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解其中味     
我当通讯员已有8年了。每写成功一篇稿子,无一不凝聚着许多心血。有的同志曾问我:咱们本地有不少老通讯员已在写作队伍中败下阵来,为什么你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我想:这也许是一种偏爱。时下,很可能有的同志说,你们通讯员在名利上是富裕户,每发了稿子就能得一笔可观的润笔。其实,知道内情者,准会用一句话来概括:不生孩子不知疼。殊不知,从古至今,凡从文者多为穷困潦倒,有的甚至倾家荡产的。如今,通讯员每写一篇新闻报道,先要征得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有一位报道员向我诉苦说,现在通讯员写批评稿很难,特别是写批评顶头上司的稿子更难。他说他们乡的领导每逢上级机关来人,必搞大吃大喝;自己满腔愤慨,就是不敢写,怕写了领导给穿小鞋或丢掉饭碗.此类事情我也曾遇到过,但也没敢去写。请问,对这类事情,我们通讯员应该怎么办?又该怎样写呢? 辽宁北镇县安春英安春英同志: 你反映的情况很实际,的确,通讯员对写批评与自己无利害关系的人和事的稿件。还愿意去写;但一遇上自己的“顶头上司”的劣迹或本单位的“家丑”,就不敢写了,这其中的苦衷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作为通讯员——人民事业的积极分子遇到该批评的而不  相似文献   

3.
据笔者观察,一些机关报目前在新闻宣传中,存在着三种病态。一、不求真实一次,笔者到某县采访,请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的同志谈谈情况,提供些新闻线索,一位同志说:“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好了,工作性报道上的那些事,你有我有他也有,咱这里没有的,你把外地的嫁接过来就是咱的。”在另一个县,有位通讯员写了一篇稿子叫我看,我看后说,你稿子中有个情节是编造的,不符合常理和事实。他听了有些发急地说:“你这么认真怎么写稿,你若按真事一五一十地写,报纸准不采用。”某市有位通讯员给笔者打电话说,他写了篇现场新闻,想明天电传给我看看。我问事情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他说前天。我说前天发生的事情,你明天传给我看,然后再发往报社,如果内  相似文献   

4.
在某报举办的记者、通讯员培训班结业考试中,有一道题是给一条消息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评介文章.参加考试的同志,大多数人不知道怎样写.考试结果,在近50份考卷中,只有几份得了优,其余大多数是良好和及格.考试之后,有些同志问:什么是评介性稿件?为什么要写评介性稿件?如何才能写好评介性稿件?我就这些同志提出的问题,结合考卷中存在的缺点,联系自己撰写评介性稿件的体会,谈如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文从短作     
我是一名邮电职工,也是一名业余通讯员。从去年12月底至今年2月中旬,我平均3天有一篇新闻稿被采用。朋友问我有什么“秘诀”。“秘诀’谈不上,倒是有些体会。我认为初搞通讯报道工作的同志,不能好高骛远,应力求文从短做起。就拿我被报刊电台采用的20多篇稿件来说,字数最多的才180多字,最短的仅70多字。许多通讯员往往看不起写短新闻,常常一挥笔就洋洋洒洒好几百字甚至上千字。编辑一看,不是  相似文献   

6.
我当通讯员     
有的通讯员认为,采访是专业记者的事,业余通讯员是搞实际工作的,生活在第一线,不必要多花费工夫去搞采访。其实不然,业余通讯员虽然生活在第一线,也需要深入采访,否则,就无从下笔。有的通讯员说:“我没去采访,只看到一个单位的一份资料,写了篇报道,报纸也用了,也  相似文献   

7.
有位通讯员问我:“怎样才能抓到好新闻?”我是这样告诉他的;“就像福尔摩斯那样,用眼力去侦破一切.”  相似文献   

8.
最近有不少通讯员和新闻写作爱好者写信来问:写的多登的少原因何在?这里就我做编辑工作的体会,谈几点粗浅看法。从客观上讲,任何一家报社都不可能把所有的来稿来信全登在报纸上。一方面,一张报  相似文献   

9.
我当通讯员10年有余,如今虽然成为专职新闻工作者,但对通讯员的酸甜苦辣深有感受。为通讯员说几句话,是我早有的心愿。通讯员苦衷种种:一是苦于采访报道没时间。通讯员写新闻的时间不能保证。他们有的人一身兼几职。刚刚得到一个新闻线索要去采  相似文献   

10.
写稿贵在精     
我们有些通讯员同志为了多上稿件,只顾拼命地多写多投,不注重稿件质量,说什么“用不用,往上送,稿子一多,碰巧就会选上一篇”。我觉得这种“广种薄收”的办法不如“精耕细作”好。几年前,我初学写稿时,也是想以多取胜,碰到件好事,不管三七二十一,写了就往报社投寄。心里想:我的这种发稿积极性,也会感动“上帝”的。有时为一篇稿件,辛辛苦苦地采访、写作,甚至还要熬夜加班,弄得嘴干舌燥,头昏脑胀。结果呢?竹篮打水一场空,发出的稿件往往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事实告诉我:与其多发稿,劳而无功,还不如少发稿,拿出时间去深入采访,多思考,多分析,写出有典型性、有新意,角度巧,挖掘深的稿件。几年来,我的稿件虽然发的少了,但采用率却不断提高。过去见报率为20%,1992年达到85%以上。先后在陕西科技报、陕西  相似文献   

11.
我曾在县里当过九年新闻专干,是中央和地方六家新闻单位的通讯员或特约通讯员。长期的通讯工作实践使我深切地感到:“一稿多投”不可制止,但应有个限度;“一事多写”好处较多,大可提倡。“一稿多投”之所以不可制止,除一些同志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已谈过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理由:既然多年来几乎所有的新闻单位都是不退稿的,它们就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制止通讯员一稿多投。既不退稿,又不让人家“多投”,那只会浪  相似文献   

12.
近二年来,我先后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表小言论100多篇,有些通讯员同志见了我说:“你的小言论写得不少,我们怎么没有那么多题目呢?”我的回答是:“欲写小言论,应做多事人。”怎样做多事人?我的体会是:做多事人要多找争,多管事,多问事,多记事,多想事。多找事。就是要我们迈开双脚,到生活实际中去寻找题目。一天早晨,我闲逛集贸市场,发现一个光着脊梁,耳朵上别着烟卷的中年汉子,沿着一个个青菜摊收什么“地皮费”。我很奇怪,就问耶些卖青菜的人,他们说:“谁管他?该收的收,不该收的也收,这集还怎幺赶?”可巧,我碰到工商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我是一位业余通讯员。去年,我采写了《校园浓烟何时了》、《一位乡长吃垮了两个村》及《罗庄乡偷伐泡桐的现象十分普遍》等批评稿。稿件写好后,我就拿稿件到乡政府及有关单位签字盖章。可有关单位及乡政府有关人员不给盖章。其理由是:批评稿广播后,我们承受不了。一位乡干部对我说:“你是业余通讯员,应多写些表扬  相似文献   

14.
我是安阳县崔家桥乡的民办教师,1986年以来已发稿350多篇,连续5年被中共安阳县委和中共安阳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还有多篇获得好稿奖。有人问我:“你咋就有写不完、发不完的稿子呢?”回顾几篇稿子的写作经过,我的体会是,要时时、处处留心身边的变化,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头题的产生。1988年夏,我们这里旱情严重,农民急需用电抗旱,可电力不正常。在我去学校上  相似文献   

15.
要说这个世界还存在什么没有限制的事的话,恐怕也只剩下想了。“精鹜八报,乙游万仞。”“我才知多少,将与风云而骈驱”。你尽可以海阔天空地想吧,随心所欲。这不,话刚说到这,我便想起一档子事来:给自己写本书,给通讯员写本书。 这不是做白日梦吧? 我到设计院那年,领导说:“给咱做个通讯员吧。”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心想:不就是写稿吗,小菜一碟。可是一轮到见真“章”的时候,便糊涂了,写出的东西说是通讯不是通讯,说是散文不是散文,非驴非马,投出去犹如石沉大海。无奈,只好找书来读。什么《新闻写作知识》,什么《新闻采访学》,什么《我怎样做记者》……书就读了不少,就是不顶用。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去请教一位老通讯员。他说:“写报道嘛,主要靠实践,吃透两头,多跑、多记、多写、多练。”你还别说,他这招还真灵,第二年我便发了38篇稿件,名列陕西电力系统通讯员榜首。 那么,大多数通讯员为什么都觉得新闻书籍读了不解渴,学了用不上呢?我经过多年的思考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新闻采访和写作是一实践性很强的学问,仅  相似文献   

16.
每每通讯员谈及采写稿件之甘苦,就忍不住苦涩地一笑,说:“到有些厂去采访,去了几次还没人接待,问急了,就回你道:‘你又不是市长,逼我们那么紧干啥?’”闻此,心中颇多感慨。  相似文献   

17.
如何使新闻写得生动活泼,引人爱看,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十分关心的问题。我们知道,新闻的社会效果如何虽然取决于事实本身的新闻价值含量大小,但是记者或通讯员如果不按新闻写作的特点和要求去写,就不能将客观事实潜在的新闻价值表现出来。近些年来,为了改进新闻写作,有人主张新闻写作要向文学靠拢,用文学手法写新闻。在这样情况下,刘雨同志著文就“划清新闻与文学的界限”进行探讨,自然是有益的。但刘雨同志认为,“形象思维是文学艺  相似文献   

18.
日前,向北京某大报传稿,接电人问:“你的稿子要给谁?是约稿吗?”我说:“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并不认得贵报哪一位,我觉得我的稿子适合贵报就传给你们。”“不行,不讲清传给谁就不接。”对方不容分说挂断了电话。上级新闻单位机构庞大,部门众多,各部门之间的分工比较细致,这一点,基层通讯员不一定了解。如果这位接传真的同志耐心听我简  相似文献   

19.
通讯员的报道写作范围一般是本地、本单位的各种情况,但这不是说你只能采写本单位的人和事.作为一名常年搞通讯报道的企业政工人员,我就不想囿于自己的采访范围,经常主动出击,去采访发现新的新闻线索.我不仅写公司里的报道,而且也写社会上的新闻.一次,我经过公司5号厂门,发现厂区里正在砌一个大的水池,停下一问,知道公司为节省排污费,自建循环管道净化外排水.我立即抓住这一线索采访,写就的稿件很快被部、省、市报采用.由于这样做,对市里的洋澜湖有减轻污染的好处,市报还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用了此稿.近两年,我写过反映工商的《工商所长玩秤“揭秘”》、优秀教师的《捧着一颗心来》等稿件,均被采用.从我的实践说明,一名通讯员千万不要囿于一地、一部门,走出狭窄的采访圈子,你会发现要写的新闻咋写也写不完.  相似文献   

20.
通讯员园地     
向青年通讯员进一言上蔡县东洪乡王立业有些青年通讯员写稿热情很高,但采写作风不扎实,或凭道听途说,或略问几句就动笔成文,面不够水来凑,有些情节是想着写出来的.稿成后也不核实就匆匆寄出,结果漏洞百出,影响很坏.《新闻爱好者》第4期登的《王立业助人为乐》一文,作者并没见我的面,把我这位还工作着的教师写成离休教师.他如能找到我本人问一下,也就不会出这个纰漏。有位青年写我们这里有一位个体户文明经商的事,把那人的年龄写的还没他儿子大,广播电台播出时,人们一听就说作者是瞎胡写。劝大家要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