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浅谈篮球普修课对篮球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普修课是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目前,对于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已经引起重视,但还不够深入。据此,分析了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的必要性,进而对如何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的问题,进行了有关阐述。  相似文献   

2.
技术能力是战术发挥的基础。好的篮球技术应包含好的篮球意识。有了好的意识基础,好的技术才能得到合理运用。正确理解篮球技术与篮球意识的关系,对青少年篮球训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勇 《辽宁体育科技》2005,27(6):103-103,106
篮球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而青少年时期正是培养篮球意识的黄金时期。本文就篮球整体意识、基本技术运用的意识和战术意识的培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对篮球运动中意识内涵的再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对我国心理学家关于意识的认识理论以及篮球界对篮球意识的不同理解进行分析,重新审视篮球意识的内涵并对篮球意识的发展进行探讨。指出:篮球意识是对篮球运动理论、规律、技术、战术、发展趋势的认识等,篮球意识的发展实际上是对篮球认识的扩大和深入所构成的。  相似文献   

5.
本对篮球意识的内在规律及篮球意识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教学训练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篮球意识,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篮球意识训练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篮球训练中篮球意识的重要性早就被教练受所重视。本文运用调查法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对篮球意识与训练内容因素相关程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比赛、观察能力的训练、战术知识水平和基础战术训练与发展篮球意识的相关程度最大,技术训练和对抗训练与发展篮球意识的相关程度较大,因此,应把技术训练、对抗训练、战术训练、观察能力训练、战术知识水平训练作为发展篮球意识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要注重观察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教学应重视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篮球战术意识形成的几个方面的探讨,阐述了在学习篮球基本技术的同时,应重视对学习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这有利于篮球基本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等思想品质。  相似文献   

8.
浅析篮球意识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篮球意识及其培养聊城师范学院蒋浩,赵平甫一、篮球意识及其形成规律篮球意识是经过人们长期对篮球运动的感知、体验、实践、认识再认识,逐步对其进行总结和概括出来的。篮球意识是指运动员在从事篮球实践活动过程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不断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  相似文献   

9.
篮球意识的培养需要长期训练、比赛的积累。而青少年正是培养篮球意识的黄金时期,因此有必要加强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试探高校学生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篮球运动规律和特点,结合作教学训练经验,对篮球战术意识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篮球战术意识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奥运效应对北京市民幸福指数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奥运效应对北京市民幸福指数的影响。研究认为:奥运效应对北京市民幸福指数的影响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直接影响包括愉悦感、公平感、健康感、自豪感和成就感;间接影响包括富裕感、情谊感、舒适感、文明感和现代感。为了评价奥运效应对北京市民幸福指数的影响,根据社会学相关原理,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了包括9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运动员在散手比赛和训练中必须具备的心理学基础即距离感、时间感、运动知觉、注意与反应。用新的观点分析了其在散手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特殊心理训练手段,从而为目前的高水平散手比赛提供心理学上的训练信息。  相似文献   

13.
局部肌肉疲劳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霞  张林  王国祥 《体育科学》2011,31(3):68-73,80
目的:通过分析局部肌肉疲劳前、后踝关节在矢状面内运动的位置觉、肌肉力觉的变化,探讨局部肌肉疲劳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为踝关节损伤防治和康复训练提供基础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14名无踝关节疾患的受试者为实验对象,踝关节位置觉采用对踝关节跖屈5°的被动定位、被动复位能力进行测试,肌肉力觉采用受试者踝关节对跖屈肌群25%最大等长峰值力矩值的复制能力进行测试;疲劳测试采用60最大等速向心运动模式;对于局部肌肉疲劳前、后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对比,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结果:踝关节的位置觉(VEJPS和AEJPS)和肌肉力觉(RVEFS和RAEFS)在局部肌肉疲劳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最大等速向心运动至局部肌肉疲劳后,踝关节的位置觉均较疲劳前下降;2)最大等速向心运动至局部肌肉疲劳后,踝关节的肌肉力觉均较疲劳前下降;3)踝关节最大等速向心运动至局部肌肉疲劳后,受试者的中枢控制策略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论如何加强足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足球运动的迅猛发展 ,比赛对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能否正确运用战术将会影响比赛的胜负 ,而战术意识和战术行动是战术的两个方面 ,战术运动是战术意识的直接结果。研究表明 ,运动队整体战术意识水平的高低反映出该队运动水平的高低 ,运动员战术意识水平的高低也反映出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 ,加强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培养是当前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对20名中跑运动员速度感的测试,结果显示中跑运动员速度感主要是依靠对动作频率的辨别能力,同时提出了中跑运动员的提速方式和培养速度感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冰壶运动员手感训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冰壶运动员投壶动作的手感对投壶的准确性,对比赛中实现各种战术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当前针对提高冰壶运动员的手感,冰壶运动员手感训练的原则、方法和手段等问题尚处于认知阶段,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践经验总结法,对冰壶手感及训练进行研究。提出冰壶运动员的手感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逐步培养与提高、与其他动作相结合、激发训练兴趣、训练安排合理、系统5个基本原则,手感训练主要采用放松训练、提高专项柔韧素质、身体重心转换训练、正确身体姿势训练等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试论径赛运动员的“速度感”及其培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径赛运动员“速度感”的分析,针对现阶段径赛项目在主训练、比赛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认为径赛运动员的“速度感”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据此,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径赛运动员“速度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速度感是竞走运动员运动知觉和时间知觉等感知觉系统良好协调能力的一种表现。本研究设计了7项实验内容对影响速度感的多方面因素进行了单项或组合测验。结果证明,速度感是后天训练的结果。在此基础上,笔者建立了竞走运动员速度感的心理结构,并将速度感训练划分了3个主要阶段。本研究旨在为竞走运动员速度感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当代篮球的发展趋势,结合高校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以及青年学生参与篮球运动中的快攻意识形成及临场运用过程,对青年学生快攻意识的培养及成效进行探讨.认为篮球快攻意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细腻的,并且需要长期学习和培养的连续性过程,是通过反复练习和比赛实践逐渐积累形成的.在对学生进行篮球技术、战术教学的同时,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课堂教学比赛进攻快攻意识的科学训练方法,并使之贯穿于整个阶段教学过程、训练过程中,使快攻意识与其它战术意识和技、战术训练密切结合,并有效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