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苏轼对韩愈的评价,是历代争议的一个焦点。在思想方面,苏轼肯定了韩愈的崇儒排佛和复古道,但又批评了韩愈的学风不纯;在品行方面,苏轼高度肯定了韩愈的"忠勇",但又对韩愈那种热衷于功名利禄的求官作风表示了不满;在诗文方面,苏轼突破了文道合一的传统模式,高度肯定了韩愈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卓越贡献。苏轼对韩愈的评价,总体来说是褒远过于贬的。苏轼尊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现实斗争的需要,当然,苏轼的人生际遇也影响着他对韩愈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鸢飞鱼跃”的其理学意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朱熹在彻底完成了逃禅归儒的转变,实现了一种质的飞跃后的表露;二是随着朱熹的理学思想体系的架构的完成,他以此来解说他的理学思想的核心——本体论。其中蕴含着朱熹丰富的理学思想,是其理学本体论的高度概括和浓缩;为了使他的深奥的理学思想更易于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朱熹在此采用了借“诗”(《诗经》)说“理”的方法,体现了朱熹以“理”解“诗”、以“诗”释“理”,即以哲学解说文学、以文学象征哲学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在宋明理学发展中,朱熹较早提出了"心本体"的思想。但由于他理学体系的需要,这一思想没有被最后确定下来。后来,王阳明进一步发展朱熹的心学思想。具体而言,在心、理关系上,王阳明克服了朱熹"心与理为二"的矛盾,把主观和客观融合统一,用先天道德性的内容把心与理沟通,将朱熹的"性即理"引向"心即理",实现了"心与理一";在知行关系上,王阳明在朱熹知行相须互发说和重行说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在格物致知上,王阳明否定了朱熹的格物说,而接受了朱熹的致知说,并提出了致良知说。朱熹的心学思想经过王阳明的阐发,从而完成了宋明理学中的心学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根据明正德《袁州府志》和清代康熙、同治各版《宜春县志》及相关地方文献可搜集到袁州历代"咏韩诗"约有60多首,这些"咏韩诗"因时代和作者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所涉思想内容也差别明显,概括起来,有春台无诗之憾、瞻仰拜谒之盛、刺袁政绩之评、文学成就之赞和发扬儒道之誉等五大方面。考察和分析这些"咏韩诗",有利于人们对韩愈刺袁的历史功绩和历代袁人对韩愈的接受做出更为全面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朱熹是继孔子之后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北孔南朱"说足以说明朱子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本文从立德以身、立功以政和立言以著三个方面说明朱熹是继孔子之后,以自觉的文化传承为使命,继往开来,继承、发展、创新了儒家学说,不仅重新确立了儒家文化的正宗地位,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为中国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张载唯心主义的二元论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朱熹在许多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的思想,具体包括:从"太虚"到"理"的发展、"一"与"两"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读书之法、性说、"理一分殊"和"天人合一"等。朱熹成就的取得与张载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分不开。  相似文献   

7.
韩愈是中唐儒学思想的坚决捍卫者和振兴者,他对儒学思想的贡献具体体现在攘斥佛老、建立道统、领导古文运动与重视“师道”四个方面,宋人对韩愈的思想颇为重视,宋代儒学家对韩愈儒学思想进行接受自不待言,欧阳修、苏轼作为文学家对韩愈儒学思想也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接受,由于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他们在接受中又有创新,这种发展创新是北宋古文运动之所以能在他们的领导下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于道衰文敝之时,林纾大力推尊韩愈,欲以韩愈复古之道匡正社会秩序。他对韩愈的承续,主要表现在道统思想、卫道济世、文道观念、古文与小说创作等方面。对韩愈其人其文,林纾有沿袭,又颇具选择,既有时代之因,又由其迥异的个人际遇。探讨林纾与韩愈的这种关系,亦可廓清不同时代下思想与文学的因袭与沿革。  相似文献   

9.
韩愈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的确立与他"以文为诗"的创作倾向息息相关。韩愈的"以文为诗"具体表现为:以散文题材入诗;以古文章法、句法、字法入诗;以议论为诗;以赋笔为诗。这是韩愈诗体诗风开拓创新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文体文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学界普遍用"文学"的观点来解读韩愈的文章,将韩愈所有的"散文"都视为完全意义上的纯文学性作品来阅读、赏析。其实,《韩愈全集》的所谓"散文"文体大致可分为书启类文体、赠序类文体、哀祭碑志类文体、表状类文体以及杂著类文体五种,都是地地道道的实用文。正确认识韩愈"散文"的实用文性质,总结韩愈实用文写作的艺术成就和理论主张,不仅可以对韩愈的"散文"进行符合实际文体性质的论述和审美,而且对我们今天在实用文领域的推陈出新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图从朱熹自己的说法出发,对朱熹所认为的道教所指,道教人物关系,以及他对宋代道教的评价等问题做一简单梳理。我们认为,朱熹所指的道教包括道家,同时涉及方士方术、黄老道以及后来的张陵五斗米道等,他们分属道教的不同方面和发展阶段。老、庄、列、杨等先秦人物都被朱熹明确纳入道教体系,在时间上以老、杨、列、庄为序,并对老、庄思想进行了明确区分。对庄子师承问题,朱熹有保留地继承了韩愈的说法,比较含蓄地认为庄子出自儒家。对道教前期,也就是目前学界常说的先秦道家,朱熹评价颇高,但对宋代道教状况的评价却颇不乐观,持同情和批判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中晚唐闽中文学团体作为一支新生力量与韩愈及其所倡导的古文运动颇有夙缘。韩愈散文所呈现的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颂哲尚古、维护儒家道统的思想成为其创作的基石,韩愈散文"雄健宏伟,浑浩流转"创作风格在其创作实践中被奉为圭臬,但囿于时代、地域,闽中文人对韩愈散文创作接受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偏离。  相似文献   

13.
文学接受过程是较为复杂的过程,它是接受主体在文学文本中启动、强化、不断深入展现生命力的动态过程。本文试图用文学接受过程的有关理论从"从期待视野看琼瑶小说——琼瑶重视读者;从接受心理看琼瑶小说;从读者的接受动机看琼瑶小说"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琼瑶小说。  相似文献   

14.
中唐时,曾四任国子监学官的古文家韩愈,对对话式表达艺术有了新的体认。韩愈在对话式表达艺术方面的贡献与其强烈的入世思想、儒者情结和革新、开拓精神是分不开的。他对对话式表达艺术的贡献大致有三:一是注意到对话式表达艺术中的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界限;二是发展了对话式表达艺术在论说文中的创作技巧与创作观念;三是在创作中的游戏态度的形成等。究其社会原因,我们不得不思考科举制度对唐代文人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校作者论文选摘中国哲学史 1995年第1期 臧宏《论朱熹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贡献》朱熹对中华民族精神所作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一)兼容并包。朱熹哲学以孔孟思想为主干,兼取佛、道,特别是禅宗、华严宗的学说,综罗了孔、董仲舒、王弼、韩愈、李翱、邵雍、周敦颐、...  相似文献   

16.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领袖之一。本文从他创作的思想理论基础、创作形式与内容以及对前人散文遗产全面而富有创造性的继承和革新等方面,论述韩愈在古文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7.
后世对韩愈与大颠交往的考辨主要围绕诸家针对韩愈《与大颠三书》之真伪,从主真、主伪两方不同立论而进行相互辩难,以及对韩愈辟佛而近佛的事实所展开的评判,由此反映出韩愈与大颠交往在后世的接受生态,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思想文化演变与韩愈接受的动态关系。这本身即构成韩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唐代的古文运动 ,不仅是一场文体、文风的革新运动 ,同时也是一次文学语言的大变革。韩愈和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领袖和倡导者 ,只是柳宗元逻辑思维严密、性格谦和 ,文章以峭拔见长 ;而韩愈则好名利、有霸气 ,文章以气势和新奇取胜。在散文语言的革新上 ,韩愈的主张及实践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给后世留下深远的影响。韩愈重文 ,他虽然说“文以明道” ,但事实上他更为注重的是文学传统 ,而不是儒学传统 ,这是历代古文评论家们都注意到了的问题。仅“文辞”二字 ,就在韩愈的诗文中出现了二十多次 ,可见他对文章语言的重视。朱熹在《朱子语类》…  相似文献   

19.
自由与自觉是文学创作的"双翼"。网络文学"双翼"失衡表现为自由失度与自觉缺乏,具体表现在创作自由失度、网络接受失度、创作主体文学自觉意识缺乏、功利化游戏化倾向明显、作品缺少生活体验和人文关怀、缺乏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等方面。加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比较研究、建立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强化网络文学主体性是实现网络文学自由与自觉"双翼"失衡文学救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朱熹与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熹是南宋最为广博的一个学者 ,不仅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而且在经学、史学、文学等许多方面 ,都作出了这样和那样的贡献。朱熹虽然不能像王安石一样代表先进思想而成为一代学术的代表者 ,但就博学而论 ,可以作为南宋一代的翘楚。朱熹之与史学 ,论述不能算少 ,但值得探讨的问题依然甚多。这篇短文仅提出如下三点 ,即 :朱熹对史学持有贬抑态度 ;朱熹视史学为经学的附庸 ;朱熹对历史人物的评论有其独到的见解 ,值得重视。下面对这三点分别予以论述 ,以供研究朱熹史学的参考。一、朱熹对史学的贬抑我国古代史学源远流长 ,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