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质工程之所以能逐步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专业,是因为它具有相对独立的、特殊的内容和规律,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在地质工程勘测和设计方面也是如此,本文拟作初步探讨,并求教于同行,以推动地质工程趋于成熟。1 地质工程勘测的主要特点地质工程勘测是地质工程的首要环节。广义的地质工程勘测,应包括传统工程勘测体制下工程地质勘测的全部内容;当前,在  相似文献   

2.
针对三峡地域特色的地质环境和工程背景,结合地质工程专业特点,构建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新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相互渗透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为培养地质工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年地质工程学发展较快,理论研究巳成体系,方法、技术已经配套,地质工程科技队伍巳初步形成,实践发展迅速,大型复杂的典型地质工程已有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4.
地质工程特点与相关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质工程是连接地质科学和工程活动的桥梁,具有地质和工程的属性,这也导致了地质工程本身的独特性,即具有时间属性的开放性系统,受关键性条件的制约,且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整能力。当前,对地质工程有了深入研究,但其仍存在许多问题,这是由于理论和实际问题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而上述问题在教学中也会得到反映。通过分析地质工程的学科特点,提出了关于教学中思维训练方式的几点看法,希望对教学和工程实践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煤地质学理论》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术型研究生和地质工程专业型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所以探索本课程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教学内容的点、线、面、体四个维度以及授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的角度,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期待经过不断的探索,今后把《煤地质学理论》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6.
加强学生工程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是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地质工程专业的特点,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个中心、三个层次、四个训练"的新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教学与科研、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建立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相互渗透的多维度、课内外结合的新型教学组织模式,为地质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需求,针对目前地质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地质工程专业"地质+工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懂地质勘察,又懂工程设计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提出人格、知识和能力并重的"三育"理论,围绕"地质勘察"和"工程设计"两大核心教学内容,将课程设置分为综合素质模块、知识结构模块、能力结构模块三大模块.地质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需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发挥学科优势,突出自身专业特色,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实习基地、实验室平台等方面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8.
作为地下水学科的入门课程,水文地质学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行其道、彼此独立,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实习,重卷面成绩轻动手能力的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割裂了学生对地质学知识体系连贯认知的同时亦束缚其思维创造性和实践创新能力,阻碍新时期地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课程属性与施教现状的详细分析,阐述了水文地质学教学革新的必要性,提出了包括创建野外地质实习和校内实验室操演两大实践教学平台在内的一些提升地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成效的革新举措。研究也可为其他高校地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基础建设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国内外的基建项目越来越多,对具有较强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地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此,应紧密围绕"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系统总结了"土力学"课程理论教学部分的特点,以及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理论知识相对枯燥、抽象,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等问题,提出了比拟法教学。通过与生活中所熟知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把抽象理论形象化、趣味化,使学生轻松完成对基础理论和公式的理解运用,为地质工程人才队伍培养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边坡工程是岩土工程、工程地质、隧道工程、建筑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是工程地质、岩土工程等专业本科所学课程土力学、岩体力学、钢筋混凝土等基础课程的综合应用。边坡工程课程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一般缺少对实际工程的认识,导致对课程难以理解消化,因而教学过程需要将大量工程实例引入教学,通过典型的应用方法结合实际工程进行论述,深入浅出地说明边坡工程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加深学生对工程的理解,并引导和培养学生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利用计算机编制各类地质图件是应用型地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课程教学中的切身体会,论述了应用型地质工程专业"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对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指标进行了探讨。认为"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应围绕MAPGIS为代表的专业化地质制图软件开展。通过回顾地图学基础知识、补充地质图件编制方法来完善教学内容,通过开展研讨式教学、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例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促进考核指标多元化、提高平时成绩权重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2.
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力学等学科的关系密切.根据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力学等相关学科之间的认识盲区,提出在工程地质学的教学中加强自然历史分析法等传统地质思维方法论的引导,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在实际工程有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煤矿工程与水文地质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的设置涵盖了煤矿矿井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课程教学采用课堂授课、研讨与科技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重点突出煤炭开发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挖掘煤矿生产过程中各种灾害、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程地质内涵。  相似文献   

14.
综合性工科院校地质专业,通常教师数量较少,办学规模不大,实践平台等综合力量都难以与地质院校相媲美。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综合性工科大学的综合优势,将地质类研究生培养成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又具有学科渗透、方向交融、产学研结合这种社会亟须的复合型人才是更好的选择。本文就合肥工业大学地质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践进行了总结,包括加强研究生的基础教育,进行学科交叉和方向融合,打破二级学科界限进行专业学位课程建设,建立研究生野外实践创新基地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勘查单位就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矿产调查与开发方向)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知识结构、人才需求类型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扎实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人才基本素质;地质及矿产勘查基础知识、专业实践技能、计算机和外语知识是资源勘查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管理和市场经济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是目前用人单位最主要的人才需求类型.  相似文献   

16.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工程、资源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地球物理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对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环境地质学科发展前景及国家建设对环境地质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三峡实习基地环境地质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基础地质、地质环境问题认识、环境水文地质、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大型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并分实习动员和准备、野外教学、学生独立工作、编写实习报告和答辩四个阶段,对野外实习的具体安排做了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野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工程地质教学内容与效果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培养专业素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针对目前工程地质教学的现状,探讨了提高工程地质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及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工程地质学特点分析了工程地质教学的主体内涵,提出了在相关教学中运用综摄法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措施,培养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之上能合理有效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探讨了在综摄法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思维训练方式和要点。  相似文献   

20.
“普通地质学”野外和室内实践教学改革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文通过探索该课程整个教学环节中野外和室内实践教学的改革经验,提出了北戴河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关注的教学理念、路线设计、陈列室和教材建设等一系列具体教学措施。认为室内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开发和挖掘校园周围和校园内部存在的丰富多彩的地质现象,激励学生主动去发现身边存在的各种地质现象,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实际,让“枯燥”的地质知识鲜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