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园DV活动是带动中国非职业化DV影像运动的原动力,大学生DV是最具活力和文化理念的新生力量。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校园DV大赛作品为例,从自我表现、关注社会现实及娱乐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DV短片在叙事主题上的特点,并从视听语言及叙事风格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DV短片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网络、DV和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兴起和成熟,最终使得纪录片的生存突破重重障碍,DV纪录片迅速发展并有逐渐融入主流媒体的趋势。DV记录片除了具有纪录片真实性的本质属性外,其平民视点、个性化表达的特点也决定了DV纪录片自身的一些鲜明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文章以自创DV记录片《守望者——汉风》为例,探讨DV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DV创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是DV影像文化的热爱者。他们热情地进行DV创作,以青春的视角观察社会,用数字的影像记录生活。本文分析了DV的优势,以笔者指导的学生DV创作为例,从作品题材选择、制作技术应用和创作收获三方面分析大学生DV创作现状,最后对大学生的DV创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DV的课堂教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教学中,从DV的融入教学、DV的教学功能和DV的应用原则等三方面谈DV的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质心与DV Hop定位算法节点可信度研究,对分析质心和DV Hop混合定位算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提出了研究质心和DV Hop定位节点可信度的算法,并用MATLAB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节点分布密度以及网络连通度的条件下,在锚节点数量少于20时,DV Hop算法比质心算法节点可信度高,在锚节点数量大于20以后,质心算法将接近并超过DV Hop算法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DV作为一种时尚、现代的信息技术产品,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之中。DV即一种数字化的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播的工具,通俗地讲,DV就是数字电影(DigitalVideo),DV机就是数码摄像机。DV也可以解释为用DV机拍摄,后期非线形编辑制作的影像记录和  相似文献   

7.
DV在教育方面的功能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DV创作走进中学历史教学成为推进新课改的有效途径。DV创作有助于落实历史教学目标,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本文通过“广东省‘魅力岭南’学生DV创作活动”的反思,分析并探讨了DV创作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广东省"魅力岭南"DV创作活动的实践情况,介绍了DV创作活动在培养中学生历史素养方面的优势。从活动组织者的角度介绍了DV创作活动在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路径上的设计和实践情况。对DV创作活动在培养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感受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4,DV头班车     
在过去的一年里,DV可列入10大最流行词汇排行榜了。大街上手持DV,摆着酷姿,享受数码时尚的人越来越多;DV影片频频获奖的消息不绝于耳;张柏芝在200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唱出的“DV今晚”更是宣告了DV时代的来临! 不过,对于年轻的家庭来说,DV还有着它特殊的使命——记录宝宝的成长历程。想想看,DV能令浓浓的亲情跨越时空,血脉的相连终于不再被尘封的岁月割断。多年以后,我们还可以从中寻找往日的稚趣! DV时代的爸爸妈妈们,准备好了吗?快来搭乘2004年的DV头班车——  相似文献   

10.
国外DV技术的引入深刻地改变了影视艺术在中国的人文生态环境,在高校影视教育中进行DV实训正成为一种必然,然而在DV实训中却存在着选题思想性不足,DV作品播出平台狭窄,师资匮乏,设备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思考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尹瑶 《文教资料》2010,(5):234-235
DV创作使大学生找到了一个可以反映自己对生活独特的观察与体验,以及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有效途径。他们借DV与人分享他们的生活经历、精神感悟。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DV创作的优、缺点,以期促进大学生在DV创作中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使DV创作进入一个更高的层面。  相似文献   

12.
DV剧是目前高校的流行文化之一。把开放实验室和大学生DV剧创作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行动研究实践,构建大学生DV剧创作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为高校DV教育提供新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杨志华  龙菲菲 《考试周刊》2013,(29):172-173
如今,DV短片已经遍布于大学校园,大学生成为DV短片的主要创作者。然而,大学生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DV短片创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一个大学生的视点分析校园DV创作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优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如今大学校园里,活跃和流行的不再是过去的诗社或文学社团,而是以DV为主体的各种影像活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拿起了DV,去拍摄属于自己的作品。各类赛事随之而起:首届大学生国际影像交流周、“DV新世代”中华青年影像大展、第十届大学生电影节DV作品大赛……菁菁校园里,正在悄然涌起一场以DV为载体的“新电影运动”。这一期的“大学城”,请看华南师大的精彩DV故事。  相似文献   

15.
DV与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针对目前国内出现的DV热现象,对DV这一事物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的开展,论述DV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关系,提出利用DV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浅谈校园DV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DV创作的意义和特点、校园DV作品要求和创作过程,为校园DV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史剑辉 《池州师专学报》2010,(4):105-106,135
文章从考察影像传播起源出发,界定影像传播形态分析影像传播特性,进而对DV影像传播从:作为影像传播工具的DV,作为大众影像话语权的DV,作为大众影像文化的DV等三个方面,对其特性及表现形态进行了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8.
在近几年发生的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中,DV拍摄者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捕捉的影像显得弥足珍贵。在专业媒体缺位的情况下,DV新闻在网络上、电视上的传播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重大突发性事件中DV新闻的独特价值、传播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DV新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DV创作是一种普通大众都能参与的影视创作,近年来被当代大学生所喜爱并且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但我们也看到大量的校园DV创作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指导,也显现出作品主题不够鲜明、思想性不强、题材单一、范围狭小等弱点。笔者针对上述特点提出了加强大学生DV创作选题指导的办法,同时在客观上也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发挥了校园DV作品的德育功效。  相似文献   

20.
DV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便捷实用的数字化视觉艺术创作工具已逐渐渗入到中小学教育领域,DV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本文论述了开展DV教育教师应掌握的基本原则,DV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并通过实例说明DV教学应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