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动物名称中看文化差异与词汇联想意义之间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的联想意义是文化的一部分。必须认识到在跨文化语境中词汇既存在共有联想,也存在特有联想。具体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文化语境不同,联想意义相同和相近;二是文化语境不同,联想意义各异;三是联想意义为A文化语境特有,为B文化语境空缺。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作为语言的有机组成也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跨文化语境中,词汇的联想意义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各文化独有的联想。这种独有之处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在两种文化中,某些词汇表面上指的是同一事物或概念,但是其联想意义却存在差别;二是同一词汇会让人联想到某些事物或概念的特征,但不同文化语境中人们所产生的联想特征却迥然不同;三是有些词汇为一种语言所独有,在另一语言中没有对应词。本文初步探讨了在中英两种语境中词汇的联想意义所反映出的文化异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用同义联想来解释词义的可行性,各种语境(言内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及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说明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外文化的不同,中外人士对颜色有不同的联想意义,这就给"颜色词"的汉译工作带来困难,一对一的翻译是绝对行不通的.本文提出根据中外人士对颜色联想意义的异同做出不同的翻译,即直译和意译.最后指出"望文生义"是翻译的大敌,把一个词放在语境中去把握它的多种意思才是解决误译问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5.
上古时期,“黑”、“白”二词联想意义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其联想意义的产生缘于内外因:外因包括文化语境的影响,内因包括汉民族的整体性思维特征、词语本身的生命度和典型性以及组合同化的影响。通过对二词的分析,揭示上古时期词语联想意义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普遍性原因。  相似文献   

6.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往往负载着一定的文化蕴意 ,对词汇联想意义的理解离不开文化语境。文化语境与词汇的联想意义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1.不同的文化语境中 ,词汇的联想意义或相同或相似。不同文化间总存在着共性的东西 ,即使是在东方和西方这两种差异较大的文化类型之间也有相互迭盖的部分。因为从人的构造机制来看 ,无论是中国人 ,还是西方人 ,都有共同的感知客观世界的心理器官———大脑。相同的生理特征和类似的生存经验决定了中西文化语境之间也会存在共有联想。在中西文化语境中 ,人们时常根据某些动物的生活习性而…  相似文献   

7.
陶驷腾 《考试周刊》2012,(73):96-97
一、引言 中西方中有不少颜色词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心态和感情色彩。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词。同样,在英语中,也有不少能够折射出西方文化的颜色词。但由于英汉民族政治体制、文化背景、社会制度、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等不同,其内涵意义有异同。因此,中西方颜色词所产生出的联想意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正是由于文化的局限性,这种差异可能给英语学习者和翻译造成困难因而导致望文生义。本文拟从颜色词比喻在中西文化中之联想与翻译的视角人手,分析颜色词比喻之联想意义,探究比喻的翻译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负载文化的语言形式是多层次的,包括音、句、篇、体等。同时也是多方位的,包括内涵、风格、情感、联想等。词是语言中具有意义的、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词汇有其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和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概念意义是词意的核心。它直接地、明确地表示所指对象,所以概念意义又称“所指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词汇的联想意义可从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的《语义学》(Semantics)中得到解释。利奇认为,联想意义是一个概括性术语(summary term)。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文体意义(stylist…  相似文献   

9.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其差异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正常交流,而蕴涵于语言和文化中的涵义一直被认为是双语交流的最大障碍。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许多词语对英美人和中国人来讲所产生的词的联想意义和词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在此,我们主要分析一下一些常见词的文化内涵,从而找出其文化差别。一、有关禽兽的比喻在中西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联想(一)某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中有联想意义,而在西方文化中没有。鹤在中国是长寿的象征,常和象征坚定长寿的松联想在一起。在中国绘画和图案常以松鹤为题材,并以“松鹤延年”题词,表示吉祥长寿的寓意。上年岁的人…  相似文献   

10.
色彩词不仅表示客观色彩意义,而且还有丰富的联想意义.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丰富的表示和形容颜色的词汇,但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各种色彩词所产生的联想意义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从文化对比的角度,对汉英色彩词的联想意义进行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东 《海外英语》2013,(8X):230-232
为检验语境提示对学习者词汇推断和记忆的影响,该实证研究证明了语境提示充分的句子更有助于学习者推断出词意,推断词意分数越高,更能记住目的词的语境意思。基于以上发现,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语境提示对我国外语词汇教学的作用和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刘丽艳 《文教资料》2008,(15):54-55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出发,以中英颜色词为例,论证了中西方文化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对词汇文化内涵的影响,即造成的词汇联想意义相同及不同的三种表现方式:同一颜色词有不同的文化联想,同一文化现象用不同的颜色词来表示,颜色文化内涵的语义缺项.  相似文献   

13.
颜色词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时体现出来的具体的意义属于语用学研究的范畴。英语颜色词产生文化内涵的基础主要包括:颜色词本身的物理色彩、民族的文化内容、文化传统、文化心理以及由颜色产生的词义联想。注重知识的积累、了解英语的语言文化背景、正确理解颜色词的文化意义和内涵意义,对于把握原文、传神的翻译出英语颜色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颜色词的联想意义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与文化的研究者有很多关于颜色与文化方面的研究 ,但只是列举汉语与另一语言中颜色词的内涵而得出中西文化差异的结论 ,有其片面性。本文分析了颜色词的文化伴随意义 ,指出颜色词的内涵在不同的文化中既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 ,由于民族深层文化的影响 ,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中又表现为差异性 ,这种差异不能简单地说成东西文化差异 ,同一个语系的颜色词内涵也可能存在根本的不同。颜色词的联想意义由于生活环境、思想观念、宗教信仰 ,以及时代等不同而各异。  相似文献   

15.
一般说来,文言文中每一个词都有固定的词类属性,不会随意改变,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某些词会出现因语境的不同而由一种词性向另一种词性转换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现象必须出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如果孤立地看待某个词,则构不成词类活用。当某个词被活用以后,其在词意上或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语境下的汉英色彩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爽 《现代语文》2006,(1):15-16
色彩是人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领域,它不仅具有物理的本质属性,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在语言的三大系统中,词汇则是最为活跃的部分.色彩词的基本含义与联想意义,是由特定的民族文化所铸造的一种附加的或隐含的意义.语言具有承载文化的功能,理解色彩词在跨文化语境当中的联想意义,必须参照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民族文化.不同民族的语言既反映各自特定的文化内容,又受到本民族社会文化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胡伶俐  刘强 《文教资料》2006,(30):134-135
颜色词不仅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也体现了社会属性和文化特征。汉英语言中的颜色词由于来自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其联想意义也不同。本文从英汉颜色词所象征的不同含义来揭示不同背景下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外化的不同,中外人士对颜色有不同的联想意义,这就给“颜色词”的汉译工作带来困难,一对一的翻译是绝对行不通的。本提出根据中外人士对颜色联想意义的异同做出不同的翻译,即直译和意译。最后指出“望生义”是翻译的大敌,把一个词放在语境中去把握它的多种意思才是解决误译问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作为语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词汇无可避免的受到了文化的影响。中文和英文中都有非常丰富的植物词汇,这些词汇的联想意义,反映了它所依存的文化。但由于民族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等的不同。对相同植物词赋予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和比喻形象。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对中英文植物词的联想意义进行对比分析并揭示其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对跨文化交际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红楼梦》“红色”翻译比较英汉颜色词的联想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2):157-159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颜色术语被用来探究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由于中英颜色词联想意义的不同,有时颜色词不能直接从一种语言翻译戍另一种语言。通过《红楼梦》中“红色”的翻译来比较中英颜色词联想意义的不同,进而了解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