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丽琼 《科教文汇》2009,(18):75-7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可见,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既有必要的现实意义,也有重要的理论支撑;教师和家长只有发挥出自身独特的作用,才能使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真正协调起来,共同为幼儿的发展谋幸福。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教育理念的开放性,十分重视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求"幼儿园应该与各种教育资源相结合,与家庭、社区紧密相联系,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发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开阔幼儿学习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姚爱清 《金秋科苑》2009,(8):215-216
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实施中,《纲要》还提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实施中,《纲要》还提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认真学习《纲要》的同时,深刻领会其精神内涵,现将我园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时,如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谈谈我们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人文精神"的实质也是要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通过创设人文精神氛围来培养幼儿的人文精神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当前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生活中缺少人文精神的教育。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应从幼儿互动、师幼互动、家长与孩子生活的互动中以及大众媒体和社区环境等方面渗透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要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赵秋燕 《知识窗》2014,(16):15-15
在学前教育中,家庭、幼儿园必须与幼儿进行互动,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促进幼儿的进步。本文探讨了家庭、幼儿园和幼儿三方互动教育模式的实施策略,以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是我国农村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本研究选取四川省绵阳、内江、自贡、乐山、成都五个地区不同等级的30所幼儿园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这些幼儿园在健康安全、课程实施以及家庭与社区的合作方面均亟待提高,建议相关部门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提高幼儿教师的入职门槛,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多形式的帮扶制度,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的更新,教育观念的发展,幼儿早期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看成是"学习的基础,教育的灵魂。"而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其终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但经常听到许多家长抱怨家里书很多,孩子就是不爱看,成天看电视,玩游戏。早期阅读的开展仅仅依靠幼儿园的教育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应充分与幼儿园形成合力,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共同培养幼儿对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1.
个性的发展最终形成个人品质。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承担着幼儿个性与品格发展的任务,改变传统幼儿教学观念,深入了解幼儿心理规律,改善教育方式方法,是新时代幼儿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探究了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因素,指出了在现阶段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错误,并且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而东渡苑风景区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社区人文资源。  相似文献   

13.
幼儿时期形成的行为习惯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幼儿园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促使和培养幼儿形成优良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但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仅仅依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由于幼儿受到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影响,因此家庭和幼儿园协调统一,共同合作,才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基础。本文简述了家园合作的概念和重要意义,并对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和途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贾蕾 《科教文汇》2008,(17):59-59
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人文精神”的实质也是要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通过创设人文精神氛围来培养幼儿的人文精神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当前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生活中缺少人文精神的教育。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应从幼儿互动、师幼互动、家长与孩子生活的互动中以及大众媒体和社区环境等方面渗透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使用因素分析的方法修订了《儿童自信心发展水平教师评定问卷(城市版)》问卷,对幼儿园幼儿的自信心结构进行了探索,并对沈阳市三所社区家庭式私立幼儿园的幼儿与公立幼儿园幼儿的自信心结构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社区家庭式私立幼儿园幼儿的自信心结构可以归结为五个因素。两者在自我表现和自我成就两方面具有一致性,在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进取、自我胜任和自我肯定方面表现出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唐燕  王江洋 《科教文汇》2010,(2):191-192
使用因素分析的方法修订了《儿童自信心发展水平教师评定问卷(城市版)》问卷,对幼儿园幼儿的自信心结构进行了探索,并对沈阳市三所社区家庭式私立幼儿园的幼儿与公立幼儿园幼儿的自信心结构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社区家庭式私立幼儿园幼儿的自信心结构可以归结为五个因素。两者在自我表现和自我成就两方面具有一致性,在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进取、自我胜任和自我肯定方面表现出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孩子的健康已成为当今社会、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寻,但个体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为此,我们提出了"幼儿生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旨在使更多的家庭走出育儿误区,让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观察,借助观察到的事例来分析幼儿行为,从而促进幼儿的个性化成长。一要明确观察目的,做活动的"有心人"。二要在观察中调整,做幼儿的"合作者"。三要在观察中反思,做家长的"引导者"。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要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在《指南》指导下,积极看待幼儿,并在全面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发现每个幼儿的潜能,拓展与提升幼儿的经验,为家长提供孩子发展的有效资料,促进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发展,促使幼儿获得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服务是幼儿的内在需要,天性使然,幼儿通过服务他人,就能得到认同和接受。以往的幼儿服务意识只是由幼儿园单一化的教育培养,缺少来自家庭、社会和幼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成效不明显。为改善这一状况,笔者提出以家庭德育教育为根本出发点,结合幼儿园"学雷锋"主题教学活动和相关社区资源,建立全面、立体的提高幼儿服务意识的有效实施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呈现的就是我园大班幼儿以"学雷锋"活动为载体,提高服务意识的具体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陈艳蓉 《科教文汇》2010,(6):62-62,66
本文分析认为由于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是息息相关的,幼儿都热爱游戏,而且游戏对于幼儿的身体、语言、智力、情感、社会性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家庭、社区要尽可能为幼儿的游戏创造良好的条件,让游戏渗透到幼儿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