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实质是制度创新。今天,有必要对天津滨海新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立以来改革的创新性进行评价,对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滨海新区应坚持现阶段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做好综合配套改革"整体设计"与"基层实践",进一步落实部分领域配套政策,完善改革红利的释放和承接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浅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府管理职能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府管理的角色定位应随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需求而适时全面创新,转变权力的思维模式,正确进行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3.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经体[2007]3428号文件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通知》。至此,从浦东新区开始,国家在最近2年内已经先后批准了6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在新形势下开辟的新改革试验田,其意义可以与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深圳等经济特区相比,因此被称为新特区。虽然都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都需要制度创新,但六大新特区的侧重点不同,区域要  相似文献   

4.
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在新时期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它在内涵、特征和目标等各方面不同于经济特区。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的法制现状无法完全适应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发展,需要国家通过“授权立法”赋予地方特殊立法权,以推动和保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各项举措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土地管理政策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六个配套政策之一。创新土地管理政策,对推进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土地制度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的一系列依据,总结了国内各大综改区在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方面的基本经验,进而结合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武汉城市圈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方面的建议,以求通过在土地政策层面上的创新,不断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边缘区域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试验田,是实现边缘区域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有效路径。试验区应借鉴浦东新区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功经验,从中国边缘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边缘区域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提出建设边缘区域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具体对策和建议,供国家高层决策部门和中国边缘区域政府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改革的路径从单方面改革向综合配套改革转变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就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以及政策建议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不但需要不断的努力实践,同样更需要理念上的创新和理论上的指导,主要包括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机理以及政策建议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区域制度创新模式的主要划分依据是制度创新主体及其作用的不同。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是我国进入了科学发展新阶段后,将改革在区域上进行的试验。与制度创新经典理论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型制度变迁”相比,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制度创新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必须综合发挥不同类型制度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强管理考核与立法,重点突出配套改革在个性问题上实现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也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技术扩散观点,通过对技术扩散环境的系统分析,结合合芜蚌试验区建设现状,提出优化技术创新扩散环境促进试验区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资料,把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市场化发展程度、人力资源、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国有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设为说明变量,对影响区域创新体系效率性的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认为,研究开发经费支出越高的地区,其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性也较高。这意味着区域创新体系直接受研究开发经费支出的影响,由此得知,作为主导者的地方政府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筑和运营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被认为对区域创新体系起重要作用的人力资源,在中国却显得不是特别重要。这可以解释为,在中国创新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而在市场经济国家,则是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对地方的蕴藏资源进行有效活用。以此研究结果为基础,提出地方政府有必要加强研究开发活动的系统性和效率性,在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层面上对区域创新体制进行重构,同时进行制度方面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经济特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发挥着"窗口"、"试验区"、"排头兵"的作用,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新特区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经济特区相比较,其共同点都是为了通过深化改革,促进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其区别在于:首先,经济特区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借助于特殊优惠政策;而新特区是依靠创新驱动;其次,经济特区在一定时期主要依靠外资、外商的力量来发展自己;而新特区,主要是依靠内部体制、机制的创新。与此相联系,经济特区都是设置在沿海对外交通便利的地区,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则不受区位的严格限制;最后,二者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也不一样。综合配套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攻坚的阶段,或全面推进的阶段,是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因而其改革的广度、深度远远超过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13.
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要求重庆高等教育率先发展。经过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大发展、大积淀,重庆高等教育已经奠定了率先发展的坚实基础;只要战略明确、路径正确、措施得当,重庆高等教育将能够实现"率先发展"的目标,为重庆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实现率先发展需要从创新政策,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投入,改革体制,促进科技创新,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国际化、信息化和法制化等方面着力推进。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以来,我国已经开展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管理试点的工作。对于这些试点地区而言,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创建的关键就是要抓住当前改革的有利时机,采取整体性和全局性的战略眼光来看待制度的建设与变革,以科学的人性假设为逻辑前提,坚持现实主义的目标追求、合理的制度变迁方式与原则。  相似文献   

15.
毕节试验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政策已经实施了25年,但就其发展历程而言,仍然受到当地保守思想的牵制和阻碍.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这是《国务院关于同意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的函》和《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出台的关于毕节试验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依据.毕节试验区行政体制改革同样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选择,是政治体制改革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过程,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毕节试验区全面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面向沈阳经济区的高职院校特色办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批示给辽宁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认为面对沈阳经济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辽宁省高职教育要有发展,特色办学是关键。为此,对特色办学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与思考,并以此提出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的五点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7.
1978年开始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从非国有经济的增量发展、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流通领域的市场化以及外贸体制改革等几个方面展开的制度创新和制度转型过程。当前,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客观的定性和定量认识上一阶段改革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于确定下一步改革的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增长是在为避免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确保经济的持续复苏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中国也面临着可持续增长的问题,其中制度创新可以继续作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助推器,因为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两次大规模制度创新都极大的推动了经济增长。当前制度创新的途径可以从公平竞争制度创新完全释放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城镇化制度创新促进国内市场延伸、社会保障制度创新拉动消费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