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施言 《科教文汇》2012,(29):138-139,147
戏剧文献翻译是艺术专题文献翻译的一个领域。戏剧语篇以对话为主,具有很强的口语特征,因此其翻译策略不同于普通文学翻译。莎剧对西方戏剧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而朱生豪作为中国译莎第一人,其戏剧文献翻译特点值得探讨和借鉴,本文将以朱生豪的莎士比亚戏剧经典译作为案例,探讨朱生豪先生莎剧翻译的特,氦以及其对戏剧文献翻译策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翻译风格是指译者受到时代背景和自身生活经历的影响,在进行翻译时根据翻译目的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翻译策略和艺术表现方法而使译作表现出来的个人翻译特色.莎士比亚的戏剧内容生动、丰富,含有大量艺术技巧.我国翻译家朱生豪主要使用归化和意译手法,用优雅的语言进行了创造性翻译,使其不仅容易被读者接受,也能很好地传达作品本身的风韵.  相似文献   

3.
诗歌翻译一向是翻译中的难题, "形"、"神"兼备的原则可说对诗歌翻译有特殊意义.唐朝杜牧的<清明>诗,诗意悠远,清新明快,传诵千古,当代不少翻译名家都曾翻译此诗.本文将从诗歌翻译的原则出发.对<清明>诗的几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牧童"与"行人"的译法,以祈对更好地翻译此诗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朱生豪的生平经历着手,根据戏剧文体的特色,通过对他莎剧中译本中语言实例分析,得出朱生豪翻译的语言特色在于他着重文笔的流畅,志在翻译的神韵。  相似文献   

5.
根据目的论,译文在译语文化中要实现的功能将影响翻译的过程.本文分析了五四前的译语文化环境,儿童翻译文学在这一时期要实现的目的,以及这预期目的对翻译过程产生的影响,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了"五四"前的儿童文学翻译的脉络.  相似文献   

6.
杨宪益是我国当代成就卓越的文学翻译大师,为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杨先生毕生从事翻译,译作数量惊人,其名声在翻译界如雷贯耳,但却没有专门著作阐述其翻译思想。为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对其翻译思想及其起源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杨宪益翻译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他对翻译目的、翻译标准、可译性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其翻译原则是以"翻译即临摹"为认知基础的"忠实于原作",其"文化翻译观"是:翻译是语言背后的两种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杨宪益的翻译思想根植于其深厚的学术功底,是在其一生不断的翻译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杨国民 《大众科技》2007,(8):205-208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网站的对外宣传作用日益重要,但遍观众多网站,其汉英翻译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文章从旅游网站汉英翻译"内外有别"的必要性说起,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旅游网站汉英翻译时译者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即基本信息传递原则,文化信息增补原则和审美信息转换原则.  相似文献   

8.
翻译实践成果丰硕的许渊冲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颇有心得并独树一帜,提出"三美"、"创优"论等翻译思想,有其创新意义,但有较大局限性。在概括许渊冲的翻译主张和肯定其创新价值后,分析了其行之不远与和者寥寥的三方面局限性原因,指出可以以许渊冲翻译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又一基础,进一步加强其系统化研究和论证,从而有利于促进建立更加系统和完善的、从而具有更高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的中国特色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9.
戏剧译本的对象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读者,而且还包括导演、演员与观众。译者在翻译中应时刻注意译本的可演出性。在处理剧本中的文化因素时,应根据译入语的文化规范及传统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比较《茶馆》的两个英译本,探讨了戏剧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目前大学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把科技翻译作为大学理工科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这一观点,并就如何进行科技翻译教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约翰·德莱顿是17世纪英国文坛上的重要人物,在诗歌、戏剧、翻译和文学批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就翻译而言,他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是17世纪翻译史上的最高峰。他从自身的切身实践出发,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并且不断补充完善,这对当时的翻译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他的翻译三分法和翻译是艺术的论断,直到今天还仍然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2.
<翻译论>是许钧先生数廿年来对译学工作的思考和总结的结晶.本文拟从"论"入题,从宏观角度上通过对书名、内容编排、研究思路等方面对该书进行了分析.认为本书对于翻译的宏观认识和系统梳理有相当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名片是涉外、社交场合等与他人交往的窗口,名片的翻译尤其是姓名的翻译会直接影响到涉外交际.姓名的翻译要遵循两个原则:"名从主人原则"和"约定俗成原则".姓名的翻译应主要采用音译法.本文将主要分析名片翻译中的中文姓名英译方法以及在翻译实践中碰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黄采苹 《科教文汇》2010,(25):127-128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的核心理论。该理论包括三个准则:目的准则、一致准则和忠信准则。本文以白芝(Cyril Birch)和汪榕培的《牡丹亭》译本为例,通过分析两位译者对戏剧中典故的不同处理手段,得出如下结论:(1)目的论可用于分析戏剧文本的翻译;(2)译者不同的目的导致了译本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的戏剧最充分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真、美、善三种主要倾向.其中,他的名剧《艾那尼》是浪漫主义戏剧的不朽之作,真的是如《(克伦威尔)序言》中要求的那样"将艺术从古典主义中解放出来".在剧中,他坚决反对新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教条,强烈要求戏剧的创作自由,并且鲜明的表现出了反封建的立场.本文分析了《艾那尼》怎样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真美善",及其与古典主义的激烈对决.  相似文献   

16.
瓦格纳,德国歌剧的改革者,一生致力于歌剧改革,实现了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本文从分析瓦格纳的几部代表歌剧入手,阐述了瓦格纳歌剧创作的特征--一种集戏剧、诗歌、音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瓦格纳的歌剧创作风格对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模糊理论的概念和内涵,阐述了它与文学翻译的关系及其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即戏剧;诗篇;散文和小说.文章认为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在语际转换中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模糊理论的作用不可低估,不可或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忠实和流畅地传递原文的风姿和神韵.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3)
当前,我国在翻译人才的需求方面,应用型人才占据绝大部分,也就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强大的翻译实操能力。基于此翻译教学中,"翻译工作坊"模式逐渐兴起,本文探讨了"翻译工作坊"的由来与国内外发展情况,分析了"翻译工作坊"在翻译硕士专业(MTI)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及其具体方法,总结了"翻译工作坊"教学对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周匆灵 《科技广场》2009,(6):250-25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对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翻译已成为现实社会中的热点,但就如何将字面意义及蕴含寓意兼顾两全并非易事.本文将针对英汉翻译中外交用语的翻译技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子承 《百科知识》2021,(15):65-66
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语言是根植于这个民族或者国家的文化的.没有语言, 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也只有能反映文化才有意义.因为翻译首先涉及到的是意义, 而词只有与文化相关联才有意义, 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操作的时候, 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在进行文本翻译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翻译也应该注意事件所处的语境.结合语境和文化才能够对这类文本进行一个"忠实"翻译和传播.自2019年底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到现在,社会上对于疫情的相关讨论,依旧在进行着.许多网络词汇被网友们引用而成为2020年的"热词".对于这些"热词",翻译界需要做的是如何更好地进行翻译和传播.但是这些词汇的翻译千奇百怪,许多翻译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如何翻译对、如何翻译好这些"热词"成了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