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企业创新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是中国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当务之急,从企业创新的内涵入手,对企业创新的五个组成部分,即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中国企业实施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增强竞争能力,为此,着重从企业组织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4个方面对企业创新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刘海兵  杨磊  许庆瑞 《科学学研究》2020,38(6):1096-1107
后发企业高效追赶模式的内在机理及技术创新能力如何演化已经成为学术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纵向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对华为公司1987-2018年的技术发展历程展开研究,试图从“创新战略--创新范式--技术创新能力”整合性研究视角探讨后发企业实现高效追赶的微观机制,刻画其技术创新能力演化轨迹。通过研究本文发现:第一,后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是从模仿创新能力到初级二次创新能力到成熟二次创新能力再到集成创新能力,最终走向原始创新能力的过程,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从技术距离、技术效率、技术储备三个更加聚焦技术层面的维度进行测度;第二,与后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匹配的创新战略经历了“市场利用性--市场利用和技术利用—高市场探索性、低技术利用性—高市场探索性、高技术利用性—市场探索和技术探索”的演化过程,创新范式经历了 “技术驱动—技术追赶—技术与市场并驱—市场拉动—市场超越”的演化过程;第三,探索性尝试从知识生态的视角挖掘后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即知识循环机制、知识演化机制、耗散结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的组合及其与组织、文化的集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技术创新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和创造财富的源泉。技术创新的协调发展是技术创新发挥其全面效益的基础。单一的技术创新将使企业逐渐缺乏生命力和竞争优势;组织和化因素在促进和提高企业创新活动效率上,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与管理的传统视角,必须以系统的观点、组合与集成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基于此,本在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技术创新与管理新范式,即:技术创新的组合及其与组织、化的集成。结合浙江省典型企业的具体实例,对组合创新的三个层次,即: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组合;渐进创新与重大创新组合;显性创新效益与隐性创新效益组合;组织、化创新及其与技术创新的协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市场结构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往往经受非市场因素的冲击,而精确刻画市场、行政因素对创新的作用机理,将严重影响新时代中国技术创新动力和能力的发挥。本文结合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具体实践,采用面板个体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研究市场结构和行政壁垒对企业技术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在创新效率方面,在技术创新能力的边界生产线以下进行创新是企业的常态行为;第二,从创新动力方面,在不同的行政壁垒水平下,市场结构对企业创新有着不同的非线性影响,而且市场结构也可以通过自身单独作用于企业创新动力;第三,在创新能力方面,有且只有在与行政壁垒的联合作用下,市场结构才能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作用。因此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在不断优化、调整市场结构的同时,更应注重发挥行政政策与市场政策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根据技术创新活动特性和技术创新收益特性,从创新活动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外在性需求和内在性需求两方面,构造了个人激励因素集合。在内在性需求方面,特别提出了企业创新文化对创新主体的自激励作用。针对个人因素集合,从提供外在性诱因和内在性诱因两个方面,构造了企业技术创新诱因集合。以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管理体系为切入点,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7.
汪明月  李颖明  王子彤 《资源科学》2021,43(8):1534-1548
绿色技术创新可划分为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在改进环境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本文构建了绿色技术创新升级和经济绩效改善的关系模型,以642家工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企业3类绿色技术创新均能够显著改善其环境绩效和市场竞争力。②企业环境绩效和市场竞争力是经济绩效传导过程中的重要中介变量。③企业末端治理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企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即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技术创新升级的空间。④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向经济绩效传导的路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表现为绿色工艺创新能够直接产生经济绩效,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绿色产品创新只能通过间接路径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通过上述研究识别了企业3种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传导关系,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经济绩效提升的异同性,给出了更多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经济绩效提升的路径,对于深化绿色技术创新过程认识及优化政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开放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借鉴Henry Chesbrough提出的开放式创新范式,着重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和技术创新资源配置,避免创新的两难境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文章认为开放式创新模式能减小技术创新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开放创新体系下,技术创新将吸纳更多的创新要素,形成以创新利益相关者为基准的多主体创新模式。并融合上海宝钢集团的案例加以阐述。文章提出以全面创新投入替代研发投入来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将更为合理和完整。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是一个商品化过程,创新产品向创新商品转化过程中自然离不开市场,市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分析企业市场创新域选择的基础上,探讨了市场创新的市场风险要素,并对市场创新风险规避提出了几点对策,认为企业应该选择有利的市场创新域,进行适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常亮 《中国软科学》2001,(10):63-67
本文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理论与沈阳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的试点实践研究,分析了在大中型企业中开展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提出了当前推动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盛济川  吉敏  朱晓东 《科学学研究》2013,31(8):1268-1274
 在内向和外向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企业采取何种组织模式才能有效利用内部和外部的知识或技术是企业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基于内向开放式创新和外向开放式创新的耦合关系,本文将内向开放式创新市场拉力路线图(MPRIOI)和外向开放式创新技术推力路线图(TPROOI)进行了整合。内向开放式创新企业在市场分析、产品分析和技术分析三个阶段,可分别采用非股权战略联盟、购买技术服务和购买技术授权的组织模式实现内向开放式创新;外向开放式创新企业在技术分析、产品分析和市场分析三个阶段,可分别采用非股权战略联盟、提供技术服务和提供技术授权的组织模式实现外向开放式创新。借助技术路线图方法帮助企业在在内部技术开发和外部技术开发之间进行决策,在内向开放式创新、外向开放式创新以及封闭式创新之间寻找到创新战略的最佳均衡点。  相似文献   

12.
汪明月  李颖明 《科研管理》2022,43(10):71-80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同环境污染尽早“脱钩”的有效措施,也是全面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动力。企业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并非完全独立,处于不断升级的过程。借助642家工业企业调研数据对政府价格规制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升级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试图回答清楚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态演进过程中,政府价格型规制的作用节点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升级路径是显著存在的,绿色工艺创新是中介变量,且间接路径所占的比重要大于直接路径。政府价格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升级存在正向的调节作用,但是调节的作用节点仅存在于绿色工艺创新向绿色产品升级的过程中,且政府价格规制对绿色工艺创新与绿色产品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具有边界性。上述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如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具有指导意义,也为提升环境治理能力贡献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拓展以质量信号为主要内容的市场信号理论和以技术特征为主要内容的知识转移理论,分别引入技术可供性和技术特征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选取2010—2020年A股上市的313家制造类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实证研究质量信号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质量信号与技术可供性的增强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随着质量信号的加强,技术可供性也有所增强,且技术可供性在质量信号与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技术宽度、技术深度以及技术重叠度等技术特征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并且负向调节质量信号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为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出重视质量信号的发送与接受,提升技术可供性,有效把握与预知技术创新或变革所可能带来的市场效果,保持适当的技术宽度、技术深度以及技术重叠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俞立平  王冰 《科研管理》2022,43(7):144-153
协同创新对高技术产业和企业意义重大,基于Roth提出的市场设计理论的两个基本要素市场流畅度和市场厚度对宏观视角产业问题的研究也比较缺乏。市场流畅度和市场厚度的提高促使市场交易者的数量和交易的成果更加丰富、市场交易更加流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协同创新。因此,本文基于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在分析技术市场流畅度、厚度对协同创新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合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技术市场流畅度、厚度与企业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市场厚度不利于企业协同创新;技术市场流畅度能够促进企业协同创新;技术市场厚度对企业协同创新具有长期效果;技术市场流畅度对企业协同创新的短期效应显著;协同创新对市场流畅度的反馈效果大于市场厚度。  相似文献   

15.
薛捷 《科研管理》2019,40(3):10-20
为厘清技术推动力和市场拉动力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基于技术和市场领域中探索与利用的组合分别探讨了单一探索、单一利用、技术双元、市场双元、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六种可能的双元性组合策略对科技型小微企业低端破坏性创新和新市场破坏性创新的影响。通过对佛山地区364家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技术利用×市场利用”组合的单一利用策略和基于“技术探索×市场利用”组合的技术开发策略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低端破坏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基于“技术利用×市场探索”组合的市场开发策略和基于“技术探索×市场探索”组合的单一探索策略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新市场破坏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浙江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动力和创新障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铁军  吴添祖 《软科学》2002,16(6):61-63
本文对浙江各地的民营科技型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新障碍,将创新动力分为科技推动、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和政策激励四类,并归纳出对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推动最大的创新动力;同时,分析了阻碍创新的因素,把创新障碍分为经济方面因素、能力方面因素和其他方面因素,并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也是推行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实现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建立了一个对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判断的体系,然后运用统计数据及制度分析方法对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基本判断,分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得出一些有益结论,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创业板企业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将绿色技术创新分为两个维度深入探究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渐进式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及组织冗余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比渐进式绿色技术创新更为显著;此外,组织的冗余资源强化了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成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将绿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中美技术竞争没有妥协的余地,唯一的出路在于实施卓越的科技战略、选择科学的突破路径去赢得竞争的基本判断,根据“卡脖子”技术的特性,运用TRIZ思维,建立了基于TRIZ冲突解决原理的突破“卡脖子”技术思维体系;同时,构建了宏观层面上基于战略层和应用层有机联动的“卡脖子”技术突破机制和微观层面上基于TIRZ技术创新分级的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实施机制。在对上述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突破“卡脖子”技术的4条路径:1. 面向政府和企业两个核心主体,从宏观层面建立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宏观机制;2.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TRIZ方法辅助企业技术创新;3. 融合技术创新系统思想,建立跨学科、跨行业的联动机制;4. 发挥平台功能,实现优秀人才的有效集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