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宋育亮 《百科知识》2023,(18):44-45+67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通过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举办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来开展此项工作,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依托文献资料及工作实际,就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弱项进行分析,探究适合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路径。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测量群体陕西某职业院校4845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3132人、女生1713人,平均年龄19岁。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作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优秀人才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养,并且要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基于此,高校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课程思政相结合的融合教育来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下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高校一定要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分析两者存在的内在联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的研究和探索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作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优秀人才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养,并且要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基于此,高校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课程思政相结合的融合教育来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下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高校一定要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分析两者存在的内在联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的研究和探索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徐贤淑 《科教文汇》2012,(36):175-176
培养学生的自信力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职院校要不断优化教育情境,通过构建有利于高职生自信力提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从更积极、更富有建设性的角度去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而且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更应该根据高职院校生源特点,设置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体系,采用突出实践与行为体验特点的教学模式,选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讨论构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模块"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钘铭 《科教文汇》2014,(32):202-20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将提升心理复原力的理念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之中是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的全新思路和有益探索;也是通过课程带动大学生真正实现心理自助这一长效目标的教学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7.
李录平 《科教文汇》2013,(3):193-193,196
本文针对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心理现状,总结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提出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提到在面对“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现的新问题,希望对推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美娟 《科教文汇》2012,(7):164-164,170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背后显示的原因是他们不健康的生命观。在生命教育视野下开展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危机预防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开展融入式生命教育、心理教育中开展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以及培养三师型教师等都是对现有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拓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王兴立  白洁  孙斌  张平 《科教文汇》2013,(14):200-201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很多高职院校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不够明确,教学课堂气氛僵化,评价指标不能真实反映教学效果等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对此提出了提高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刘慧玲 《科教文汇》2012,(6):178-179
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一定进步与发展,能够帮助高职大学生积极评估自我,准确自我定位,能切实提高高职大学生元认知就业能力,是健全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量身定做、拓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要寓教于乐,有效提升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上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1.
蒋韵 《科技风》2023,(6):101-103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是高校中普及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切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广泛存在于大班教学的大背景中,再加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互动不充分,削弱了教师与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与质量。互动体验式教学突破传统课堂教学限制,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下,让学生经历、感受与成长,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探讨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Jorm最早在1997年提出了“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帮助人们认识、处理或者预防精神障碍的相关的知识和信念”。目前,大学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依靠事后干预,集中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方面,课程教学并没有发挥主渠道的作用,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较低。因此,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有效性评价就是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测量和描述。梳理前期有效课堂试点工作,我们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教学效果”“教师素质”“师生满意度”八个方面构建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国家和高校都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放到头等大事来抓。各大高校也顺应需求开设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将两项课程整合,开展大学生综合培养成为我们工作的有效手段。因此,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整合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立红 《科教文汇》2012,(1):173-17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是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教学对象的认识、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后评价的关注等方面就如何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14)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推进,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广大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但纵观当前国内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我们不难发现仍然存在着各种缺陷与问题,为了有效的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本论文特全面的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力求寻找出能够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全面的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希望通过这篇论文的撰写能够给予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小小的帮助与启发。  相似文献   

16.
论心理咨询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00五年一月发布的《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地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大学生的组成部分,高职学生有着其特殊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咨询了解他们的心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是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因而研究心理咨询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也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梁忠厚  李美会 《内江科技》2008,29(5):148-149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职院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乏使得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影响到其成长与成才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开展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医疗,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其它学科整合与渗透,筹建心理社团,与贫困学生"对话"并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指导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积极转向,必须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关系等"积极设计",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林燕玲  李素梅 《科教文汇》2014,(33):207-208
本文以“大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以“泰勒目标模式”和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思想相结合进行教学设计的内涵和过程,并论述了该教学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有效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调适与发展能力,维护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课程。本文通过主体性教育理论的视角分析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生学习态度、学生实践能力及学生认知转化等方面存在的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符合学生主体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