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新课改中对中学的语文课本作出了很大的改变。其中对于学生阅读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阅读的教学做出有针对性的变化。新的语文课本中提倡学生要培养个性化阅读的习惯,要求教师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习惯的培养。个性化阅读需要结合学生个人的特点,强调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笔者在对个性化阅读进行大量的研究基础上,总结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探讨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意义,期待能够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阅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简绿振 《考试周刊》2011,(20):50-51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与灵魂,语文阅读不仅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且是教师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教师个性化体验和感知文本之间的过程。个性化阅读是对学生、对教师和对文本最好的尊重。  相似文献   

3.
个性化阅读是指阅读者与阅读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阅读发生在阅读主体与阅读客体之间,要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必须落在"个性化"和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上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经验。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读书,读出自己的感想。而课堂教学,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阵地,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注重个性化阅读,才能促使学生张扬个性,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阅读。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放手让学生自主选定阅读主题,自主取舍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少了以往的那种教师繁琐的支离破碎的分析,多了自主学习、讨论探究的机会,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真正确立了学生阅读的主人地位。  相似文献   

4.
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因其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多视角多层面地解读文本而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但是,由于教师理解上的偏颇,加上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所产生的远离审美共性的极端个性化体验,在实际教学中,极易出现学生的阅读脱离文本或教师教学实际情境的过于"个性化"的现象。笔者认为:个性化阅读要体现课改的大方向,实现从目标到手段、从学生到教师的多元回归。一、课堂理念回归:个性化阅读不应成为摆设和作秀虽然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深受广大教师的认同与喜爱,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将这一理念"一分为二"  相似文献   

5.
蔺忠绘 《林区教学》2014,(11):20-22
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克服了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阅读感悟代替学生阅读感悟、教学缺乏生机和灵性等种种弊端,而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但是又走进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误区。鉴于此,在列举个性化变成自由化、缺乏正确的鼓励和引导、基于浅表性思维等几个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阅读要基于文本、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调动学生有效思维等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6.
吕日辉 《考试周刊》2010,(49):33-34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已是大势所趋,这和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的阅读体验替代学生的阅读感受把结论硬塞给学生相比,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从目前的教学实践看,阅读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当我们大力提倡个性化阅读的时候,很多教师慢慢忘记了最根本的一点——个性化阅读也是"阅读",即同样是对文本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创新出跟当下时代更合适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当做教学重点,把这一做法落到实处。让学生自己主导阅读,不要被正确答案牵制,要有自己的思想,发散自己的思维。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先了解阅读规律是什么,这样可以对学生个性化阅读起到更好的作用,个性化阅读中,学生的主导位置必须要重视,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发表感悟。下面就是关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一些知识。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个性化阅读能力一、尊重"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个性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在教学中,教师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  相似文献   

9.
个性化阅读包括学生阅读个性化和老师阅读教学个性化两个部分。个性化阅读不是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个性化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阅读介质的反映。个性化阅读的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导”出来的;教师是教学生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和教学环境是客体。  相似文献   

10.
正个性化阅读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焦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学要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个性化阅读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阅读,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有更多与文本亲密接触的机会,可以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这  相似文献   

11.
尽管学生的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但只有实现学生智慧和情感的和谐共生,才能促进学生阅读个性化。如何点燃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火种",这得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促进,依赖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一、阅读文本,感悟文本,使个性鲜明1.把握典型问题,引导学生个性地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12.
个性化阅读带有鲜明个性特点,可以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新课标改革尤其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研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的素养在个性化阅读中得到提升,促使阅读教学目标实现以及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因其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多视角多层面地解读文本而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但是,由于教师理解上的偏颇,加上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所产生的远离审美共性的极端个性化体验,在实际教学中,极易出现学生的阅读脱离文本或教师教学实际情境的过于"个性化"的现象。笔者认为:个性化阅读要体现课改的大方向,实现从目标到手段、从学生到教师的多元回归。一、课堂理念回归:个性化阅读不应成为摆设和作秀虽然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深受广大教师的认同与喜爱,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将这一理念"一分为二"  相似文献   

14.
个性化阅读的提出顺应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潮流,其主张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对个性化阅读的内在六大关系分析研究,提出个性化阅读要分清广义与狭义之别;个性化阅读教学追求个性和共性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寻求个性化阅读体验和文本意义的平衡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求有个性的教师;自主合作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本学习方式;加强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相结合是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组织形式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个性化阅读已经被教师所接受,整体教学效率有待提高。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促进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学者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对他们进行阅读指导、引领和点拨,但是不要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参与个性化阅读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但是部分教学者过于注重引导学生提出标新立异的见解,哪怕出现了偏差,出现不尊重原意的过度解读,也并不加以阻止,这样的教学反而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7.
个性化阅读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阅读应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多元、正确地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与实践阅读的教学行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只能是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和对话中才能得以体现和展示的。尽管学生的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个性化阅读的平台,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震颤,进而进发个性阅读的火花。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阅读应该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不能以自身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因此,"个性化阅读"已渐渐被语文老师重视起来。教师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一、吃透文本,引领个性化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让学生以自己的阅读表现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阅读学习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将自己的阅读经验强加给学生。故此,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一言堂”与“满堂灌”教学方式,真正地授予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的主动权、自主权,让学生在不游离于文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尽情品味个性化阅读时产生的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