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本文以利奇(Leech)的礼貌原则为理论框架,分析了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言语行为体现的礼貌策略的异同,揭示了英语和汉语语言蕴涵的文化差异分析并正确对待这些差异,有利于跨文化交际意图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像一面镜子反映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文以Leech的礼貌原则为理论框架,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体系中礼貌原则的异同,揭示了英语和汉语语言蕴涵的文化差异,指出正确对待这些差异,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汉英礼貌的起源不同,但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一种社会现象,一种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手段,一种由社会习俗所强加的标准。礼貌具有人类性,更存在着民族性。随着英汉民族之间交往的加深,礼貌现象也有了一些变异。只有把握汉英礼貌的共性和个性,我们在跨化交际中才能避免或尽量避免交际障碍,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4.
马驰 《英语广场》2024,(3):46-49
虚假礼貌话语是介于礼貌和不礼貌之间的一种言语行为,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网络交际中也出现了虚假礼貌话语现象。本文基于Leech的礼貌原则,在互联网社交媒体——新浪微博中的热点评论中筛选出虚假礼貌话语,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对网络交际中的虚假礼貌话语进行类别研究,将其分为相对礼貌和相对不礼貌大类别下的四种语用类别,从而分析网络虚假礼貌话语对构建和谐的网络人际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礼貌是世界上各种语言、各种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礼貌用语有助于交际双方友好相待,建立一种平等融洽的关系。然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英汉不同的礼貌文化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文章主要从赞美与回应、提议与回应、感谢与回应等方面分析了英汉礼貌文化差异,希望通过"管窥"这一现象说明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意义,以期为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英语中礼貌请求的语言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社会生活中 ,人与人之间离不开相互交流。在交际中讲话人必须要顾及对方的脸面 ,才能使交际愉快而顺利地进行 ,这就是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现象。礼貌的实现手段主要有赖于语言 ,本文旨在讨论英语中礼貌请求的语言表达手段和礼貌级差对表达手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礼貌原则作为语用研究的基本理论,为众多的语言学学者所关注。礼貌原则是在说话双方互动关系中建立起来的语言交际原则,最终是为语言交际服务的。布郎、列文森的“面子理论”和利奇的“礼貌原则”对师生语言交际均有启发性,其中利奇的“得体准则”、“赞誉准则”、“同情准则”尤为重要。礼貌原则只有在具体的话言交际中起作用,师生语言交际中使用这些原则时要根据具体的话境选择最恰当的礼貌语言。  相似文献   

8.
秦勃 《考试周刊》2011,(80):23-24
礼貌是人类语言中的共有现象,但是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倾向于使用本土文化所认同的礼貌策略,这往往造成误解进而导致交际的失败。本文从Leech的礼貌原则谈起,通过对比分析中英礼貌策略异同,说明在跨文化交际中关注礼貌问题的必要性,以及所应该采用的礼貌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言语交际的应用中有Leech的“礼貌原则”和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论,二者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情况下无法解释现实言语交际中复杂的礼貌现象。言语交际中的礼貌有其双重性,即维护交际者的面子和遮盖谎言的面具,由此可见提出区分真假礼貌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礼貌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文化和语言环境中,制约着人们的言行,协调着人们的交际活动。因此,礼貌是人们进行交际时要达到良好效果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著名语言学家Geoffrey. N. Leech在《语用学原则》(Princiople of pragmatics)一书中阐述了礼貌对言语交际的重要作用。他首次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 principle),认为礼貌原则与美国哲学家H. P. 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交际赖以进行所必须遵循的两项原则。英国另外两位语言学家P. Brown和S. Levinson也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各种礼貌进行了对比和研究,把礼貌区分为积极礼貌和消极礼貌。由此可见,礼貌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已经引起了语言学家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角度研究日常交际中委婉语与礼貌原则配合使用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研究委婉语与礼貌原则在汉语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及社会变量对使用委婉语和礼貌语言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交际活动中使用委婉语,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是为了遵循礼貌原则,是为了使交际活动更加成功和谐.  相似文献   

12.
礼貌用语是人们成功地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因素。汉语和葡萄牙语的礼貌用语差异可从语言本身、语用和文化三方面体现出来。本文通过对中葡一系列日常礼貌用语(包括称呼语)的语义对比和语用、文化上的举例分析,阐述了这些差异对中葡跨文化交际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英汉模糊语礼貌功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和汉语中使用模糊语实现礼貌功能表达方式的异同在于英语侧重于以达到求同效果来表示礼貌,遵守赞同和同情原则;汉语则用"尊人贬己"以求礼貌,偏重于赞扬和谦虚原则.造成这些差异的理论依据是英汉两种语言社团的特定文化和历史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从句法、词汇、语调及会话策略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女性英语言语使用的礼貌特点,并指出研究女性言语礼貌方式及其形成原因对社会及交际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委婉语的构成及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每种语言都有着丰富的委婉语,其构成方式一般可分为语音委婉、语义委婉和语法委婉.委婉语通过其避讳功能、礼貌功能和掩饰功能在现代生活中充当着润滑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汉英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交际时所采取的礼貌准则不同,电话交际作为现代通讯交际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人们日常交际中显现出来的礼貌原则的差异尤为突出,在此,我们将根据不同场景对汉英电话惯用语的使用情况进行语用方面,主要是礼貌原则的应用方面的对比。  相似文献   

17.
礼貌是各国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拟根据中、西文化对比,对礼貌原则下社交称谓语的使用作语用学地分析.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国内外英语界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在语用学研究里出现的礼貌原则、礼貌策略、面子观念和礼貌准则等理论,通过回顾,旨在让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注意到英汉礼貌原则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做到合理得体,能成功地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和交往。  相似文献   

19.
Politeness, as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pervades almost all the civilized social-cultures and languages, which works as a sort of softening agent to smoothen the course of communication. As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may view differently on what politeness is and how to be polite, misunderstandings may arise if cultural differences are neglected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thesis is intended to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politenes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first from the disparity in their conceptions of politeness,and then proceeds to discuss the underlying psychological factor. Lastly,based on the awareness of th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e knowledge of the 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applicable advice to achieve successful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