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语言是思维的外表、文化的栽体,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工具.中国英语的中国特点可视为中华民族特有文化以及思维方式在英语使用中的反映.中国英语在与中国式英语相区别的基础上,在中国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和重要意义.推动中国英语向制度化方向发展,使之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国别变体,将使中国同世界间的相互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2.
李莉 《教书育人》2010,(5):82-83
语言和文化共生共存,语言表达形式上的差异性是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反映,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思维决定了语言的表达形式,语言是思维外化的载体。中国英语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受汉语语言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中介语变异体,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过渡现象。学者们认为,中国英语是一种被规范英语所接受的英语变体,是民族文化互通的产物,是语言文化发展表现出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和影响,在使用英语时把汉语的语言规则应用于英语的语言规则之中,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影响,说出或写出不合乎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中式英语会损害交际的有效性甚至导致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4.
正在农村从事英语教学和学习的人用英语进行交流存在很大困难,在用英语进行会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或总是用词不准确,很难准确地用英语表达。这种现象背后,有值得我们探讨的许多原因。影响英语口语教学的因素,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一、影响农村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高的客观因素(1)缺乏必要语言环境。我国的农村学生多用方言交流,在课堂上也只使用有限的普通话。在这种单一的语言环境中,除了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用英语与人进行口语交谈时,由于主要精力放在对意义的理解和自身思想的表达上,再加上潜移默化地受到母语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等影响,所以学生们经常在语言、语法方面会出现一些错误。我们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正  相似文献   

6.
李筱潇 《考试周刊》2013,(39):91-91
<正>交流就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学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它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这些交流都是通过语言完成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交流更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英语课上没有交流,那么,学生的英语水平就无法提高。可见,良好的英语交流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课堂上开展积极高效的英语交流,学生的英语能力就可以得到发展。在用英语进行交  相似文献   

7.
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文主要探讨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提出加大目的语文化输入和语言输入,把语法教学同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用英文写作时能够有意识地时两种思维方式进行转换,进而写出较为地道的英语文章.  相似文献   

8.
文化对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汉、英两种语言源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在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忽略这些因素必然导致语言使用上的偏差与失误。因此有必要从语言、文化对比的角度入手,在用词、句法、修辞格的使用等几个方面对中式英语的产生根源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以帮助学习者排除本民族文化对外语学习的干扰,使之更有效地学习和运用外语。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各种思维活动、交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用所学英语解决实际问题或创造有效产品,进而不断提高自身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这一过程即"用英语做事情"的过程。英语思维是指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依据英语所承载的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从而使英语的学习和使用能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规律。用英语做事离不开用英语思维的指导,通过分析我校学生英语参赛议论文的分析,可以发现中西思维的差异常常使得中国学生在用英语做事时,多少带有汉语思维的印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注意英汉思维差异,努力做到在用英语思维指导下用英语做事。  相似文献   

10.
李旻 《现代企业教育》2008,(22):189-190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在世界上很多不同的环境下,英语的使用是在不断变化的。本文主要讲述关于英语的使用在中国的变化和影响。所涉及到的问题包括:人们在从运用中国洋泾滨英语到运用规范化英语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如何导致作为国际化语言的英语在中国的使用日趋频繁,以及英语的使用如何影响着普通话。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英语在中国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中国特色,从而导致“中国英语”客观存在。“中国英语”在丰富英语语言词汇方面、在中国与国外进行贸易交往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没有练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式发音与思维根深蒂固地占据着我们小学生的头脑,毕竟母语还是第一位的,可是多元化的交流趋势,只懂一门语言在当今社会确实变得落后,英语已经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如此使用广范围的语种,学习它已经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中国式思维的新一代祖国花朵们在学习中如何快速接受英语的语言表达方式及思维,成为教学设计上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怎样激发孩子说英语的兴趣是关键,其实只要我们结合文章内容,合理地分析教学方法,选择并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任务,利用多媒体可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吴连付 《成才之路》2010,(35):52-52
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流、沟通,让人们彼此间明白和清楚对方的思想,因此学生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用来交流。而这个事实却常常被教师忽略,许多教师教授英语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导致学生在实际交流中使用英语时,难以表达个人思想,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由于对宇宙感知的角度不同,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文化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方面存在着差异.汉语因受汉文化整体式思维的影响,允许模糊性表达.汉语的这种特征并不影响用汉语沟通.但是,如果中国学生用英语交流时无意识地使用整体式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便是误导.而一般说来,模糊与笼统在英语表达中是应该避免的.通过分析汉英语言文化中的模糊、精确现象,可以探究影响中国学生用英语准确表达的相关因素,寻求改进目前英语教学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姜乐 《出国与就业》2011,(20):153-154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不同国家的语言往往是表达不同思维方式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和前提.思维差异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形成.汉英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汉英语言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人学习英语往往喜欢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表达英语,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英语,其学习英语的效果往往不如人意.因此,想要在英语的...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不同的思维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包含着不同的哲学思想。英汉两种语言因受不同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表达上各有不同,因此,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所犯的英语表达错误大部分是由思维模式差异引起的。这些语言表达错误主要表现在:主谓不一致、前后指代不一致、时态随意转换、语句间没有正确连接、过多使用动词、语气欠妥这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和前提,思维差异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形成。汉英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汉英语言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学生由于受汉文化思维惯性的影响和干扰,容易在英语表达上产生负迁移现象。消除负迁移的关键在于掌握英语思维方式,不断改进英语学习技巧。  相似文献   

18.
英语是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交往中普遍使用。但长期以来中国人由于受汉语语言习惯和思维方法影响,在学英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犯一些错误,我们把大多数人的共性错误称之为"中国式英语"。使用"中国式英语"而不加以纠正不仅影响国际交流,而且会形成望文生义的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19.
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交际时,常将汉语思维模式、表达习惯、文化习惯移到英语中,从而产生不得体的表达,造成语用失误。外国人往往认为,语法错误只表明说话人语言不够熟练,而语用失误却说明说话人的品质,后一种看法当然是一种误解.但正因为有可能出现这种误解。我们就要注意避免在实际使用英语时出现语用失误,以免得罪人,使场面无法收拾.下面将对一次 Birthday party 上,中国大学生与美国教师 Sam 的对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本质是人类社会思维和交流的工具。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也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因此,英语学科的教学本质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和表达,体现英语的工具性。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创设真实的情境,多提供实际的话题,让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课堂教学回归语言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