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新闻是自由的吗?震惊全球的美国“9·11”事件,以及围绕这起事件发生在美国的一系列新闻事件就足够引起我们的反思。美国之音电台台长为新闻自由被撤职“9·11”事件之后,正当美国人愤怒不已的时候,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奥马尔说,塔利班不会交出本·拉登,还说“9·11”恐怖袭击事件是美国自己种下的苦果,美国应该停止不断扩张其帝国的行为。奥马尔的讲话录音到了美国,美国之音决定播出,这时,美国官方立即出面制止。美国国务院9月24日表示:政府禁止“美国之音”播放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奥马尔讲话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具有吸引力的新闻,多半是好新闻。反过来,一篇好新闻,也必然对读者具备一定意义上的吸引力。 那么,如何才能使新闻作品写得有吸引力呢? 笔者以为,具有吸引力的新闻,必然有着两大特点:一是新闻主体亦即事件本身已经含有吸引力。例如重大的社会新闻、突发事件等等。比如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怕袭击事件。二是事件本  相似文献   

3.
曾鸿 《新闻知识》2001,(12):6-7
“9·11纽约遭袭事件”无疑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遭受的一次重创,在这起突发事件发生后,全球媒体纷纷集结自己的优势力量,争先恐后作出各种追踪报道,凤凰卫视更是用四十八小时之久的时间作了现场直播,不仅满足了广大受众的信息渴求,其在突发事件面前表现出的新闻报道能力,以及蕴含其中的新闻报道策略,更是在电视新闻报道实践方面提供了榜样。 自1997年成功地进行了中共十五大、香港回归、黛安娜王妃葬礼等重大新闻事件的直播以来,凤凰卫视在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一直以其强劲的态势傲立潮头。透过这次“9·11纽约遭袭事…  相似文献   

4.
从“美国之音”台长更迭看美国新闻“舆论的一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美国之音”台长的更迭2002年8月29日,“美国之音”电台台长罗伯特·赖利通过电台理事会发表了辞职声明。这位“9·11事件”之后上台的台长在这个职位上还没有超过10个月。“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对新闻媒体软硬兼施,要求绝对听从指挥,尤其不能播出本·拉登和塔利班领导人的讲话,但“美国之音”却表现得极其“不听话”,竟然不顾政府官员的三番五次的阻拦,部分播出了对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的采访录,同时播发美国政府官员的评论。2001年9月29日,华盛顿的官员透露,“美国之音”电台台长惠特·沃恩以…  相似文献   

5.
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去年底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发表年度报告说,今年全世界有100名新闻从业人员殉职,创下了近6年来的最高纪录。在去年殉职的总共100名新闻从业人员中,有些是在战乱地区遭遇不测,另有一些在“野蛮暗杀”活动中倒下,其他死难者则是因为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之际在“不适当的时间”出现在了“不适当的地点”。美国殉职记者最多在国名排行榜上,美国高居首位:共有4名记者和8名其他媒体工作人员殉职,其中7人死于“9·11”恐怖袭击事件。2001年9月11日,摄影记者威廉·比加特在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  相似文献   

6.
9·11事件与网络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9·11事件谈起今年9月11日,美国发生的飞机撞楼爆炸恐怖袭击事件,无疑将改变21世纪初世界的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必将对互联网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各国都将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考虑网络安全问题。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联邦调查局查获了一批9·11恐怖分子与其同伙的来往电子邮件。恐怖分子使用公共图书馆的电脑和私人电脑上网,他们具备十分娴熟的操作技巧。这些证据表明,恐怖分子很可能借助互联网来组织实施他们的疯狂罪行。美国中央情报局信息处理中心主任约翰·瑟拉比安去年年底在…  相似文献   

7.
2001年9月11日 ,美国突然爆发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 ,媒体迅速予以报道 ,全球为之震惊。各国政要纷纷发表谈话 ,哀悼死难者 ,谴责恐怖主义分子。“9·11”事件顿时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角度看 ,面对这一世界性特大事件 ,上海市民的传播状态如何 ?他们通过什么渠道获知事件并进一步了解信息 ?他们如何接触、利用和评价相关的媒介与信息 ?在当前急速网络化的形势下 ,媒介与受众的传播过程和行为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围绕这些问题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于9月15日~16日在上海市区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随机…  相似文献   

8.
展江  赵刚 《军事记者》2002,(1):13-14,27
2001年9月11日,美国本土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外来袭击。10月7日,美英开始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军事目标进行空袭,由此揭开了这场被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称之为“21世纪的第一场战争”的序幕。笔者之一曾在1999年出版的《战时新闻传播诸论》一书中,根据媒介的介入方式,将当代局部战争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传统孤立型。传播大国的媒介低度介入的局部战争。在此类战争中,外国媒介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主要媒介仍是广播和报纸。例如,在文盲充斥的非洲,广播至今仍是主导媒介,在80年代中期,每千人有55台收音机、1…  相似文献   

9.
新闻与文学作品、哲学著作有很大的差异,它是从人对新奇事件的关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专业传播,而新奇是与时效相关的,先睹为快。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惊奇是发议论的开端。(《形而上学》首篇)“雅典人和住在那里的客人都不顾别的事,只将新闻说说听听。”(《圣经·新约·使徒行传》)“多少新闻见,应须语到明。”“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李成用诗,《全庙诗》19册7396、7408页)。显然,在古代,新闻已是一种人们精神交往的需求,只是当时没有形成规模而已。 哈罗德·拉斯韦尔1948年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  相似文献   

10.
一、美国政府严管“9·11”事件等敏感事态的新闻报道两则关于美国政府在“9·11”事件中对新闻报道控制的消息让人深思。其一:白宫向媒体下“禁播令”华盛顿当地时间10月10日晚,美国白宫发言人当晚表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已经要求美国各电视台慎播本·拉登的电视讲话。因为拉登可能通过电视讲话这一形式传达他的命令与指示。白宫发言人说,政府的目的是不希望恐怖分子借助本·拉登的电视讲话接受到恐怖指令。因为“拉登的电视讲话就算不是向他的手下发布命令,也是在宣扬他的恐怖论调”。其二:白宫严管“美国之音”9月1…  相似文献   

11.
“9·11”事件暴露出的问题“9·11”事件发生后,许多公司的商务资料在瞬间毁于一旦。1.忙于备份,耗时耗力耗材原来在世贸中心的许多公司的数据都未进行备份,灾难发生了,许多公司都急需对灾难发生前的数据进行恢复。许多从事数据备份恢复服务的公司的业务都相当繁忙,拥有300员工的TuckerAnthony公司就忙得不可开交,只得求助于拥有3000名这类专业人员的IBM公司。自从9.11事件后,IBM已经为联邦政府机构及当地的一些公司提供了大量的服务。为商业连续性及恢复的工作是IBM公司全球330亿美元的收入的重要一部…  相似文献   

12.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由美国牵头进行的阿富汗战争推翻了塔利班在阿富汗的统治,同时打散了拉丹领导的“基地”组织。此后,世界各地恐怖组织的活动暂时有所收敛。美国和它的盟友曾宣布自2001年秋天以来,它们在世界各地挫败了十多起阴谋,在近九十个国家逮捕了二千四百多名嫌疑犯。但是,“9·11”恐怖袭击事件一周年之后,一系列的恐怖袭击事件又开始频繁起来。先是2002年9月23日,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美国驻印尼大使馆附近,一辆载有4人的小汽车突然发生手榴弹爆炸,当场炸死1人。接着,10月2日起,美国发生…  相似文献   

13.
崔晶炜  李经 《新闻界》2002,(1):36-38
一、总论反恐怖主义战争已经使美国电视网的新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对“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发生前后的晚间和早间新闻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在“9.11”事件之前,早间新闻充斥着有关名人的报道和生活类新闻,这些内容甚至也成了晚间新闻的“重头戏”。一项名为“优质新闻”的研究项目显示,在“9.11”之后,这些新闻都让位于近十年来很难看到的传统的严肃新闻。现在,80%的晚间新闻内容都是有关政府、国内或国际的事件,而这一数字比数月之前提高了67%。而一度曾占据夜间新闻1/4时间的名人新闻和生活新闻,却…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新闻的分类依据新闻的发生地区、新闻的性质、新闻的特点及新闻传播手段作出不同的区分。近年来理论界又提出“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概念,并且对“非事件性新闻”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新闻提出疑义。   本文所说的“现象新闻”亦是针对“事件性新闻”而言,它与“非事件性新闻”有相同之处,但又不是“非事件性新闻”的代名词。   所谓“非事件性新闻”的概念,按照理论界的界定,是指对许多事实进行归纳、概括、提炼后的新闻,其特点是时间上具有阶段性而非具时性,内容上具有综合性而非单一性,例如目前我国报纸尤其是党报…  相似文献   

15.
人文关怀:新闻传播的终极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关怀是世界文化潮流发展的总体趋向,是人类理想的终极关怀。新闻传播作为大众文化,理应服从这一趋势并实现人类理想。事实上,我国新闻传播理论真正探讨人文关怀这一话题应该始于1993年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百姓故事》以及这一栏目所产生的强烈影响。如果说《东方时空·百姓故事》的这种平民视角引发了新闻传播受众本位的重新确立,那么不如说这种平民视角只是对中国新闻传播理念调整的一次契机。这次有着中国意义的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的努力远远不是全部意义的人文关怀。因为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是对每个人的关怀,是一种理念,是全部…  相似文献   

16.
怎么定义突发事件摄影呢?以笔者拙见,突发事件摄影是指摄影记者在事前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运用抢抓的手段对于突如其来的新闻事件中的新闻形象进行现场摄影纪实。其新闻形象有强烈的现场感,对读者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突发新闻事件出精品是一个规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的平面新闻媒体上,能对读者形成强大视觉冲击力的新闻照片,非优秀的突发事件摄影作品莫属。“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每年只从全世界的优秀新闻照片中评出一幅“年度最佳奖”。而几十年来,“年度最佳奖”中80%为优秀的突发事件照片。中国新闻奖中,突发事件摄影也占据着极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高涵 《新闻爱好者》2012,(17):53-54
作为新媒体中的佼佼者,微博独特的传播特点革新了信息传播方式,它优于现有传统媒体的特点,使其逐渐成为新闻采集与发布的一个新的重要的平台,其专业性虽无法与专业新闻机构相媲美,但在突发事件及直播事件、娱乐事件等新闻中微博的速度与力量不容忽视,而且,微博这一新媒体发现新闻、创造新闻及制造舆论的能力愈发增强。本文将在论述微博的媒体特点和传播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微博对传统媒体产生的巨大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邓长海 《新闻前哨》2001,(12):10-13
2001年 9月 11日,美国遭受恐怖分子袭击。在事件发生几秒钟内,就有媒体报道此事。之后,世界各种媒体都从不同角度作了详尽报道和跟踪报道。“9.11”事件后,一时间,无论你浏览什么新闻媒体,都会有相关的最新消息、背景资料和深度报道,让你饱览无遗。 在有关“9.11”事件的报道方面,笔者曾作过粗略的统计:2001年9月门日至10月11日,《楚天都市报》共刊发各类报道445条,其中,有消息、简讯,有背景资料,也有连续报道等等,平均每天刊发15条。《武汉晚报》共刊发各类报道398条,平均每天13条。武…  相似文献   

19.
从"9·11"事件灾难新闻报道看中美媒介生态的差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9·11”事件的灾难新闻报道中 ,比较中美主流媒体的报道 ,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实际上就是中西方媒介在新闻理论、传播观念、文化环境与运营机制等方面所构成的“媒介生态”的差异在现实新闻传播实践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李祖立 《新闻界》2004,(2):75-75
2003年4月,在新闻史上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丑闻:美国《洛杉矶时报》资深摄影记者布莱恩沃斯基在伊拉克战争中,因制作假照片而被炒鱿鱼。消息一出,世界新闻界哗然。一个有着25年新闻摄影历史的摄影记者居然断送在一张假新闻照片上。这一事件警示我们,违背新闻规律,制造假新闻的人终会被唾弃。只有严格新闻纪律,恪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人,才会受到广大读者的尊敬和爱戴。我们说诚信才是新闻的生命。诚信是金。造假:新闻界的禁区布莱恩·沃斯基事件在世界新闻界掀起了掀然大波,广大新闻工作者对这一行为表示愤慨。然而,对布莱恩·沃斯基的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