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性管理的六大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家哲学贵“灵”贵“柔”,而“灵”与“柔”又以水的特质来体现。水处柔弱,柔能克刚;水处流动,流水不腐,水处卑下,善于迂回,知迂回则无损;水善于忍让,善于融通,善于渗透,在一派柔弱  相似文献   

2.
师爱如水     
如果要在自然界中寻找一种物质来形容“师爱”,那么作为天下之至柔的“水”就再也合适不过了。老子日:“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的确,世间再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也没有比水更刚强的了。  相似文献   

3.
水刀     
在诗词歌赋中,水历来以柔著称。我们平时看到的水也总是“温柔”无比的,这是由于它处于静止状态或流速缓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有办法使看似柔弱无力的水一反常态,变得坚硬起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老子》中柔弱刚强的定量及阐释,分析《老子》贵柔与求"强"的思想。正确理解老子思想中的贵柔与求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比片面单纯地强调"贵柔"更为全面丰富,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老子》中柔弱刚强的定量及阐释,分析《老子》贵柔与求"强"的思想。正确理解老子思想中的贵柔与求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比片面单纯地强调"贵柔"更为全面丰富,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①“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在诗词歌赋中,水历来以柔著称。我们平时看到的水也总是“温柔”无比,这是由于它处于静止状态或流速缓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有办法使看似柔弱无力的水一反常态,变得坚硬起来。  相似文献   

7.
“人为本、合为贵”,珍贝发展一如太极融合,柔中带着韧劲儿,品茶、聊佛、游学的邱淦清,指点其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理解“柔弱胜刚强”这一命题的关键在于了解《老子》赋予“柔弱”与“刚强”的特定内涵。《老子》用柔弱象征充满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世界和谐安宁的建设性的力量;用刚强象征发展到极致、必然要走向灭亡的破坏性力量。《老子》在柔弱与刚强两种力量的斗争中有意突出柔弱胜刚强的一面,其目的是以此警示人们要效法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特性,减少因私欲的过分膨胀而导致的过度争夺与倾轧。  相似文献   

9.
管理中校长刚柔互济的辩证法○陈光军(山东教育学院诸葛亮说:“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克刚。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可柔可刚,合道之常。”这句话的大意是:善于作统帅的人,他在刚强时不可摧折,在柔韧时不可屈服,所以...  相似文献   

10.
一、教育时机的把握性 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教育时机是经常的,大量出现的,但和其它机遇一样,它既有必然性又具有偶然性。同时教育时机又是稍纵即逝的,要及时利用,如果错过时机,效果可能就不明显。这种教育时机的特点要求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敏锐的“眼”,善于发现;要有迅疾的“手”,善于捕捉;要有睿智的“脑”,善于思考;要有勤快的“嘴”,善于鼓动;要有灵活的“脚”,善于走到学生之中。一句话,就是要求思想工作者善于敏锐地识别时机,及时抓住并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1.
老子说:“上善若水。”圣人认为:大自然中,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没有比水更坚硬的了,没有比水更善变的了。所以圣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人修炼的最高境界是达到水这样的层次。  相似文献   

1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山”壮美,象征着稳重、宽厚和刚毅,“水”柔美,象征着灵活、周流和顺达;“乐水”者善于权变,“乐山”者善于坚守。它们都是对立的统一体,是“和谐”世界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文摘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技巧 谈话技巧是保证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一般要掌握以下几点: 1.善于“迂回术”。好多事,尤其是涉及学生较敏感的问题或品行的错误,一般都不宜“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而要用“迂回战  相似文献   

14.
老子“有无合一”的境界形态哲学思维,在人生社会领域表述为与“柔弱”合一,“有无”与“柔弱”合一是对人生社会领域“无”与“无中之有”统一于“无”之境界的境界形态“天人舍一”思维方式的论证。王夫之以实有形态的“有”与“有中之无”舍“柔弱”于实有,一方面揭示老子境界形态“有无”思维的“虚无”思想根源;另一方面,论证了实有“有无”为思维基础的“有无”与“柔弱”舍一于实有之“有”的实有形态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15.
韧性说     
韧性,大意志也。事业凭韧性而渐进,人才藉韧性而玉成。“积土成山”为韧;“水滴石穿”为韧;“春蚕吐丝”为韧;“皓首穷经”为韧;“面壁十年”为韧;“卧薪尝胆”为韧;“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为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韧……至柔至刚为大韧。无形无色之水,无边无际之气,无影无踪之风,无名无欲之草,无声无息之根,皆藏锋守拙,以柔弱胜刚强。“韦”,熟牛皮也;“刃”,刀锋也。故“韧”乃刚柔相济也。人之处事,柔而不刚,难以有始;刚而不柔,难以有终。刚柔相济,方能有始有终,善始善终。人生常处逆境,百炼成钢…  相似文献   

16.
叶溪 《教师》2009,(22)
大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也."意思是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击坚强最有力量的非它莫属.  相似文献   

17.
当前,许多学校迎合家长,“师因分贵”;也有许多管理看重的是教师的“硬件”装备,只要你高学历、懂科研、有特长,你就是“好”老师。然而,仅把“高分”、“硬件”标准作为评判新世纪“良师”的标尺,未免有失偏颇。难怪“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体罚现象屡禁不绝。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悄然出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更善于乔装打扮,选材更加广泛,手法更加多样,策略更加迂回,以多重方式间接虚无抗日战争史,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造成了挑战。对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应在把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手法及危害、出场原因的基础上,“破”抗日战争史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害,“立”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流砥柱之形象。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将抗日战争史学术研究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增强课程的学理性;引导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把握抗日战争的全局与主流;弘扬抗战精神,贯通抗日战争史的“历史、现实、未来”。  相似文献   

19.
水者,刚、柔、坚、韧、容、浮、和、善、献兼之。刚者,水射刃物,水滴石穿;柔,水汽相生,以柔克刚;坚,巍巍冰山,坚不可摧;韧,抽刀断水水更流;容,能容万物,浑然一体;浮,载舟浮桥,水力输运;和,无微不至,随物赋形;善,恩泽四方,滋养众生;献,蹈火灭灾,献身人类;淫,狂怒奔泻,恣意泛滥,必制约之。  相似文献   

20.
在古汉语中,“管理”是一个合成词。“管”,锁匙也,引申义为控制;“理”,治玉也,引申义为协调。这两个字的引申义组合起来就构成了“管理”的两个职能:控制与协调。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管”即控制,旨在约束行为、形成规范,它依靠的是权力、制度等刚性力量;“理”即协调,旨在理顺关系,形成合力,它依靠的是讲道理、动感情等柔性力量。两种力量一刚一柔、一张一弛,组成“管理”的双翼,通过整合,构成“管理”中的动态平衡机制,从而推动学校管理工作在对立统一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