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教育如何认识实施立德树人,将变得十分重要与紧迫。  相似文献   

2.
陈冲  周琼 《天津教育》2013,(12):35-36
一、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意义1.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足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足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3.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育人之本,莫如铸魂。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教育的根本问题。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立德树人”明确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再到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相似文献   

4.
宋志芳  李丹 《辽宁教育》2013,(8X):16-17
<正>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被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与阜新市高级中学"不求人人能升学,但求人人都成才"的教育理念如出一辙。市高中校长王兴文说,立德树人,是学校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基,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而这,正是现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坚持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原则。"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  相似文献   

6.
宋鸿沄 《家长》2022,(3):9-10
立法看立德 教育是国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国家教育的首要问题.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前后相继、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首先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对国家教育根本任...  相似文献   

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立德树人",坚强而有力地回答了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立德树人要求我们要有止于至善的境界。止于至善就是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美的境界。作为教师,我们要从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从教育的基本问题、本质、方法、价值的逻辑理路去把握好: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中心环节、"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这三个重要论断。必须准确理解"立德树人"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人的全面发展四个方面的关系,并确实落实好"立德树人"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9.
罗静  陈国威 《教书育人》2013,(21):34-3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把"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主题。这些都很好地回答了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然而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重任的中职学校,却由于受社会经济的转型,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生源质量的逐渐下降,学校的德育教育面临严重挑战。因此,中职学校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当前德育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先贤早已认识到培养有德之才是长远之计。当今社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对于一线的历史教师,学科渗透就是实施德育最基本的途径之一。历史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德育资源,缜密制定教学环节中的德育目标,把落实基  相似文献   

11.
胡亚玲 《考试周刊》2014,(42):166-16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立德树人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塑造大学生成长的摇篮,高校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过艺术教育,潜移默化地净化大学生的心灵,陶冶大学生的性情,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周明 《江苏教育》2023,(7):27-28
<正>“根”是基本,“魂”是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的目标是树人,立德树人,是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各学科教育的共同目标。一、坚持方向性,明晰立德树人的意蕴内涵1.从时代价值看立德树人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这份文件明确了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时间表与路线图。时间已经指向了2023年,在新的形势下,立德树人落实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要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凝练与升华,是发展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根本与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杨明  马剑 《宁夏教育》2013,(2):17-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而"立德树人"恰恰作出了最为诚恳的回答,我们培养的是有着健全道德的人。立人先立德,这是从古至今不变的命题。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立德"之所以摆在首要位置,就是因为无论什么时候,道德永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它是所有教育者共同肩负的重大而深远的使命。正如梁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教育的根本性质和任务的新概括,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学校作为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最灵动的"神经末梢",必须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而践行这一理念的关键在于坚持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真善美三者统一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必然的价值诉求。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只有定位于"启真"、"导善"、"审美",即对真、善、美三者价值诉求的深刻追求和把握,才能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价值。本文试图从真善美的角度开展研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新中国教育的实践探索,对此做出了回答.在"培养什么人"上,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改革开放后的"四有新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到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怎样培养人"上,始终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为谁培养人"上,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的"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改革开放后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再到新时代教育的"四为服务".不同历史阶段,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体现着时代的差异性,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立场始终没有变.  相似文献   

17.
高德毅 《上海教育》2012,(34):11-12
"如何牢记‘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时刻不忘‘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容回避的时代命题。""立德树人"是教育最本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进一步推动教育科学发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重点论述了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阐述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9.
做好新时代高校加强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终身课题,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必须一以贯之、驰而不息地继续抓实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这对于高校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燕 《文教资料》2014,(22):88-89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结晶,它有力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必须秉持“立德树人”育人观,以此培养“德技兼备”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