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涌现出了大批高职高专和高级技工培训中心,但是由于资金、场地、师资、设施等原因,真正能够培养高级技工人才的学校寥寥无几,对于庞大的人才需求市场来讲,无异于杯水车薪。而要真正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还需要企业自主培训。这一点在许多发达国家都有佐证,他们的大企业、跨国公司,都有自己的高级人才培训中心,他们把享受培训作为最高的待遇和福利。今天,我们既然已经步入市场经济时代,就必须自觉适应这一规律,同时企业培养自己的高级(技工)人才,也是创造全心留人良好企业环境的…  相似文献   

2.
提高职工整体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张桂仙,张秀珍河北省保定市石油化学工业局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服务,结合生产按需施教,真抓实干求发展,面向市场育人才。使职工教育为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服务。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为企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的主体,技能人才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必须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企业改制的大潮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同时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对如何改进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的由国家统一调配的人才管理体制正在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管理体制转变。人才可以自由流动,企业和个人有了双向选择的机会。企业从被动接受国家配置人才转变为真正自由用人单位。个人从被动服从国家分配转变为可根据自己意愿自由择业的劳动者。在相对于从前宽松得多的人才流动制度下,企业如何合理配置与使用人才,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将通过人才“配置”、“激励”、“培养”三个部分,阐述现代企业人才管理。  相似文献   

5.
兖矿集团作为全国煤炭行业的龙头、国有特大型企业,近年来走出一条适合兖矿集团特点的职工教育培训的新路子,培养造就出一支具有参与国际竞争实力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促进了企业高速、稳定、健康发展,概括说,就是积极实施职工教育“三大工程”,即“高层次人才培训工程、非煤产业人才培训工程、高产高效人才培训工程”,逐步形成具有兖矿集团特色的、分类分层次的、多形式多渠道的职工教育培训新体系。一、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分类分层次开展培训1.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外委专业性培训。为了适应岗位和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 供销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批能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教育和培养这样的人才,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里迎风破浪。回顾前一时期供销社职工教育的状况,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上,我们还存在着这样几种倾向: 一是集中统一的办学体制与为适应市场自主办学之间的错位。集中统一办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集中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7.
构建高校"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国内的众多企业要想在这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人才”的力量,其中“营销人才”的作用是最直接的,影响也是最大的;目前我国高校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陈旧、落后,难以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因此必须对之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才能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营销人才。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与企业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促进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直接为企业一线服务的,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生产一线是职业教育的最佳实习课堂,企业的发展会促进人才的需求、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也将面临如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尤其是技师这类高级技术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只有坚持教育创新,积极探索校企结合的教育和培训方式,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培养出高素质的技师队伍。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企业管理》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适应新世纪市场经济和企业改革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材,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培养外语交际能力华北电力学院黄建敏,王迎军,齐亚莉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这样看来,高等教育就面临着一个如何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国际经济竞争需要的人才的问题。我们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参与国际竞争后,相应地,对既掌握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1.
职业技术教育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 ,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 ,与现代生产息息相关。市场经济需求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它所要求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完全区别于传统教育。抛弃传统教育旧模式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已势在必行。一、传统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现代市场经济迫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现代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现代的生产技术。自 6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世界各发达国家均大量培养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本科层次人才 ,他们在理论…  相似文献   

12.
我谈三个问题:##D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建设的需要。虽然吉林省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职教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仍偏低,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富余人员过多,人才愿乏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从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来看,一些人不适应经济形势日新月异的变化,无论从思想观念上、知识结构和能力方面,都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都需要下苦功夫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自己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从企业专业技术队伍来看,据统计,在全省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发展战略研究已经成为事关企业发展,而且会发展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稳定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本文认为,企业要注意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质量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的人才,必须坚持教育先行,质量第一的原则;要以建设具有一流水平与质量的,能够培养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发展战略研究人才的师资队伍为重点和基础;积极创新制度,形成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与使用模式;坚持搞活政策,充分激发和调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发展战略研究人才自觉创造业绩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搞好企业领导人员岗位培训的几个基本环节●刘东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化的经济,实现整个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这场革命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尽快培养出我国宏大的职业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培养出熟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张金学,李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其生命力就在于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人才。几年来,我们在部科教司的领导下,坚持教学质量是我院命根子的思想,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6.
企业单位试行全员聘用制度,是用人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企业人事制度的重要措施,对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调动企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成人教育中的教育育人与管理育人常桂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和企业迫切需要大量合格的实用型人才。要适应新形势,培养合格人才,就要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上下功夫。一、教书育人1,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书——教育者...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才的竞争,越来越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取胜的趋势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呼唤着大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广大的社会成员为了适应工作转移和就业结构多极化的需要、主动要求更新知识,增加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电大教育应积极进行改革,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具有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特别是公司创一流目标的制定,对人力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这一需要必须在企业实施人才工程,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企业。为此,四川省公司制定了“教育培训‘十五’计划”,组织实施“463”人才工程,即“十五”期间,选拔和培养400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600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000名高级生产技能人才,以培训“三高”人才为重点,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为人才的成长搭建舞台。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渴望得到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大量人才。当代大学生思想的现实性、复杂性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辅导员带来困惑和挑战。它要求高校辅导员尽快转变观念,迅速建立与之适应的工作方法和方式,圆满完成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