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两年来,出现在社交平台上的新游戏形式——社交类游戏在短时间内迅速普及。据统计,社交类游戏中,农场游戏的用户数量是最多,玩家数量已经突破了一亿。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以往关于网络游戏研究的指导下,结合社交类游戏的自身特点,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社交类游戏在短时间内风靡的原因和这类游戏对大学生玩家产生的影响。从而帮助大众全面了解这类游戏,为游戏开发商提取优质的社交类游戏的元素提供一定参考;为游戏监管部门规范这类游戏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Struts2,Spring、和Hibernate的机制,提出和分析了一种基于Struts2,Spring、和Hibernate的J2EE开发策略,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truts2、Spring、和Hibernate技术的社交网站系统.  相似文献   

3.
施萌 《科技风》2012,(19):247
求助者小丽因与朋友发生争执,感到自己没有被朋友接受,没被重视。心烦,焦虑,对自己的交往能力产生了怀疑。心理咨询师通过搜集小丽的基本资料,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共同商定了阶段性的咨询目标。咨询师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了小丽的错误认知,消除了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4.
刁雅静  何有世  盛永祥 《软科学》2017,(10):115-119
基于复杂网络扩散动力学构建了社交网络情景下的新产品扩散的两阶段模型,并实证分析了微信和微博用户网络的差异化特征,最后通过多主体仿真实验发现,在产品意识的形成阶段异质性程度高的网络扩散效果显著优于异质性程度低的网络;而在购买决策转换阶段异质性较低的网络扩散效果优于异质性程度高的网络.这一结论为商家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社交网络的研究多是基于内部成员之间的直接关系的研究。突破用图来定义社交网络的方式,提出了社交近似空间的概念,并通过发掘社交子空间的不精确路径定义了隐含路径,从而探索了一种针对社交网络的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柏英 《科教文汇》2013,(5):149-149,151
从一则新闻事件引发对职校学生文明行为现状的关注,进而针对职校生缺乏社交礼仪知识和能力的原因做出分析,提出对职校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对职校生社交礼仪的职场性特点和社交礼仪背后的个人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关注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郭俊华  徐倪妮 《现代情报》2017,37(2):157-162
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开始应用社交媒体,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韩国政府部门从2009年开始积极应用多种社交媒体工具,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增加了政府透明度及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本文从应用动机、政策和举措3个方面分析韩国政府应用社交媒体的现状及效果,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登录移动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每天的日常,和亲人朋友在社交平台上的交流远远多于面对面的交谈,学习工作上的事情也大多可以用社交软件完成,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移动社交平台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必然要成为关注的重点。用户信任度可以用来详细检查用户之间所有可能的社交网络关系,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提供了一种计算用户之间信任的方法,通过对用户之间的信任进行分析完成相应的推荐和其他服务。  相似文献   

9.
朱小栋  陈洁 《现代情报》2016,36(1):172-177
随着社交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技术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成为社交化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一种新的衍生方式,社交化电子商务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详细阐述了社交化电子商务兴起的原因、发展的过程,并且对我们的社交化电子商务进行系统性地分类,最后总结归纳我国社交化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为我国社交化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地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霍朝光  霍帆帆 《现代情报》2016,36(7):171-176
社交舆情传播影响因素是研究舆情规律的关键。本文从复杂网络视角出发,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社交舆情传播的相关文献,从网络结构特征、节点属性特征、信息内容特征以及其他因素4个方面分别对影响社交舆情传播的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研究结果发现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基本性质、网络关系特征等网络结构特征因素是影响社交舆情传播的客观环境基础,传播主体属性特征和传播客体属性特征等节点属性特征是社交舆情传播的主观人为条件,对社交舆情信息内容特征的分析成为及时化解舆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科研社交网络在我国的应用正日益广泛,文章探究科研社交网络中用户学术社交不足的前置动因,以小木虫为数据收集场所,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法深入访谈12名用户,运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访谈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13个主范畴并聚焦为4个核心范畴,分别是个体意向因素、平台客观条件、信息因素和学术交流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用户学术社交行为和改善科研社交网络学术社交功能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社交网站作为聚集人气,满足社会和商业多元化要求的新型工具,也将成为现代企业重要的营销渠道和社会沟通渠道,同时也成为组织知识共享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谁都知道,少量饮酒有益健康,但醉酒就会伤身了!令人惊奇的是,社交网站竟然也具有酒的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4.
影响语义网格应用开发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资源(服务)共享和协同问题求解缺乏可信的自主管理能力.我们提出的SNPVO(基于社交结构、规范和策略的自治VO)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该研究成果提供了从3维(抽象理论模型、描述和行为规范、基础设施)分3个层次(虚拟社会、可信VO、理性ace)支持SNPVO组建和运作的开发框架.通过应用此框架开发基于服务供需的、受社交规范调控的知识供应,证实基于语义网格由ace参与的资源(服务)共享和协同问题求解是可信的、可预测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通过融合用户社交与情境信息,构建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并开展个性化知识推荐算法的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方法的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方法/过程]首先构建出基于用户社交与情境信息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然后利用改进的最大团算法设计出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算法,最后通过选取某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实现精准的个性化知识推荐。[结果/结论]在利用融合用户社交与情境信息进行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过程中,通过对某虚拟知识社区的实例分析,表明其个性化知识推荐结果的精准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社交网络从无到有,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人们开始更多的依赖从SNS中获得在线社会支持。与传统社会支持相比,在线渠道尤其是SNS对于人们给予和接受社会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这一领域的中外文献进行整体分析,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这方面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是有必要的。[方法/过程]通过对2018年前社交网络环境下在线社会支持的中英文研究的期刊文献进行收集并对文献进行内容分析。通过对205篇中外研究文献进行多维编码分析,总结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结果/结论]文章总结了SNS环境下在线社会支持的研究重点以及研究方法等研究现状,探讨了该领域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社会网络的结构与作用等方面的未来潜在研究方向和途径,并分析了中外研究者在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科学论文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讨论了科学论文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现状,社交网络与开放存取对科学论文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阐述了科学论文在社交网络环境下和多类型媒体时代的传播过程,并从成本机制、宣传机制、内容机制三方面分析了科学论文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机理.进一步,通过案例研究来具体分析社交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论文传播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论文本身的内容机制和传播过程中的名人效应对促进科学论文的传播非常重要.社交网络环境下,新的传播方式也要求对论文采用新的评价指标和计量方法,即选择性计量学.  相似文献   

18.
关系的概念是社会网络分析的核心,关系强度的测量建立在强弱关系理论基础之上,随着在线社交网络的发展,关系的细分更加必要,三维关系模型旨在改进静态、二元的强弱关系模式,从三个维度对关系强度进行重新构造,即心理维度、结构维度及工具维度。应用文献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在线网络中的关系测量模型,结果表明,通过量化在线网络中用户的互动行为,可以将每个维度的关系强度归一化为 [0,1] 的连续变量,同现有方法相比,三维关系可以细分关系图谱,在设计SNS功能、隐私控制、朋友推荐及信息扩散等方面,三维关系模型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旨在探讨社交媒体用户倦怠与消极使用行为。[方法/过程]采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目前对于社交媒体倦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交媒体倦怠的概念及内涵、前因变量研究和结果变量研究等,同时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结果/结论]未来研究中,可通过新技术与新研究方法的使用对社交媒体倦怠的构成及测量进行研究、探索异质性社交媒体间用户倦怠的差异与共性以及尝试基于倦怠情绪差异与消极使用行为的细分研究,以更好揭示社交媒体倦怠的“黑箱”。  相似文献   

20.
秦明  周泓 《科技广场》2011,(4):77-80
本文针对中国社交网站的发展现状,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对中国社交网站间的竞争状况进行简要的阐述和分析。文章主要考察了中国社交网站的发展概况和市场结构,对社交网站主要的竞争方式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社交网站的盈利状况及模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指出没有明确有效的盈利模式是中国社交网站盈利不佳的重要原因,也是亟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