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中等师范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政治课教学有其重要的责任。教育部关于《中等师范教学计划》规定:中师政治课讲授高中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看到中师和中学的共性,又要注意它的个性。我认为,要完成中师政治课之教学任务,以下几点应予重视。一、要准确地讲清概念中师使用的中学教材一个特点,就是概念较多。学生只有弄懂这些概念,才能进一步学习原理。因此,教师准确讲清概念就成了学生掌握知识的首要环节。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是紧扣此环。如关于物质概念的讲解就是一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个概念,教科书用这句话本来是表述得很  相似文献   

2.
中学政治课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基本的政治理论常识,并初步学会运用理论观察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应当把政治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因为只有让学生听懂教学内容,领会理论的基本精神,才能达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要把政治课讲得通俗易懂,教师要熟悉学生,教学才能有的放矢。这样,学生听起课来,会感到教师讲的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对起头来,不是生疏、玄妙,而是平易、亲切。我平时着重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他们对国内外形势,工农业生产、学习、生活各方面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就是概念教学,把抽象的政治概念讲清讲透,做到概念清、道理明,这是政治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学习基础、心理品质、个性特点各不相同。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思想政治课概念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学的语文教育处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存的两难境地。虽然与其他主要学科有相同之处,但语文这一母语学科所具有的一些特殊性,又可以使我们很有信心地同时挑战这对立而统一的两种教育。根据中学语文浅教深考的现状,我们提出了深学浅考的应对策略,这或许也正是笔者对当今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另一种解读与诠释。反题:浅教深考现在我们基层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老师教学生教得浅,考学生却考得深。教的是一般知识,考的是特殊知识,不考学生懂的会的,单考学生不懂的不会的。造成这种微妙的语文教学心理的原因非常复杂。或许是…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泛读与精读伊盟纺织公司子弟学校郭明义阅读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紧紧抓住这一个基本环节,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内容和知识结构,才能使学生深刻领会老师的讲解。一般地说,思想政治课的阅...  相似文献   

6.
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有“三难”:一是概念原理抽象,学生畏学;二是教师教学僵化,学生厌学;三是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学而无用,因而弃学。如何让学生想学、爱学、学好思想政治课,是每一个思想政治课教师时时都在研究和实践的课题。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要让学生想学、爱学、学好思想政治课,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使学习过程变为学生自我主动思考的过程,使教学过程由原来传授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习具有探究性。  相似文献   

7.
郑真贞 《教师博览》2023,(12):33-35
教育日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浅表性的学习被多数人所否定,深度学习得到推崇。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味回避浅学习,过度追求深思考,反而容易脱离语文教学的实际,可能欲速则不达。紧扣语文学段目标、要求,根据文本的实际教学价值,删繁就简,当浅之浅,该深则深,注重实践,是教师处理好学生学习“深”与“浅”关系的教学准则。  相似文献   

8.
受直线式思维主导,思想政治课教师对概念一般只进行轻描淡写的简单处理,因为概念都比较抽象,学生对概念往往理解得不透。所以概念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是一个难点。在当前社会条件下,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有些力不从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可以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吸收新知识。笔者借助于系统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而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如何使政治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有  相似文献   

10.
钻研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教师对教材理解得透彻,讲起课来就不会以概念解释概念,以词解词,停留在定义加例子,死板地解释课文上.如果教师能讲清道理,深入浅出,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可见,唯有深入钻研,才能融会贯通;唯有透彻理解,才能运用自如. 钻深钻透的标志是:能够高屋建瓴,驾驭教材,而不是为教材所局限,作茧自缚.钻深钻透,并不意味着钻牛角尖,而是要下工夫融会贯通.教师要理清知识间的关系,挖掘知识的本质,明确教材的来龙去脉,创造性地去掌握运用.那么,教师怎样才能钻深钻透教材呢?  相似文献   

11.
陈德颖 《中学文科》2005,(12):21-21
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当前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该站在这次改革的前沿,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开阔学生视野,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更加适应社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感人深者莫先乎情平罗县姚伏中学杨继武语文课除了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外,还应渗透思想教育,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必然是一位有着丰富情感的人。”教师若能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情...  相似文献   

13.
现在我们基层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老师教学生教得浅,考学生却毫不含糊考得深。教的是一般知识,考的是特殊知识,不考学生懂的会的,单考学生不懂的不会的。这种考法,真正折腾的是学生,害苦的也是学生。一些成绩很好的学生正是在这浅教而后深考的龙套中迷失了自我,成为考试的奴仆,失去了本属于他们的更深厚丰富更个性化的语文学习。大部分中等生正是在这一次次深难考试中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找不到了语文考试的感觉,在这浅教而后深考的语文恶性循环中,他们的学习不是向上升进,而更多的是向下滑坡。至于相当一部分差生,这种语文考试对于…  相似文献   

14.
人们往往把政治课教学理解为讲观点、讲概念、讲原理,学生也把政治课当成记观点、记概念、记原理,认为学习政治就是死记硬背。这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误解。但如何将呆板、生硬的传统讲解式政治课教学变成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受学生欢迎的现代教学,确需教师做好调整和转变。  相似文献   

15.
韩俊贤 《快乐阅读》2011,(11):16-17
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而且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如何使政治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讨论新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是课程的传递者、执行者,学生是课程的接受者、吸收者。教师只需讲清讲对现成的结论,学生只需听讲和记忆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推进,教师要转变教学角色,从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向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转变,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怎样教好政治课,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这里,结合哲学常识第三课:《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讲清概念,为学好基本原理打好基础。 政治课中的概念,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说,它是思维的形式、判断的依据、推理的基础;从掌握理论的角度来看,概念又是原理的部件、说理的论据、分析的武器。学生牢固而准确地掌握住概念和原理,才能为理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课要掌握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概念和原理较多,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心理特征,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所以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毫无兴趣可言。若要彻底的摆脱这种尴尬的学习境遇,就要积极地探索政治教学的新方法,提高学生对政治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气氛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定情景,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因素。良好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气氛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本文就如何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气氛,谈谈自己的看法。理论联系实际。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不感兴趣,原因是因为教师讲条条,理论脱离实际,理论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头脑中的疑问,课堂教学犹如一潭死水,既扼杀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使教与学陷入困境。只有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才会使学…  相似文献   

20.
"深文浅教""浅文深教"似乎是一个定论,在期刊论文中找查找,在从论文数据库中搜索,发现观点惊人地一致。《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于这样一个"定论"我们更要慎思而明辨:果真如此吗?为了能更好地把问题说清楚,先来界定几个概念。所谓"深文",指思想深刻、情感幽深的,不易理解、把握的文本。所谓"浅文",指思想浅显、情感直白的,容易理解、把握的文本。语言只是思想情感的载体或者说是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