇到问题、难题,且均能化解。世纪之交,新诗亦未面lI占危机。提出“新诗二次革命”不合时宜。诗论、诗评无法左右新诗发展方向。新诗正处于转型中,之后,将更见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