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片断一:抓住课题,引导感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四课——《我不是最弱小的》(学生齐读)。师:文章的题目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情思,给读者诸多思考,吸引读者去开展阅读。现在请大家说说对这一题目的思考。生:这一题目很吸引人,我想知道"我"是谁?"我"为什么不是最弱小的?生:我想了解谁才是最弱小的?生:课题中的"我"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但并没有否定自己的弱小。我很想知道"我"是与谁比,才觉得不是最弱小的?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要求学生说一说"你是不是最弱小的?你心中什么是最弱小的?"话题抛出后,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维宣说:"我妹妹是最弱小的,她晚上睡觉总是蹬被子,我每天晚上都起来给妹妹盖被子。"琬茜说:"西瓜是最弱小的?""西瓜?解释一下?"我疑惑不解地问。  相似文献   

3.
<我不是最弱小的>改编自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情节简单,语言浅显,讲述的是一件极为普通的生活小事:萨沙的父母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唯一的雨衣让给了最需要保护的萨沙.可出乎意料的是萨沙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了风雨中飘摇的蔷薇花上.事虽小,文字也短,但透过字里行间,却可以感受到蕴涵其间的深刻道理:既渗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价值观念,又饱含着"保护弱小者"的情感和信念.……  相似文献   

4.
<我不是最弱小的>改编自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情节简单,语言浅显,讲述的是一件极为普通的生活小事:萨沙的父母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唯一的雨衣让给了最需要保护的萨沙.可出乎意料的是萨沙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了风雨中飘摇的蔷薇花上.事虽小,文字也短,但透过字里行间,却可以感受到蕴涵其间的深刻道理:既渗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价值观念,又饱含着"保护弱小者"的情感和信念.……  相似文献   

5.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一篇耐人寻味的短文。我在教学时紧扣"弱小"一词,通过生生及师生之间心灵的对话,谛听孩子内心深处的言语,让孩子们懂得要不甘于做弱小的人,勇于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上课伊始,我就进行谈话导入,比"弱小":小朋友们,大家非常熟悉自己的同学,那你们觉得咱们班哪个同学最弱小?为什么?生:我认为我们班的童言是最弱小的,我们都叫她小童言,老师,您不也是这样叫的吗?  相似文献   

6.
我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源起于一只小蜘蛛,它映入了我的眼帘——它那么小,细长的腿支撑起一个肥胖的身子,雪白的身体没有一点儿瑕疵.它用八条长长的腿费劲儿地爬行着,挪动着它那圆乎乎的身子."弱小""脆弱"等词都在我的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确,它是那么弱小.  相似文献   

7.
【课堂回放】《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札记。那天,我打开了一个题为第八册《我不是最弱小的》四点疑问的帖子:1.为什么一家4人出去游玩,只带1件雨衣?按正常的思维,要么不带,要么就该带4件  相似文献   

8.
吴庆娥 《小学生》2013,(11):20-20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4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援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理解课文内容。2援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教学重点、难点:在感情朗读中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  相似文献   

9.
魏琼 《新课程研究》2007,(12):38-39
苏教版第8册《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课文,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人  相似文献   

10.
微笑一刻     
《新作文》2007,(10)
就在学校举行的双语贸易节要开始的前半小时,后操场的每一个角落都挤满了人,看那"买卖"的人群在操场上涌动时,我心里不禁打了一个哆嗦……这么多人,让我一个弱小女子独自叫卖,这不是强人所难吗!而且我是绘画大王,让我经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2013,(7)
hch初中生yaya@qq.com:最近总是受人欺负——我爸无缘无故地被人打,我妈卖个饼也被人骂,我爷爷也有人故意跟他吵……姐姐,你不是常说人要善良吗?可是我的周围怎么全是恶人? 姐姐非常理解你此刻的愤怒. 有时候,弱小确实被欺凌,一时无人打抱不平,惩恶扬善.但是,这些终究只是暂时的.古人不是说过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姐姐想跟你说,善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哪怕周围的人再恶,我们也要始终保持一颗向善的心.为什么?听一听毛姆说的这段话,你就能明白姐姐的良苦用心了:  相似文献   

12.
一、缘起:质朴的文本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我不是最弱小的》(人选苏教版小语第八册)一文,简单且耐人寻味:郊游时,下起了暴雨,爸爸把唯一的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很快递给了儿子萨沙,萨沙又小心地盖在蔷薇花上,以"我不是最弱小的"一句话拨动了人们的心弦.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争当强者,爱护弱者"等情愫有了一些积淀,课虽终,意未尽,如何让其在"亲近社会、关爱自然、发展自我"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中对"真爱"有深刻的体验,践行上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一个好题目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好的文题会使人耳目一新。《我不是最弱小的》(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7课)就是一个好题目。1.发人深思。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萨沙带着自信、坚强和自豪想说的一句话。看到题目,读者自然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一颗玻璃心,脆弱而易碎,看似坚硬,实际上却不堪一击,晶莹剔透,却没有任何温度……" 听到这句话时,我就想到了小洁,她是一个懂事乖巧的女孩,乐于为班级同学服务,每次班级搞活动,总是积极帮忙找资料.我认为初中三年她会平平坦坦、快快乐乐地度过,直到有一天,她在《成长手册》中写道:"姐姐要毕业了,从此我将一个人,我该怎么办……" 没想到,一个如此纯真的女孩,内心却藏着这么多的事,一个弱小的身体,却承担着如此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是那么的弱小,然而又那么的顽强那么的美丽。——题记在我的眼中,小草是弱小的象征;但在我内心深处它有着高大的形象,令我敬佩不已。小草身材矮小,弱不禁风,但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小草每时每刻  相似文献   

16.
一、缘起:质朴的文本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我不是最弱小的》(入选苏教版小语第八册)一文,简单且耐人寻味:郊游时,下起了暴雨,爸爸把唯一的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很快递给了儿子萨沙,萨沙又小心地盖在蔷薇花上,以"我不是最弱小的"一句话拨动了人们的心弦。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争当强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第四册(苏教版)中有一篇文章《我不是最弱小的》,两位教师同样讲述这篇文章,采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一位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把握,以体现“保护弱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线索,引领学生阅读,同桌、小组讨论,提出问题。抓住萨沙的一句话“我不是最弱小的”进行分析,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明白了妈妈对托利亚的母爱,托利亚对萨沙的兄长之爱,进而表现萨沙对蔷薇花的保护,突出“保护弱小”这一主题,教师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也从中明白了在生活中要“保护弱小”这一道理。而另一位教师教学开始也紧紧抓住阅读、讨论、分析这一…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理解和朗读的关系呢?在《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的尝试。读好妈妈的话,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妈妈两次说话的用意上:第一句话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相似文献   

19.
杨咏梅 《科技文萃》2004,(11):163-165
<爱,你准备好了吗?>是一本用爱的语言讲述成长故事的书,一本旗帜鲜明地张扬爱情教育的理念的书.从1985年4月22日在吉林市第十二中学在语文课上讲"什么是爱情"开始,近20年间,曾宏燕调动了学校、搬迁了生活的城市,从吉林、桂林,到现在的珠海,可她却从来没有停止对爱情教育的思考和实践.她说:"看到教育被那么多人视作谋生的职业而不是理想,看到那么多人渐渐丧失对事业的激情和执着,我很心痛,为孩子们心痛,为教育的现状忧虑.但我没有能力改变.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发出我的声音,无论这个声音多么弱小.写书,就是我发出声音的唯一方式.幸运的是我的声音引起了许多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心比脚高     
小时候我长得很弱小,和人打架总是吃亏。记得有一次,和村里的孩子王打架,他两脚就把我踹到地上。他的脚很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