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解放军英模报告团从去年9月到12月,先后在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演讲上千场,听众达五百万。会场秩序之好,气氛之热烈,是多年来所未见。多少人含着热泪听完英模的报告,称赞报告团是“传播精神文明的光荣使者”,称赞他们的报告是“人生价值的教科书”,“理想奋斗的交响曲”,“八十年代的正气歌”。英模汇报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它对报刊的典型宣传有些什么启示?我觉得,重要的是倡导一个“实”字,摒弃一个“虚”  相似文献   

2.
人民解放军英模报告团从去年9月到12月,先后在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演讲上千场,听众达五百万。会场秩序之好,气氛之热烈,是多年来所未见。多少人含着热泪听完英模的报告,称赞报告团是“传播精神文明的光荣使者”,称赞他们的报告是“人生价值的教科书”,“理想奋斗的交响曲”,“八十年代的正气歌”。英模汇报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它对报刊的典型宣传有些什么启示?我觉得,重要的是倡导一个“实”字,摒弃一个“虚”  相似文献   

3.
为英模立传扬时代精神———采写先进典型人物的启示张克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采写和宣传英模人物,是对记者功力素质和敬业精神的考验,同时,也是一种最好的学习。近几年,在举世瞩目的京九和南昆铁路会战中,我采写并在全国新闻媒介推出了一批铁路系统的英模人物,不仅给...  相似文献   

4.
刘征 《湖北档案》2002,(8):31-32
最初听说张柱兵,听说他的英雄事迹,知道他是获得自解放战争以来由中央军委任命的第167位一级英模奖章的战斗英雄时,还以为他有很大年纪,再打听方知张柱兵刚满40,算起来还和我是六十年代的同龄人,如果在我周围这个年龄的熟人我甚至都还可以斗胆称上一声大哥.这更增加了我的好奇心,我从没有见过真正的战斗英雄,更不用说和我年龄相仿的.带着种种的猜测我走近了英雄.  相似文献   

5.
常听到有的农村通讯员说自己是“井底之蛙,天地太小,没啥可写。”我觉得,农村通讯员写稿的确有许多困难,坦只要肯吃苦、勤钻研,是能够出成绩的。我自己的经历就能说明这一点。去年仅半年多时间,我就在(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发表了14篇报道,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通讯员只要多听、多想、多跑,便大有东西可写。一次我去县城办事,满街人都在议论今天县上开的英模报告会上,本县一位税收同志获全国劳模,说他为收一元钱税在纳税人门口坐等了8个小时,人们发出喷喷的赞叹声。我决心去采访他。那天下着大雨,地里活干不成。我约了另…  相似文献   

6.
6月20日,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作为抗震救灾英模报告团的一员,在山西作演讲报告,人们从中领略到了新闻工作者忠实履行神圣使命的职业风采。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在一所高校和师生一起听解放军英模的报告,那感人的场面一次又一次地振撼着我的心:容纳三千人的礼堂暴满,另有两千多名师生坐在校园的广播喇叭下收听,一会儿,天上下起小雨来,主持会议的人宣布报告会准备提前结束,师  相似文献   

8.
平生写过无数篇自以为满意的稿件,惟独《血铸清风碑》令我终生难忘。英模的壮举令我魂牵梦绕,英模的精神在我的意识里不断延展,至今想起那个偶然获得的线索,仍然令我心潮难平。  相似文献   

9.
我第一次听到吴早文的名字,是在1987年召开的全军英模会小组会上。一位年愈花甲的老将军激动地说:象吴早文这样的老同志应该作为英模会的特邀代表。几位来自老山的边防英雄听说老吴从上海来到北京,千方百计地打听老吴的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新年伊始,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提出,要重振重庆人民警察的威信。他提到了老电影《今天我休息》中的那个好警察“马天民”。有人告诉他,“马天民”是有原型的,叫马人俊,是全国一级英模,现在退休了,在上海。只不过,这名好警察的真实经历十分坎坷,甚至被迫脱去了警服,但在他身上依然保留着被我们遗失的某种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6月20日,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作为抗震救灾英模报告团的一员,在山西作演讲报告,人们从中领略到了新闻工作者忠实履行神圣使命的职业风采。5月12号,在珠峰呆了一个月之后我回到了拉萨,还沉浸在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报道成功的喜悦中,大地震发生了。北京、台湾、日本都有震感!我的第一反应是:唐山大地震影响到了14个省,这可能是比32年前更大的一次灾难,而前方灾情不明!情况不明的时候是最需要记者的时候!我得去现场!我知道高原下撤以后的第一原则是休息,我也很想家,想不满两岁的儿子。但是这时候到一线去,不是我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职业的天性。  相似文献   

12.
在共和国的英模录上,铭刻着一个叫时传祥的普通掏粪工人的名字。他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为首都  相似文献   

13.
我对南海宾馆总经理周琦并不陌生,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曾有过几次接触,可以说是朋友了。近日听说他受邀参与了西沙“乐守天涯”英模报告团的活动,我带着浓厚的兴趣,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他的办公室。一番客气过后,周总以一副正规军人模样端坐于办公桌前,当明白我的来意后,他即谦逊且严肃地表明:拒谈个人。我不由得尊崇之心更甚,深被其个人魅力所折服,便随即话锋一转:“周总,就谈谈你和你的战友吧。”说到战友,周总的话闸子一下子打开了……  相似文献   

14.
1999年6目,我收到来自江西九江的一封信,写信人是在河南商丘商业学校念书的女学主小曹。1998年10月以前,我与她一家素昧平生,有了1998年九江灾区的那次采访,我才算“认识”了她一家人。写信是为了她父亲被评英模和烈士的事情。她在信中说,去年洪灾过后,她去世的父亲曹桂镇被有关部门上报“二级英模”和”革命烈士”,这两件事情曾在当地传媒动静颇大地宣传过。小曹在信中说,眼下八九个月过去了却没有了下文,评上没评上,也设人告诉她家里。母亲不知如何回答亲戚朋友的询问,加上始终没有从失去父亲的悲恸中解脱,母杀整日以泪洗面。小曹在信上让我帮她一家找有关部门问问。我责无旁贷了。  相似文献   

15.
王韪义 《视听》2023,(9):17-20
英模题材电视剧以英模人物为原型,体现主流价值观,是中国主旋律电视剧创作中的新发展。《大山的女儿》是典型的英模电视剧,它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角色塑造、叙事结构和内涵发掘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挖掘了新时代中国式的青年英雄角色、新时代叙事策略以及新时代青年初心与使命的内涵。正是这种艺术创新,让该剧有了不同于普通英模类电视剧的时代内涵,体现出新时代英模电视剧的新创作形态。  相似文献   

16.
带血的军报     
我第一次见到军报,是在8年前。那时,我才12岁,还在上小学。我的家在山村,很少能见到报纸,乡下人也不注重看报。而唯独我,每隔一段时间,总能收到几份《解放军报》,那是我大哥给我寄来的,他那时在云南边防部队当兵。收到大哥寄来的军报,我就美滋滋地读了起来。那时我不太关心国家大事,只是比较注意报上的那些英模,还有部队上解放军叔叔的故事。每次看完报,我就把那些报纸宝贝似地收藏起来,再等着大哥寄新的军报给我。有一次,有个同学要用一个漂亮的文具盒换我的两张军报,我都没动心。上了初中后不久,一件奇怪的事发生了,连…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本馆收集整理的英模档案为基本素材,阐述了英模档案的概念及作用意义,针对英模档案的管理现状,提出了收集和服务利用工作的方法,并对利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求英模档案的收集与利用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图书出版进行英模宣传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改革开放初期,党领导出版工作在推动英模图书繁荣发展中契合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工作需要,适应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坚持繁荣与管理同抓共进,推动英模图书繁荣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宣传英模在主流价值观和中央精神中的作用.新世纪新阶段,在宣传工作转向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指导原则下,英模图书内容上不断革新,推动英模宣传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出版工作应深入推进英模宣传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要求,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9.
钢都鞍山是个英雄辈出的城市,孟泰、王崇伦、雷锋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曾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块热土上的人们。当历史进入新世纪新时期的时候,又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英雄出现了,他就是《鞍山日报》强势报道的公安铁西分局副局长、公安部二级英模赵所全。发现英模典型———编委会决定突出宣传去年“五一”过后,记者了解到被市公安局命名为“优秀共产党员”的赵所全的事迹:他在刑侦战线工作了30多年,直到肺癌晚期才住进医院;他多次舍生忘死,抓捕持枪歹徒,多次被记功受奖;他曾在腹部长满肿瘤,每隔几天就到医院抽出腹部积水的状态下坚持…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民族是崇尚英模的民族,我们的时代是英模辈出的时代。宣传讴歌英模人物,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高扬时代主旋律的需要。然而,过去媒体在宣传英模人物时.有时不免失之偏颇,即人为地、有意识地将英模其人其事加以拔高,仿佛不如此,不足以展现英模人物的高大形象。作家映泉先生在长篇报告文学《于无声处响惊雷——王涛事迹纵模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对劳模王涛的宣传,却没有这种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