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本文用群论的方法,给出了常见原子轨道杂化时可能的杂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以SP^2杂化为例,介绍推求一组杂化轨道的明确表达式的两种方法:一是利用杂化轨道间的正交、归一的关系;二是利用群论方法由原子轨道造出具有指定对称性的杂化轨道。在中心原于中,不可约表示基是原子轨道,只要知道可约表示基(杂化轨道)怎样分解为不可约表示基(原子轨道),也就知道如何由原子轨道构造杂化轨道。  相似文献   

3.
以NH3和H2O分子为例,从能量角度讨论了ABnEm(A为含有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Em为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分子的中心原子的等性质性杂化和不等性杂化状态,根据计算可得出该类分子的中心原子一般是不等性杂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杂化轨道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化轨道理论是现代价键理论的一部分.也是大学无机化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从原子轨道为什么需要杂化:原子轨道为什么可以杂化;杂化后可形成哪些杂化类型来说明杂化轨道理论。从而进一步总结杂化对元素及分子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用群论方法讨论了轨道杂化理论,以确定哪些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可得出对称性正确的杂化轨道,每个原子轨道对每个杂化轨道有多少贡献。  相似文献   

6.
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与杂化方式的简易确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相结合,快速确定共价分子或离子、配离子的杂化方式和空间构型,是一种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澄清人们对孤对电子是不是引起不等性杂化的决定因素的模糊看法。通过从配位体电负性,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分子构型、配位体孤对电子反馈这四个方面对杂化影响的阐述,分析了杂化时成键的键角,键长的情况,得出孤对电子并不是引起不等性杂化决定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介绍碳单质的制法、性质和用途,探讨金刚石,石墨和富勒烯晶体形态与杂化轨道理论关系。  相似文献   

9.
杂化轨道理论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但也是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之间的成键及有机分子空间结构的关键。结合教学实例,就如何将多媒体技术辅助于杂化轨道理论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用屏幕展示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了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杂化轨道理论的重点和难点,探讨了解决这一难点的方法和措施。灵活运用形象直观教学法、模具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将教学方法和应用实例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杂化轨道理论的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王波 《化学教与学》2010,(11):60-61
杂化轨道理论能解释大多数分子的几何构型及价键结构。在使用该理论时,首先必须确定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在未知分子构型的情况下,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有时比较困难,成为教学难点。本文总结几种高中阶段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应用杂化轨道理论,可得到SP3杂化属四面体构型.反之,利用对称性可推出四面体(属Td群)为SP3或Sd3杂化.  相似文献   

13.
结构化学"杂化轨道理论"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化轨道理论是无机化学和结构化学课程重要的知识点.文章结合教学实际,总结了本科阶段结构化学教学中有关杂化轨道理论应着重讲授的主要内容及讲授要点.  相似文献   

14.
首次以L-丝氨酸为桥联剂制备了新型稀土有机配合物一无机基质杂化材料,LnL3Phen/(SiO2)n,其中Ln=Eu,Tb;L=2-苄酰胺基-3-羟基丙酸;Phen=4~菲罗啉.通过核磁共振、紫外和荧光光谱对配体和杂化材料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紫外光谱结果表明杂化材料呈现了结构中生色团的特征峰,荧光研究表明,杂化材料均呈现稀土离子的特征光.  相似文献   

15.
用群论方法讨论了轨道杂化理论 ,以确定哪些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可得出对称性正确的杂化轨道 ,每个原子轨道对每个杂化轨道有多少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正四面体和平面三角形无机含氧酸根离子中央体价轨道在成键过程中的杂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有机分子中 ,许多碳原子的杂化不是简单的等性杂化 ,而是不等性杂化 ,因此杂化轨道指数不都是整数 ,而可能是非整数 .为此 ,对非整数杂化轨道指数进行了简单计算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两步法制备PMMA/SiO2杂化粉末对小本体聚丙烯进行填充改性。对比了单纯添加杂化粉末和采用PP-g-MMA做相容剂两种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PP-g-MMA用量10份,杂化粉末填充量为2%时,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提高了24%。偏光显微和冲击断面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在相容剂的作用下,杂化粉末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好并与基体连接紧密,PP球晶得到细化,杂化粉末具有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总结概括中学阶段常用的判断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的方法,提供解决杂化轨道类型判断的多种角度,分别为公式法、观察法、取代法、转化法和性质法。  相似文献   

20.
实验以TEOS(正硅酸乙酯)作为前驱体,采用sol-gel法,制备染料杂化的二氧化硅薄膜.为了能使染料杂化入二氧化硅溶胶-凝胶体系中,用丙烯酰氯对染料进行官能化修饰, 使染料带有碳碳双键,并同时分系列加入TMPA(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酯)、V TES(三乙氧基乙烯基硅烷)、苯乙烯进行共聚.TMPA和VTES所含的烷氧基可参与硅的水解缩聚,进入硅无机网络形成杂化体系,实现了染料对杂化体系的进入.通过比较得出:未加前驱体TEOS的溶胶所得膜表面不平整,膜颜色很淡,说明较少染料杂化入膜中;以TMPA 为共聚体的溶胶所得膜较之以VTES为共聚体的溶胶所得膜,其染料更均匀地杂化入前者,膜更光滑透明,且抗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