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对毛南族中学生的体质进行调查,探讨影响其健康水平的因素,分析毛南族中学生健康教育发展存在的不足,为我国其它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课外体育活动是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多种方法,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内容的体育教育活动。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乌鲁木齐地区的12所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少数民族体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揭示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为如何更好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提出建议。为改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贯彻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学体育与健康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如果教师不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生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产生不愿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情绪.因此,教师应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采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寓德育与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学生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学校体育是中学生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王希海 《精武》2012,(13):70-70,7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滨州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体育健康课程与课外体育活动质量不高,体质监测流于形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武陵地区中学生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武陵地区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间、内容、动机、体育消费状况、体育师资及场地设施等方面着手调查,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旨在增强中学生体质,提高民族素质,推动民族地区体育教育的发展,同时为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在西部地区(尤其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青少年中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植于少数民族文化土壤,凝聚着少数民族的精神内涵与民族价值观。该文以大湘西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入手,阐述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现实意义,接着剖析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现状,最后提出新时代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实施对策,期望对大湘西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湘西中学体育教育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等现状进行分析,为全面实施体育素质教育,提出了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围绕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弘扬民族体育,开展群众锻炼;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引导素质教育等4条基本途径,为该民族地区中学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和掌握广西仫佬族与壮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差异,对广西仫佬族1419名学生的体质调研资料进行统计并与2010年广西城乡壮族7~15岁学生的调查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广西仫佬族与城市壮族学生身高、体重均值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身体充实度落后于城市壮族学生的平均水平,体型接近乡村壮族学生群体,男、女生身体形态生长突增高峰的开始年龄分别为13~14岁和10-12岁;肺机能发育水平以及柔韧素质仫佬族学生明显优于城乡壮族学生水平;视力不良检出率仫佬族与壮族学生均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并随学龄呈逐年增长趋势。因此,应根据各民族学生体质指标态势,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体育锻炼等干预措施,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西仫佬族7~15岁学生体质发育差别及其变化趋势。根据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的测检方法,对1419名7~15岁仫佬族学生进行检测,并与全国汉族和广西汉族、壮族乡村学生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仫佬族男、女生身高、体重指标低于全国和广西汉族乡村学生平均水平;肺机能状况优于全国汉族和广西壮族乡村学生的平均值;女生柔韧素质较低于全国汉族乡村学生,优于广西汉族和壮族乡村学生;视力不良率低于全国汉族和广西汉族、壮族乡村群体学生平均值。该地区仫佬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与汉族乡村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建议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公共服务供给在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效的供给保障有助于改善现有的民族地区治理格局。文章对少数民族体育推进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现代化治理的路径进行了研究,旨在从体育文化资本视角出发来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治理水平。研究认为,现阶段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存在整体水平滞后、供给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均衡;社会结构复杂、协同治理机制尚未形成;公共服务成本高、群众权利意识淡薄等问题。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其具有驱动经济发展,促进民生健康,建构社会和谐的多重价值功能。鉴于此,对少数民族体育提出适应性与针对性的科学规划,指出政府与多元主体共建治理,体育与旅游产业理性业态融合等现代化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仫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仫佬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农业民族,其聚族而居,保持着浓厚的宗族血缘关系。仫佬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仫佬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不仅与民族的心理、气质、经济、文化道德和社会发展有关,也与仫佬族的生存环境、节日庆典、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结合在一起,鲜明地显示了宗族血缘关系的特点和农业民族文化的特色。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仫佬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和系统的研究,保持仫佬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特色,传承其优秀文化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湖北体育科技》2019,(6):561-564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有关健康教育的文献进行研读,并对我国中学生健康教育的现状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梳理,针对中学生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家庭、学校、社会3个层面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在探究思考的基础上,建议首先编制适合我国中学生健康教育的教材,其次建立高素质的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整合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最终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教育,以期为中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沙飞  魏姣 《精武》2012,(32):91-91,93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江宁区中学生体质与健康进行调研,对影响我国中学生体质与健康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的认知度,以期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出发为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办法及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来源于生产生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球",是仫佬族民众的智慧结晶,有浓郁的民俗特色.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仫佬族"竹球"的起源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以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为契机,有针对性地提出"竹球"进校园对策,促进对仫佬族"竹球"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趋向大众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热点之一。仫佬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是罗城县传统文化的一份宝贵财富,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着重从仫佬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和游客身心需要的角度,研究仫佬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价值,结果发现仫佬族传统体育作为旅游资源具有新奇美的价值。参考仫佬族传统体育活动满足人们探险猎奇的心理,净化心灵,调节身心平衡。仫佬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能使参与者接受传统文化体育,还可以发展当地经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潘聚仟 《体育科技》2014,(3):101-103
为了解仫佬族与瑶族7~15岁学生生长发育及体质状况的差异,根据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的测检方法,对广西仫佬族1419名学生进行检测,并与广西瑶族学生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仫佬族学生体格发育相对落后于瑶族学生的平均水平,体型趋向细长、瘦弱态势,但肺机能、上肢力量和下肢爆发力显著高于瑶族学生的平均水平。因此,应根据仫佬族与瑶族学生各自的体质发育优势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体育锻炼等干预措施,以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从调查山西省中学生健康的现状入手,在占有大量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目前吕梁市中学生健康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教育主管部门开展中学生健康行为教育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提高中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韦雅青 《体育世界》2013,(11):71-73
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横岸村吴姓、东门镇中石村银姓、龙岸乡马寨村罗姓、四把乡新村谢姓民间依饭节及2009中国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在仫佬族依饭节中开展仫佬族传统体育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效应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仫佬族传统体育在依饭节中的大力开展所取得的社会效应是显著的,主要体现在:一是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民族的持续与发展;三是促进民族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四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吴岳衡 《四川体育科学》2011,(2):113-115,124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前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学前体育教育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前体育教育存在社会关注不够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学前体育教育促进不够等问题,并针对其主要问题提出丰富学前体育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并发挥家庭和社区的体育教育环境等建议,旨在为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学前体育教育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