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代教学论的范畴与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论范畴是教学论独特的思维形式,是教学论的理论要核与基石;建立起由学科的概念范畴构成的理论体系,不仅是学科发展之必须,也是学科成熟的主要标志;在分析教学论范畴和理论体系关系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论的基本范畴进行归类和梳理,提出并阐述了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范畴及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特殊教育教师人格素质的重要性。人格素质在教师素质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他是教师整体的“灵魂”。特殊教育教师素质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人格素质;(2)知识——能力素质;(3)化——审美素质;(4)生理——身体素质。其中,人格素质处于教师素质结构的顶层.决定教师的整体素质的优劣。所以如此,是因为:1.教师具有良好的人格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经典集和模糊集溶为一体,提出一种新的代数结构——格上的CF集范畴,用函子的概念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从范畴论的角度出发,对格上的CF集范畴进行了统一描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评介推论心理学者德里克·爱德华兹(英)的近著《话语与认知》.该著全面地评述了一系列语言与认知(思维)的有关研究,重点论证了主流派——认知心理学派——研究鲜有大进展的根源,并别开生面地从(语用)推论角度提出了全新的动态语言观语言是一种(人类)活动,是交际中的话语.该书的重要内容包括认知论、推论心理学、共知、(语言)范畴与隐喻、情感与故事叙述法等许多吸引人的心智专题研究.这是一部以话语为基础来探讨语言与认知的好书,值得—读.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的特质与中国文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中国文论需要认真反思。其致命缺陷是“西化”导致的自我消解。实际上.中国文学的特质是情采——言志缘情的情本体和讲究文采的辞本体;中国文论的主要特征是体验感悟的人文性;诗性呈现是中国文论的言说方式,具有整体性、意象性和暗示性的特点;创作论是中国文论的核心;未来的中国文论由文道论、文体论和文术论组成。文道论是中国文论的基础理论,主要从学理上回答中国文学的来源、特质等“道”的问题;文体论是中国文论的分支理论,重点研究中国文体的要素、嬗变等“学”的问题;文术论包括创作论和批评论.着重探讨“术”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饶迎 《现代语文》2007,(4):16-17
谢灵运的山水诗就其取景来说,有明显的特征——光亮清朗。这种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玄学养生论所带来的畅神观念。这种取景美学明显属于优美的范畴,是自然山水审美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7.
从近现代认知理论的角度来看,佛教唯识论大体包含着以下三个认知结构层次:“八识”说(即关于主体认知的心理结构)——“四分”说(即关于主体认知的能力结构)——“生识”说(即关于主体认知的发生结构)。本文将依次阐述,愿求正于方家。对认知主体结构的关注,是近现代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德国古典哲家康德所开创的主体论哲学传统已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了19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佛教唯识论者也非常注重认知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梁启超曾明确地指出:“法相(唯识)宗书数百卷,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最简语段理论(PT)推导框架基础上结合标符算法(LA)和范畴特征系统论证功能语段结构、循环推导运算及其解释功能。特征核查和赋值通过一致性运算确立。句类和EPP特征由标符化确定。分析计算有效性与合并的制约条件。阐释功能语类投射的算子域CP语段的量化语义表征以及EPP特征与Q-特征和wh-特征的互动关系。阐明题元域v P语段的模态副词作附接语的合并和语义解释。范畴特征提供语义CI接口的解释指令。分析名词域DP的定指特征、算子特征、量词特征[Quan]和所指特征[Ref]等的交互以及复杂DP的重组所涉及的连接效应。阐述重组过程的分类及接口条件的约束本质。旨在进一步论证强语段分解表达量化结构表征的核心域、限制域和焦点域以及解释性原则,并充分诠释语段的类型变异、量化本质与DP复杂特征。述谓、事件结构、论元结构(ARG-ST)由动词域功能语段中心语PH(如Pred,v,Tr,Voice)及其投射表达。  相似文献   

9.
豪放一语从论人到论文学,从论诗到论词,从一个一般概念到一个美学范畴,其间虽历经变化,但却有着巨大的共通性,从而形成独有的美感特征——气象恢宏。而此种豪放美的创造又与特殊的主客体因素有关。豪放范畴为宋词开拓出了崭新的美学空间,对宋词保有鲜活的生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物质概念、物质范畴反映的是物质原型;与此对应,意识概念、意识范畴反映的则是意识原型。物质原型和意识原型及规律论同属逻辑客观层次;物质概念(范畴)和意识概念(范畴)及其规律同属逻辑主观层次;逻辑主观层次是对逻辑客观层次的反映;在实践的基础上,逻辑客观层次与逻辑主观层次是相互转化着的;而并不因此失去它们当初的层次属性,表现出逻辑层次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  相似文献   

11.
"文学阐释学"并不是一种成熟的理论或方法,迄今为止它一直处于探索和建构过程之中。无论是从性质的角度还是从功能的角度看,文学阐释学都既不属于以"审美"为核心的那种文学研究范式,也不同于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社会学。文学阐释学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的文学性和审美性,以文本分析为出发点,但并不停留于此,而是进而追问文学性、审美性背后发挥决定作用的意义生成模式。文学阐释学把文学的"虚拟空间"、"意义世界"、"关系网络"均视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层次的意义建构将方法论和本体论融为一体,从而成为一种有效的文学研究路向。  相似文献   

12.
重释翻译的忠实性原则——从接受美学看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实性是传统翻译理论一直遵循的原则之一。然而,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审视文学翻译,文本的召唤结构以及读者的期待视阈等理论都使这一原则受到了挑战。从接受美学视角分析文学翻译中忠实标准的局限性,可以看到,应该在忠实于原文的基本框架下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13.
接受美学是20世纪文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和新兴方法论,它标志着文学批评理论的重心由关注作品、作者转向关注读者——文本关系。“意义未定性”是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它是连接作者的创造意识和读者接受意识的桥梁。从“意义未定性”出发,对《边城》的三个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重新审视现有的译本,则不难理解这些不同译本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艺美学的研究和中西文艺美学的比较研究应该在整体性研究的基础上走向具体艺术门类的深入研究。文艺美学以艺术中的具体审美经验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学科的逻辑支撑点,这是它与哲学美学、艺术哲学研究范式的根本差异,它也不同于文艺社会学与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在中国和西方都是事实性的存在,这种事实性的存在本身表现出中西文艺美学切实的相关性。全球化的文化语境动摇了欧洲文化中心论和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根基,使得比较文学、比较美学的研究发生了从西方中心化向世界范围的国际化的逐步位移。在中西文艺美学比较研究中,我们应追求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文艺美学的互见、互识、互证、通达、会通。  相似文献   

15.
艺美学不但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艺美学不是传统的艺术哲学,也不是美学与艺学交叉产生的第三种学科,而是由哲学认识论、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生存实践等各种角度、多个层次、多种方法高度融合所规定的美学的中介学科和分支学科。艺美学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同时它又是艺社会学、艺心理学的并列学科。  相似文献   

16.
主张摆脱长期以来把科幻小说严重功利化的偏颇思维的束缚,提出在审美的范畴里审视作为一种独立文学样式的科幻小学的价值,分析了科幻小说里的距离美学、自恋美学、规则美学、悖论美学、英雄美学、平面美学等几种独立而且独特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17.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改革思想家、经学家及博古通今的史学家,诗文俱佳的诗人和文学家.其改革思想所引发的三大前沿学术贡献分别是:政治思想方法论的前沿学术贡献;文化思想的前沿学术贡献;文艺美学的前沿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8.
接受美学原理与后现代课程观相结合,为语文创造性阅读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而要使接受美学与后现代课程观理论在创造性阅读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就要把握二者的基本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施行教育民主。  相似文献   

19.
当代海内外学人对《坛经》(以及禅宗)美学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解为如下三大方面去了解:一、研究禅师言教与禅门活动本身具有的美学涵蕴与美学特质;二、研究禅宗哲学与美学文艺学理论的关系;三、研究禅宗哲学与文学艺术创作的关系。《坛经》美学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很大不足,需要我们继续开拓。  相似文献   

20.
波兰哲学家、文艺美学家罗曼.英伽登将现象学方法运用到美学研究上,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基本结构和存在方式予以描述。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领域,文学的艺术作品既不是实在的客体,也不是观念的客体,而是一种意向性客体;文学的艺术作品在审美上由语音层、意义层、再现客体层和图式观相层构成,实际只是一种图式化结构,只有当这些构成要素在阅读中被读者具体化时,文学的艺术作品才成其为审美对象。罗曼.英伽登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思想,已经被人们普遍地接受为进一步思考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